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

梁广权;许鹏雍;陈俊

关键词:微创双切口, 双带袢钢板, 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4例,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锁骨钩钢板固定)和观察组(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各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和随访6个月复位丢失情况,随访1年后作Constant评分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失血少,切口小,愈合快;观察组患肢外展及前屈上举可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复位丢失更少;观察组Constant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内固定术后基本无肩峰碰撞,利于康复锻炼;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肩关节活动情况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野皮肤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进行皮肤准备,对照组患者术晨按常规行术野剃毛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术前、术后脐部细菌培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备皮情况比较,观察组备皮受损度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度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不剃毛备皮法简单、快捷,可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静;刘卫珍;林海燕;陈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切除胆囊25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切除胆囊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患者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常规三孔法(脐部、剑突下稍偏右位置、右锁骨中线和肋缘交界处偏右位置)建立进入腹腔的通道,进镜后先暴露并顺行解剖胆囊三角,遇胆囊三角区水肿粘连或胆囊三角血管、胆囊管与肝管、肝总管、胆总管之间解剖变异不易辨认者,先暂停三角区的解剖,转向解剖游离胆囊底部,逆行切除胆囊.结果 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手术顺利,均无胆管、血管损伤,术后恢复佳.结论 采取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可以大程度避免胆管损伤,保证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是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的重要补充.

    作者:茅付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常见肾脏疾病患儿尿电导率的变化探析

    目的 探讨常见肾脏疾病患儿尿电导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肾脏疾病患儿96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选择全自动尿液分析仪UF-1000i完成两组研究对象尿电导率变化测定.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观察组患儿分为A1组(肾病综合征组)、A2组(肾小球肾炎组)、A3组(肾功能不全组)、A4组(紫癜性肾炎组)以及A5组(狼疮性肾炎组).针对35例患儿于临床实施肾穿刺活检.根据病理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B1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B2组(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B3组(膜性肾病组)、B4组(IgA肾病组)、B5组(IgM肾病组)、B6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以及B7组(狼疮性肾炎组).比较各组尿电导率.结果 在尿电导率方面,A1组、A2组、A3组、A4组以及A5组低于健康对照儿童明显(P<0.05);B1组、B2组、B3组、B4组、B6组以及B7组低于健康对照儿童明显(P<0.05).B5组同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在尿电导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肾脏疾病患者,对其尿电导率实施测定,能够有效对小儿肾脏功能以及尿液浓缩功能进行预测,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作者:曾海江;黄郁波;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 42例行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炎3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甲状腺癌1例.结果 40例成功完成腔镜手术,具体术式为甲状腺腺瘤摘除术15例,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5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例,一侧腺叶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96.0±21.9)min,平均手术出血量(35.0士11.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1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术后胸部皮下淤斑2例,无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1例为结节性腺肿伴甲状腺炎,术中粘连严重,解剖不清;1例为原发性甲亢,甲状腺Ⅲ.肿大,手术空间狭小行开放手术.结论 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宋勇罡;黄选东;孙爱军;刘芳芳;肖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视频直播的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视频会议中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访视、物品镜类准备和参与直播手术人员的各项准备、视频直播设备的调试和准备,以及术中手术的配合、直播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进展顺利,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直播手术在视频会议中,起到很好的观摩和交流作用,明显提高了参会学员的兴趣和接受度,对手术教学质量和学术会议成效有明显的提高,但直播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英;陈云超;张晖;李建梅;黄松芳;刁秀琳;陈焕;谭理宁;雷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结肠癌术后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干预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促进术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韦祝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独眼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控制

    目的 探讨独眼白内障手术的风险控制策略.方法 对6例行白内障手术的独眼白内障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估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的视力均得到了改善,脱残率为90.47%,脱盲率高达100.00%,没有出现眼内炎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认真做好独眼白内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因素控制,可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性,极大降低医生的责任风险,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作者:叶健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10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救治的手掌、手指粉碎性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运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对照组利用克氏针及石膏固定手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15周内痊愈79例(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屈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年,对照组出现手部旋转畸形14例,而观察组未出现畸形愈合的状况.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螺钉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手功能的康复.

    作者:杨小文;梁启善;肖立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干葡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强化极化液)和观察组(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各48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 (38/48)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45/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强化极化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缓解临床症状,疗效好,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马宪鲁;郑宝石;冯旭;黄柳柳;罗程;许盈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内镜下消化道穿孔/缺损封闭技术的研究进展

    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病源性和医源性所造成的消化道穿孔和缺损,各种内镜下的治疗新技术也应运而生.不同材料、不同方式的闭合穿孔技术各有利弊,并根据临床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目前较先进的OTSC系统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几种闭合技术,但是操作复杂,价格十分昂贵.

    作者:董芳芬;陈予真;许亮亮;何颖颖;宋泽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保留膀胱手术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留膀胱手术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将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综合治疗的5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5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复发、副反应、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尿量(279.4±35.7) mL,79.25%的患者膀胱功能正常,90.91%的男性患者性功能恢复;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34%、88.68%和66.04%,3年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22.64%、15.09%,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53%(13/53)、24.00%(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12个月心理、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6个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结合综合疗法近期疗效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基本相同,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是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罗业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取心理护理,术后加强腹腔引流管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术后无切口感染,阑尾残端漏2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右髂窝积液4例,盆腔积液5例,均经抗炎及继续引流后痊愈;皮下气肿2例,观察后自愈,术后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腹腔引流的管理,加强术后抗生素的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伍良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斑马导丝引导下筋膜扩张器扩张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接近(P>0.05);观察组平均尿液率为(20.1±2.5) ml/s,较对照组的(16.0±2.3)ml/s大(P<0.05);观察组残余尿量为(8.5土1.2)L,较对照组的(16.2 ±2.3)L多(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例经反复尿道扩张仍排尿不畅,行电切术后痊愈.结论 筋膜扩张器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尿流率高、残余尿量少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 评价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日间手术模式下的安全性及其对儿童、家庭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0例采用日间手术模式,B组100例采用常规入院模式.A、B组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两组均随访1~2年,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 min,术后6个月复发1例;B组平均手术时间16 min,术后1年复发1例.A组与B组手术平均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伤口出血2例,阴囊血肿1例;B组trocar脐孔疝1例需再次手术,线结反应2例.A组平均住院时间12 h,B组平均住院3.3d(P<0.05).A组人均住院费5 856.1元;B组人均住院费6 112.3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日间模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患者可接受,可以大限度降低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及家属住院陪护时间,有助于提高科室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作者:郭健童;粱健升;欧国昌;姚干;吴志强;张庆峰;杨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5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7例,观察组选择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对照组采取颈侧入路,随访2年,比较两组手术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良性肿瘤患者复发率为3.6%,低于对照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3/28),低于对照组的33.3%(1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骨升支“箱盖式”入路在咽旁间隙肿瘤中的应用可更充分暴露术野,利于肿瘤切除,复发率低,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容建策;陈勇军;陈耿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PDCA管理方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脱位的护理

    目的 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3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2例运用PDCA循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防髋关节脱位的质量管理,对照组350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脱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率12.2% (10/82)显著低于对照组34.9% (122/350).结论 PDCA循环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术后病人脱位的发生率.

    作者:田荔珍;姚青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可疑恶变组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可疑恶变组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钼靶及弹性成像检查出乳腺可疑恶变患者113例,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观察其病理学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恶性乳腺肿瘤,导管内癌10例,化生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髓样癌8例,黏液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58例.30例行腺癌改良根治术,20例行保乳手术,6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微创旋切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4例,术区血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 (7/113).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明确诊断乳腺可疑恶变组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巫朝君;杨伟雄;卢超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1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并进行适当的尿流改道,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3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3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10 d,中位时间3d.所有原位回肠膀胱者通过训练,均能在腹压协助下正常排尿,每次尿量150 ~ 300 mL,1例有夜间遗尿,术后1年明显缓解.所有病例无漏尿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无肾积水表现,无慢性尿潴留表现.复查血生化指标均基本正常.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持续腹水腹胀,手术证实胃肠道及腹腔广泛转移,病理为印戒细胞癌,术后3个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术后随访1~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方式.

    作者:何华;李明;时俊;许超;邱龙龙;吕彬;贾我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均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29例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结果 29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5/29)和37.9% (11/29),淋巴结转移率为13.79% (4/29);其中患者之间不同的性别、第二原发癌发病的年龄和两癌发病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的第二原发癌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舌癌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则应首选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舌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天斌;李加伟;黄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128例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32±6.10)mL较对照组(220.34±29.52) mL低,手术时间(53.52±6.91) min较对照组(93.38 ±7.14) min短,术后恢复时间[(7.62±2.41)d]短于对照组[(10.78±2.15)d(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0.32% (P <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侯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