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引导下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分析

周善昌;韦云丹;韦勇;兰建江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 碎石术
摘要:目的 评价B超引导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B超引导经皮输尿管镜治疗的157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手术成功率为97.5%(153/157),结石清除率为100%.手术时间为32~86min,平均手术时间(45.8 ±18.1)min,平均出血量(35.8 ±8.3)mL.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目前肺癌的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传统直视下开胸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康复慢.随着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应运而生,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特别对心肺功能影响较少,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全胸腔镜下肺癌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谢志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后EB病毒IgA/VCA抗体水平高低、是否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8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百分含量.结果 ①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和CD19+细胞水平和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EB病毒IgA/VCA抗体高滴度和低滴度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NK细胞和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Ⅲ~Ⅳ期和Ⅰ~Ⅱ期的鼻咽癌患者比较,在治疗前,CD19+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与机体是否存在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但在进行治疗后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状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作者:梁新强;刘海洲;唐亚梅;黄怡;苏程琳;崔英;张力图;利基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予以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常规组40例予以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与桡神经优良率分别为97.5%(39/40)、95.0%(38/40),高于常规组的77.5%(31/40)、80.0%(32/40).结论 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对于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毕国庆;张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局麻下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室护理

    目的 探讨局麻下椎间孔镜技术手术方法及配合路径.方法 对28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准备,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仪器准备及术中各方面进行有效地配合.结果 该技术手术创伤小,直接摘除突出髓核,解除腰椎间盘等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术后效果立显,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恢复较快,患者满意.结论 手术配合流畅有序及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曾筱丽;梁少华;陈远明;张应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记录疼痛的VAS评分,测量伤椎压缩率、伤椎后凸Cobb's角.结果 31例术后获得12~ 36个月随访,手术时间为(71±18) min,术中出血量为(95±27)mL,术前、术后第3天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6±1.2)分、(2.0±1.1)分、(0.7±0.6)分;伤椎压缩率分别为(46.2±9.6)%、(8.6±4.4)%、(9.5±3.0)%;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25.2±5.6)°、(7.8±3.1)°、(8.2±2.8)°.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率及伤椎后凸Cobb角与术后第3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固定,并能维持矫正效果.

    作者:胡辉林;刘雄文;谭斌;刘刚;黎永生;黎庆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3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手术及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年,平均2年5个月,所有患者溃疡症状消失,术后1年复查胃镜示溃疡愈合,1例于术后2年3个月溃疡复发,需抗溃疡药物治疗.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HSV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冰;梁世杰;蒙政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5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通过抽取单双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27例接受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 (25/27),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复发率3.70%(1/27)低于对照组的14.81%(4/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效果满意,复发率很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对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术中胆道取石、胆管狭窄整形及胆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取石及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及结石取出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胆道狭窄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效果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鲁号锋;冯勇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1例反复腹痛的34岁男性患者,经胃镜、超声胃镜及外科手术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结果 患者术后无腹痛症状,术后2周出院.结论 胃镜及超声胃镜引导下穿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时,可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泽文;卢东红;欧锦溪;韦捷;姜海行;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镜探查清理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1.3±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肩关节功能评分为(33.6±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优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 (P <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探查术联合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方案,手术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疼痛评分低,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值得推广.

    作者:王庆祥;郭建恩;曾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可视化插管设备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急救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一环,尤其在群体性创伤事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处置危及生命的危重病患时,气管插管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环,也是每一个医学生,尤其是急诊医学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本文将可视化插管设备应用在急诊医学气管插管技术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教学方法比较,总结可视化插管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体会,通过不断积累和改进,对提高教学质量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作者:苌海华;林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间充质干细胞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恶性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目前仍存有争议.已知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定向趋化的能力,其在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中都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MSCs可能会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其原因可能涉及免疫抑制、血管形成、肿瘤炎症微环境的变化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其他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控制其生物学行为的方法及其在临床药物开发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程继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球囊行扩张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15例患者经动脉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动脉血流改善情况及下肢缺血状况.术前给予心理疏导,术后加强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有效的护理以及注重基础护理措施.结果 14例康复出院,1例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经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 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积极有效地防护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袁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的静脉麻醉效果.方法 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予以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意识清醒言语流畅时间分别为(86.35±25.63) min、(6.02±2.23) min、(13.14±2.71) min,对照组分别为(95.63±23.78) min、(19.11 ±4.92)min、(25.65士9.02)min.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To时相比,两组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T2时血压、心率及心率收缩压乘积均较To时明显增加,组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T2时各项指标与TO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6时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静脉麻醉时,可大大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梁海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经定位穿刺、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对其钼靶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60例钼靶X线乳腺病灶定位,59例成功,成功率98.33%;60例病理标本活检,乳腺癌中管内癌12例,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1例,小叶原位癌17例,小叶原位癌伴早期浸润9例,单纯癌11例;早期乳腺癌X线表现,结节肿块影29例,恶性钙化灶17例,星芒征5例,血管增多增粗6例,导管破坏甚至中断1例,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影伴结构紊乱2例.结论 数字化钼靶三维立体定位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邓树芳;冉慕光;刘林;王承光;罗慰娣;李炳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尿潴留患者膀胱尿量的超声测量及导尿治疗体会

    目的 评估超声测量尿潴留患者膀胱尿量的准确性及导尿治疗尿潴留的有效性.方法 40例尿潴留患者就诊时常规行泌尿系超声评估膀胱内尿量并行急诊导尿统计尿量,比较同一患者计算尿量的一致性.结果 超声测量的尿量与实际导尿尿量基本一致,40例患者导尿成功.结论 超声测量尿量具有一定准确性,对辅助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很有帮助,导尿是治疗尿潴留的简便有效方法.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对胰岛素瘤的治疗价值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是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主要由B细胞组成并分泌过量胰岛素,可引起低血糖综合征和因反复低血糖引起的中枢神经损害,于1927年由Graham首先报道.胰岛素瘤的特点是90%单发、90%良性、90%直径<2 cm、90%位于胰腺内[1],其在胰头、胰体和尾部的分布大致相等.

    作者:覃山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护理要点与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例,遵循“重视术前,做好术中,兼顾术后”护理理念,观察围手术护理的效果.结果 因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2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218±80) min;出血量(615±215)mL,平均住院时间(9.4±3.3)d.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探视及术后回访,术中护理完善,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术后胆漏,2例出现胸腔积液,1例术后出现隔下积液,术后出血1例,出血量约500 mL,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24个月,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安全、可行,认真细致的围手术护理能够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痛苦,是手术成功及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作者:杨青;付园;王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6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标准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切口直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患者,手术出血少,切口直径短,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国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耻骨上小通道腺体粉碎辅助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术前估算前列腺体积大于150 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23例,前列腺体积153~263 mL,平均(176±22)mL,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比较术前、术后血红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数据变化,并统计电切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输血及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6~ 126 min,平均(97±13) min,切除腺体87~ 168 g,平均(118±15)g;术后血红蛋白、Na+、BE均降低,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K+、Cl-、血pH值、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电切综合征1例,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输血病例,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结论 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完全性剜除辅助耻骨上小通道膀胱内腺体粉碎的术式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为巨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刘明建;车晓娟;肖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