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粱妮;林少虹;韦平欧;罗翔

关键词:多指缺损, 手指再造, 护理, 康复
摘要:目的 总结多指缺损再造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 1例行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方案,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后注意观察再造指及供区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再造指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再造11例33指存活30指,坏死3指.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再造指的存活率.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显著,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对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分析,探讨其优势.

    作者:孙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应用关节镜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优9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优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治疗组优良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4.62%),治疗组的疗效及总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内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显著,创伤小、出血少、康复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术后疼痛不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正惠;黄颂安;蒋礼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留置尿管患者病号裤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目的 设计一种适合留置尿管患者穿着的病号裤,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泌尿外科术后需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新设计的留置尿管患者病号裤(以下简称改良病号裤),对照组使用医院目前普通的常规使用病号裤,比较两组使用效果.结果 组患者病号裤的满意度、舒适度、方便活动度、保护隐私方面均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病号裤舒适、美观,方便活动,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陈国英;王敏;谢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析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54,P=0.032).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41/43),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轻、恢复快,骨折区域骨膜与血运得到有效保护,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

    作者:曾凡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取心理护理,术后加强腹腔引流管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术后无切口感染,阑尾残端漏2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右髂窝积液4例,盆腔积液5例,均经抗炎及继续引流后痊愈;皮下气肿2例,观察后自愈,术后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腹腔引流的管理,加强术后抗生素的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伍良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5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观察组选择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对照组采取颈侧入路,随访2年,比较两组手术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为3.6%,低于对照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3/28),低于对照组的33.3%(1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在咽旁间隙肿瘤中的应用可更充分暴露术野,利于肿瘤切除,复发率低,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容建策;陈勇军;陈耿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与局封治疗网球肘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与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网球肘病人分为触发点针刺组32例和局部封闭组30例.局部封闭组患者在疼痛部位的封闭(1%的利多卡因+确炎舒松)治疗后,回家进行前臂伸肌群牵张训练;触发点针刺组在局部封闭组基础上增加有关触发点针刺治疗,1次/周,1~2次为1疗程.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2年后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触发点针刺组疗效优21例,良9例,差2例;痛点封闭组优13例,良8例,差9例,触发点针刺组疗效优于痛点封闭组.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1 8).2年后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触发点针刺治疗网球肘患者疗效更持久,能有效解决其疼痛.

    作者:谭树生;庄小强;龙佳佳;谢青;XIE Qing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 探讨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4例,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锁骨钩钢板固定)和观察组(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各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和随访6个月复位丢失情况,随访1年后作Constant评分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失血少,切口小,愈合快;观察组患肢外展及前屈上举可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复位丢失更少;观察组Constant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内固定术后基本无肩峰碰撞,利于康复锻炼;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肩关节活动情况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作者:梁广权;许鹏雍;陈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创冠脉搭桥联合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要点.方法 11例微创冠脉搭桥联合经皮冠脉支架置入手术,进行术前宣教并评估皮肤情况,做好术前物品和手术间的准备,术中巡回配合和洗手配合.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全返回ICU病房,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刘晓;蹇琳;刘杏娥;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128例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32±6.10)mL较对照组(220.34±29.52) mL低,手术时间(53.52±6.91) min较对照组(93.38 ±7.14) min短,术后恢复时间[(7.62±2.41)d]短于对照组[(10.78±2.15)d(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0.32% (P <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侯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疗效.方法 选择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2例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兆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切除胆囊25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切除胆囊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患者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常规三孔法(脐部、剑突下稍偏右位置、右锁骨中线和肋缘交界处偏右位置)建立进入腹腔的通道,进镜后先暴露并顺行解剖胆囊三角,遇胆囊三角区水肿粘连或胆囊三角血管、胆囊管与肝管、肝总管、胆总管之间解剖变异不易辨认者,先暂停三角区的解剖,转向解剖游离胆囊底部,逆行切除胆囊.结果 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手术顺利,均无胆管、血管损伤,术后恢复佳.结论 采取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可以大程度避免胆管损伤,保证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是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的重要补充.

    作者:茅付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接受LAVH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开腹子宫切除术2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文金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预后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0例胃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0例,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则给予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8.11±28.35) min,长于开腹组(P<0.05),其手术切口为(7.21±1.22) cm,术中出血量为(131.23 ±26.56) mL,住院时间为(11.38±2.83)d,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开腹组的22.00% (P <0.05);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倡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方案,其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根治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预后好.

    作者:王金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shiguro法手术治疗15例新鲜Mallet骨折患者,随访时间2~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采用Darga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5例可复性陈旧骨性槌状指中,14例取得骨性愈合,采用Dargan法进行功能评定:15指中6指优,6指良,3指可,0指差,优良率80.0%.结论 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王嘉;张巍;张树明;刘春生;王克利;王长江;徐建强;乔林;朱泽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坐位腰麻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目的 观察坐位腰麻对前列腺电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0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于L3~L4间隙行穿刺,穿刺时分别采用坐位(A组)和左侧卧位(B组),穿刺成功后注入0.5%的重比重布比卡因液1.2 mL(6 mg)+芬太尼20 μg,再置入硬膜外导管,调整体位为平卧位.观察麻醉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注药后患者温度觉丧失的麻醉平面,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注药后2 min、5 min、10 min B组血压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采用坐位穿刺行腰麻,与采用左侧卧位穿刺相比,麻醉起效快,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农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多指缺损再造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 1例行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方案,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后注意观察再造指及供区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再造指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再造11例33指存活30指,坏死3指.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再造指的存活率.

    作者:粱妮;林少虹;韦平欧;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可有效改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黄武全;徐景良;郭军;黄冠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并进行适当的尿流改道,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3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3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10 d,中位时间3d.所有原位回肠膀胱者通过训练,均能在腹压协助下正常排尿,每次尿量150 ~ 300 mL,1例有夜间遗尿,术后1年明显缓解.所有病例无漏尿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无肾积水表现,无慢性尿潴留表现.复查血生化指标均基本正常.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持续腹水腹胀,手术证实胃肠道及腹腔广泛转移,病理为印戒细胞癌,术后3个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术后随访1~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方式.

    作者:何华;李明;时俊;许超;邱龙龙;吕彬;贾我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均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29例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结果 29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5/29)和37.9% (11/29),淋巴结转移率为13.79% (4/29);其中患者之间不同的性别、第二原发癌发病的年龄和两癌发病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的第二原发癌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舌癌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则应首选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舌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天斌;李加伟;黄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