黄坚汉;蒙诗景;孟林;夏丽伟
前庭神经炎(VN)为临床中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持续的重度旋转性眩晕,头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加重,伴有平衡障碍、自发性眼震等,无听力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较长的时间里,V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滞后,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整理近年对VN的研究,重点在诊断新方法、治疗新方案等方面.
作者:唐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芦荟外敷配合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仅治疗初产妇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哺乳期单纯乳房胀痛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心理疏导、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按摩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上述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芦荟外敷治疗.结果 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乳房肿胀程度、硬度及乳腺管通畅情况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8 h后总有效率达98.0%,高于对照组的6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外敷配合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能有效减轻乳房胀痛及乳房硬度等症状,为初产妇提供更有效的乳房护理.
作者:籍春燕;龚嫜;龚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脑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脓肿清除治疗,比较两组脓肿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脓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冲洗引流能有效提高脓肿清除率,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广果;高立志;高永军;王明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甲状腺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手术美容要求高.多种路径的内镜甲状腺手术避免了颈部切口,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但仍在体表其他部位留下切口瘢痕.近年来兴起的经口路径内镜甲状腺手术则完全避免了体表瘢痕,美容效果更加完美,但因入路特殊,目前尚处于临床应用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
作者:许景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成人扁桃体切除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扁桃体手术患者,将两侧扁桃体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进行扁桃体手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咽部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为(26.9 ±5.7)mL明显少于传统组的(28.9±5.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25.8±3.5) min明显短于传统组的(28.2±4.3)min;术后咽部疼痛评分少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手术改良切口与传统切口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咽部疼痛较轻.
作者:覃宏康;何中扬;零兴勤;班正锋;彭兖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IDCA)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6例患者行腹腔干动脉CTA检查均显示主干管腔呈双腔样改变,腔内均可见内膜片,内膜片见大小不等的破口.其中可见腹腔千周围脂肪层模糊3例;夹层累及脾动脉1例,伴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膜后血肿形成;夹层伴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及胰头下方血肿形成1例.6例患者均未见主动脉夹层及腹腔脏器缺血、坏死征象.行介入治疗5例,其中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0%,另外1例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腹痛消失5例,腹痛明显缓解1例,未见腹腔脏器缺血、坏死的表现,亦无明显腹膜炎体征.随访3~ 10个月复查CTA,支架置人的3例患者腹腔干管腔通畅,假腔血栓化;弹簧圈栓塞的2例患者腹腔干未见明显显示,远端血管通畅;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见腹腔干夹层无明显变化及进展.结论 对于孤立性腹腔干夹层患者,CTA可明确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介入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鹤;李焜;朱勇;董祥军;周国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uperPATH人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行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23髋),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行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6.73 cm,手术平均时间(102±11)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74±53)mL,术后24h引流量平均(123 ±4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7d;术后Harri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切口感染、假体脱位、骨折及双下肢长度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SuperPATH人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活动快、可快速康复等优点,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方煜;赖仁欢;梁木荣;安玉梅;胡田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消化内镜在消化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内镜医师进行规范化教学培训是内镜诊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尚缺乏统一的教学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良莠不齐.本文结合临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及培训模式开展消化内镜医师的规范化教学培训,提高消化内镜的教学质量.
作者:罗薇;姜海行;覃山羽;宁红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在手术室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名护理实习生分为6组,每组21人,每组分别进行两次护理教学查房,第1次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第2次采用同伴教育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将护生对前后两次查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生对同伴教育模式下的护理教学查房在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创新思维、巩固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查房.结论 同伴教育模式下的护理教学查房运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中有助于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及PPT制作能力.
作者:李延;陈云超;施春柳;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颈动脉狭窄且伴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状态改变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颈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肽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胡瑞婷;欧世宁;覃东华;秦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确保封管效果,简化封管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研制一种操作便捷,封管、留置效果良好的留置针.方法 该留置针的止水单元代替了原有留置针的片式止水夹,止水单元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并用于容纳延长管的一段延长管通道、梯形轮轴槽以及有齿滑轮,有齿滑轮在其圆周面上有多个齿以及沿其中轴线延伸的轮轴,有齿滑轮的轮轴安装在梯形轮轴槽内并能够沿梯形梯形轮轴槽前后移动.结果 封管操作时,只需将有齿滑轮往梯形轮轴槽细端移动,直至有齿滑轮的齿完全压紧在位于延长管通道内的延长管的截面上,即可达到有效正压封管的目的,此时,压紧在延长管上的齿轮与梯形轮轴槽的齿槽解密衔接,滑轮不会在计划外的情况下往后滑动而影响封管效果.结论 此专利技术达到操作便捷、封管效果良好以及安全的目的.
作者:张丽君;陈细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关节镜治疗的ACL断裂患者,对治疗后膝关节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判定.结果 总有效率为90.0%,40例患者中造成ACL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损伤、摔倒和高处坠落,分别占37.5%、27.5%、20.0%;1例因处理不当造成感染、滑膜炎,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再次断裂风险.结论 多数患者经关节镜治疗得到了康复痊愈的机会,安全有效.
作者:李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6例输尿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6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34% (50/53),对照组为92.45% (49/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6% (3/53),优于对照组的18.87% (10/53)(P<0.05).结论 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驱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2例,分析其临床上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防和处理对策.结果 122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胆汁痿1例,皮下气肿2例,恶心、呕吐及肩背部酸痛各4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实施周到、全面的护理服务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有效的控制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效果,对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潘肖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82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传统手术组和腔镜组各41例,对比其术程、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比较其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等高于腔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患者IL-6、IL-8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但传统组较腔镜组上升更明显.治疗后两组IL-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42 2,P<0.05),治疗后两组IL-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50,P<0.05).随访半年两组患者均无肿瘤转移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复发率均为2.4%(1/41).结论 对胃肠肿瘤患者予以腹腔镜微创手术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俊;李胜文;肖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小体积(< 30 mL)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单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37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TURP+ TUIBN).结果 20例接受TURP的患者,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21.56±3.64)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的(15.81 ±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大尿流率治疗为(8.95±1.54) ml/s,与治疗后的(13.47±1.24)m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道狭窄6例,2例予以尿道扩张后好转,4例二次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后好转.37例接受TURP+TUIBN的患者,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22.35 ±3.21)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的(10.24±3.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大尿流率为(9.42±1.73) ml/s,与治疗后的(16.32±1.58) ml/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尿道狭窄2例,予以尿道扩张后好转;尿失禁1例,予以加强盆底肌训练后两月恢复正常.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疗效较好.
作者:王凤龙;葛庆生;桑士仿;丁小波;李超;郝云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肝肿瘤患者给予0.2%罗哌卡因硬外麻醉,首量10 mL,持续硬外泵注,随机分3组,每组30例.A组为4 mL· h-1;B组为6 mL· h-1;C组为8 mL· h-1.记录患者T0(术前)、T1(切皮)、T2(消融)、T3(术毕)时MAP、HR、SpO2、ADR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于T2、T3时MAP、HR、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心动过缓例数明显增多(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T1、T2、T3时MAP、HR、ADR显著降低(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4 mL· h-1,6mL·h-1,8 mL· h-1连续硬膜外注射改善射频消融患者镇痛效果,6mL· h-1的剂量镇痛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叶宏立;潘惠颜;张建华;黄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6例,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下肢曲张静脉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8条患肢,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显效156条,有效62条,总有效率100.0%.治疗前218条患肢82条属于C1级,136条属于C2级,治疗后CO级172条,C1级46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出现静脉炎4例(2.56%),局部红肿3例(1.92%),发热1例(0.64%),头痛1例(0.64%),胸闷、咳嗽4例(2.56%),色素沉着5例(3.21%).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的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经济负担小、微创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醒怀;黄黎彦;张自旺;韦彩群;唐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溶栓药物结合微创钻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脑出血患者80例分为两组,微创钻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对照组37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43例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评价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观测治疗前后水肿量和血肿量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方面,两组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显效17例(45.95%),研究组治愈22例(51.16%);NIHSS评分、血肿量和水肿量变化上,两组治疗前后均存在显著变化(P<0.01),治疗后NIHSS评分和血肿量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肿量变化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GOS评分为(3.05±0.75),研究组GOS评分为(3.43±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上,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完全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效果、水肿和血肿消除及预后,阿替普酶结合微创钻颅脑内血肿清除术优于尿激酶,值得推广.
作者:黄赛;姜洪;邓忠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