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张巍;张树明;刘春生;王克利;王长江;徐建强;乔林;朱泽兴
目的 探讨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强化极化液)和观察组(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各48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 (38/48)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45/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强化极化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缓解临床症状,疗效好,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马宪鲁;郑宝石;冯旭;黄柳柳;罗程;许盈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坐位腰麻对前列腺电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0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于L3~L4间隙行穿刺,穿刺时分别采用坐位(A组)和左侧卧位(B组),穿刺成功后注入0.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液1.2 mL(6 mg)+芬太尼20 μg,再置入硬膜外导管,调整体位为平卧位.观察麻醉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注药后患者温度觉丧失的麻醉平面,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注药后2 min、5 min、10 min B组血压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坐位穿刺行腰麻,与采用左侧卧位穿刺相比,麻醉起效快,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农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于不同时段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出现术中出血、术后留置尿管及肾造瘘管时出血、拔造瘘管时出血及出院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术中出血5例,术后留置尿管及肾造瘘管时出血18例,拔肾造瘘管时出血4例,出院后出血8例,出血量100 ~ 500 mL.15例保守治疗,8例行开放式膀胱冲洗,4例行持续膀胱冲洗,2例行膀胱镜下血块清除术,6例行肾动脉栓塞术,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情况,术中仔细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认真倾听患者主诉,针对不同时段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可使患者恢复良好,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黄雪芳;甘晓雯;黄羽;林月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置入吸痰管替代尿管冲洗膀胱清除膀胱血块的效果.方法 将284例膀胱血块填塞患者分为观察组139例和对照组145例,观察组采用置入吸痰管替代尿管进行膀胱冲洗法清除膀胱内血块,对照组采用常规插入尿管进行膀胱冲洗法清除膀胱内血块.比较两组患者冲洗膀胱前后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冲洗操作时间、吸出膀胱内血块大小、血块量和冲洗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139例膀胱内血块填塞患者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121例,有效率87.05%;对照组145例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91例,有效率为62.76%.观察组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率、吸出膀胱内血块大小、血块量高于对照组(P<0.01);冲洗操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冲洗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痰管替代尿管膀胱冲洗法清除膀胱内血块,冲洗时间短、疼痛轻、血块清除率高,效果显著.
作者:黄燕华;林少虹;林月双;黄芸新;甘晓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介入性产前诊断及实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300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孕妇入院后均给予介入性产前诊断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孕妇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前、实施过程中的血压状况和心率状况,以及对介入性产前诊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过程中,研究组孕妇的血压状况和心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孕妇.研究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1.4%,与对照组孕妇的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孕妇介入性产前诊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骆玥瑜;陈雪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可疑恶变组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钼靶及弹性成像检查出乳腺可疑恶变患者113例,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观察其病理学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恶性乳腺肿瘤,导管内癌10例,化生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髓样癌8例,黏液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58例.30例行腺癌改良根治术,20例行保乳手术,6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微创旋切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4例,术区血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 (7/113).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明确诊断乳腺可疑恶变组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巫朝君;杨伟雄;卢超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野皮肤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进行皮肤准备,对照组患者术晨按常规行术野剃毛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术前、术后脐部细菌培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备皮情况比较,观察组备皮受损度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度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不剃毛备皮法简单、快捷,可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静;刘卫珍;林海燕;陈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shiguro法手术治疗15例新鲜Mallet骨折患者,随访时间2~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采用Darga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5例可复性陈旧骨性槌状指中,14例取得骨性愈合,采用Dargan法进行功能评定:15指中6指优,6指良,3指可,0指差,优良率80.0%.结论 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王嘉;张巍;张树明;刘春生;王克利;王长江;徐建强;乔林;朱泽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4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随访6~ 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翠竹;陈淑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和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2例,随机分为膝关节镜组和颈椎间孔镜组各36例,分别用膝关节镜和颈椎间孔镜两种方法诊治,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椎间孔镜组优21例,良12例,中2例,差1例;膝关节镜组优23例,良11例,中1例,差1例,椎间孔镜组疗效优于膝关节镜组(P>0.05).椎间孔镜组总有效率为91.66%,膝关节镜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膝关节镜相比,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更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新;邓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多指缺损再造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 1例行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方案,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后注意观察再造指及供区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再造指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再造11例33指存活30指,坏死3指.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再造指的存活率.
作者:粱妮;林少虹;韦平欧;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均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29例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结果 29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5/29)和37.9% (11/29),淋巴结转移率为13.79% (4/29);其中患者之间不同的性别、第二原发癌发病的年龄和两癌发病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的第二原发癌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舌癌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则应首选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舌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天斌;李加伟;黄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方法 11例微创冠脉搭桥联合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手术,进行术前宣教并评估皮肤情况,做好术前物品和手术间的准备,术中巡回配合和洗手配合.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全返回ICU病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刘晓;蹇琳;刘杏娥;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可有效改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黄武全;徐景良;郭军;黄冠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干预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促进术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韦祝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54,P=0.032).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41/43),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轻、恢复快,骨折区域骨膜与血运得到有效保护,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
作者:曾凡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病源性和医源性所造成的消化道穿孔和缺损,各种内镜下的治疗新技术也应运而生.不同材料、不同方式的闭合穿孔技术各有利弊,并根据临床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目前较先进的OTSC系统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几种闭合技术,但是操作复杂,价格十分昂贵.
作者:董芳芬;陈予真;许亮亮;何颖颖;宋泽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显著,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对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分析,探讨其优势.
作者:孙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刺疣体植入与胸腺肽联合疗法对扁平疣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行针刺疣体植入联合胸腺肽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80例单行针刺疣体植入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痊愈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5,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P<0.01).结论 针刺疣体植入与胸腺肽联合应用对扁平疣治疗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痊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晏勇;刘长山;陈希林;余霞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分子、基因、细胞等多途径起作用,从而控制鼻腔及鼻窦黏膜炎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局部用药治疗成人慢性鼻-鼻窦炎的安全性好,可以作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长期的基础用药.
作者:李蓓;苏雪萍;张龙城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