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陈云超;张晖;李建梅;黄松芳;刁秀琳;陈焕;谭理宁;雷琳
目的 观察保留膀胱手术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可行性及近期效果.方法 将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综合治疗的53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观察组,并将同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5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对照组,随访6~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复发、副反应、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尿量(279.4±35.7) mL,79.25%的患者膀胱功能正常,90.91%的男性患者性功能恢复;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34%、88.68%和66.04%,3年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22.64%、15.09%,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53%(13/53)、24.00%(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12个月心理、生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6个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结合综合疗法近期疗效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基本相同,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是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罗业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应用关节镜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优9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优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治疗组优良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4.62%),治疗组的疗效及总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内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显著,创伤小、出血少、康复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术后疼痛不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正惠;黄颂安;蒋礼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视频会议中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访视、物品镜类准备和参与直播手术人员的各项准备、视频直播设备的调试和准备,以及术中手术的配合、直播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进展顺利,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直播手术在视频会议中,起到很好的观摩和交流作用,明显提高了参会学员的兴趣和接受度,对手术教学质量和学术会议成效有明显的提高,但直播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英;陈云超;张晖;李建梅;黄松芳;刁秀琳;陈焕;谭理宁;雷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托烷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4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80例,全麻诱导后Ⅰ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Ⅱ组注射盐酸托烷司琼5 mg,Ⅲ组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1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对比三组患者术后RSS、VAS、RS评分情况,记录其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期躁动、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Ⅲ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和Ⅰ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2h、4h、6h、12h不同时段RSS、VAS评分明显优于Ⅱ组和Ⅰ组(P<0.05);Ⅲ组患者术后PONV、寒战、拔管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和Ⅰ组(P<0.05),且程度较轻.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托烷司琼能缩短术后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降低术后PONV、寒战、拔管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慧;黄翠柳;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救治的手掌、手指粉碎性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运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对照组利用克氏针及石膏固定手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15周内痊愈79例(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屈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年,对照组出现手部旋转畸形14例,而观察组未出现畸形愈合的状况.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螺钉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手功能的康复.
作者:杨小文;梁启善;肖立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干预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促进术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韦祝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4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随访6~ 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翠竹;陈淑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例数.分析年龄、BMI、高血压、高脂血症、止血带时间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206例患者中有43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高血压、高脂血症、止血带时间≥90 min是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BMI≥25 kg/m2、高血压、高脂血症、止血带时间≥90 min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术后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
作者:黄大社;刘君;刘兴邦;杨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128例肝硬化伴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32±6.10)mL较对照组(220.34±29.52) mL低,手术时间(53.52±6.91) min较对照组(93.38 ±7.14) min短,术后恢复时间[(7.62±2.41)d]短于对照组[(10.78±2.15)d(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0.32% (P <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伴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侯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并进行适当的尿流改道,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3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3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10 d,中位时间3d.所有原位回肠膀胱者通过训练,均能在腹压协助下正常排尿,每次尿量150 ~ 300 mL,1例有夜间遗尿,术后1年明显缓解.所有病例无漏尿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无肾积水表现,无慢性尿潴留表现.复查血生化指标均基本正常.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持续腹水腹胀,手术证实胃肠道及腹腔广泛转移,病理为印戒细胞癌,术后3个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术后随访1~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方式.
作者:何华;李明;时俊;许超;邱龙龙;吕彬;贾我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54,P=0.032).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41/43),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轻、恢复快,骨折区域骨膜与血运得到有效保护,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
作者:曾凡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B组36例行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前、术后6月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以及术后神经功能评级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随访6~ 36个月,平均(17.6±6.2)个月,术后除5例未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的能力,大部分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疗效.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A组,两组术前、术后6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术前与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植骨融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后凸畸形矫正及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优于A组(P<0.05).结论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无植骨融合失败、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在术后植骨融合时间以及后凸畸形矫正情况上存在差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李太品;何阶清;姚元康;刘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改良前后硅胶管植入方法在泪道阻塞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泪道阻塞患者56例(60只眼)随机分为改良前组和改良后组.两组均接受腔内高频电灼术后联合行硅胶管环形植入术.改良前组(30眼)由硬膜外导管引导,改良后组(30眼)由自制探针引导.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前后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分别为63.33% (19/30)和90.00% (27/30),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26/30)和100.00%(3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硅胶管植入法安全有效,且成本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蔡利梅;蔡福旭;陈敏;许丽疆;吴建妹;陈丹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野皮肤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进行皮肤准备,对照组患者术晨按常规行术野剃毛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术前、术后脐部细菌培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备皮情况比较,观察组备皮受损度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度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不剃毛备皮法简单、快捷,可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静;刘卫珍;林海燕;陈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手术蝶窦前壁处理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方法 对40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 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准定位、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垂体肿瘤均得到顺利切除,有术后并发症者均治愈,顺利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蝶窦前壁可以通过中鼻甲、鼻咽弓等标志确定,蝶窦开口是蝶窦气房的重要标志,利用磁共振设计手术路线,有利于开展手术.
作者:詹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胸腔镜手术是一种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熟练的团队配合更是安全、快速完成手术的保障,而扶镜手是手术中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大对扶镜手的培养并总结手术过程中的扶镜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莫安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与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网球肘病人分为触发点针刺组32例和局部封闭组30例.局部封闭组患者在疼痛部位的封闭(1%的利多卡因+确炎舒松)治疗后,回家进行前臂伸肌群牵张训练;触发点针刺组在局部封闭组基础上增加有关触发点针刺治疗,1次/周,1~2次为1疗程.对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观察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2年后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 触发点针刺组疗效优21例,良9例,差2例;痛点封闭组优13例,良8例,差9例,触发点针刺组疗效优于痛点封闭组.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1 8).2年后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触发点针刺治疗网球肘患者疗效更持久,能有效解决其疼痛.
作者:谭树生;庄小强;龙佳佳;谢青;XIE Qing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的第二原发舌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对均为低分化鳞癌的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性舌癌29例患者行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治疗预后.结果 29例患者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5/29)和37.9% (11/29),淋巴结转移率为13.79% (4/29);其中患者之间不同的性别、第二原发癌发病的年龄和两癌发病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的影响,而不同的第二原发癌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第二原发舌癌淋巴转移率较低;治疗方法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放射诱发的第二原发性舌癌如具备手术适应证,则应首选手术或包含手术的综合治疗,积极治疗第二原发性舌癌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天斌;李加伟;黄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一种适合留置尿管患者穿着的病号裤,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泌尿外科术后需留置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新设计的留置尿管患者病号裤(以下简称改良病号裤),对照组使用医院目前普通的常规使用病号裤,比较两组使用效果.结果 组患者病号裤的满意度、舒适度、方便活动度、保护隐私方面均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病号裤舒适、美观,方便活动,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临床应用效果好.
作者:陈国英;王敏;谢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4例,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锁骨钩钢板固定)和观察组(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各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和随访6个月复位丢失情况,随访1年后作Constant评分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失血少,切口小,愈合快;观察组患肢外展及前屈上举可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复位丢失更少;观察组Constant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内固定术后基本无肩峰碰撞,利于康复锻炼;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肩关节活动情况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作者:梁广权;许鹏雍;陈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