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梅;蔡福旭;陈敏;许丽疆;吴建妹;陈丹娜
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病源性和医源性所造成的消化道穿孔和缺损,各种内镜下的治疗新技术也应运而生.不同材料、不同方式的闭合穿孔技术各有利弊,并根据临床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目前较先进的OTSC系统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几种闭合技术,但是操作复杂,价格十分昂贵.
作者:董芳芬;陈予真;许亮亮;何颖颖;宋泽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多指缺损再造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 1例行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方案,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后注意观察再造指及供区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再造指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再造11例33指存活30指,坏死3指.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再造指的存活率.
作者:粱妮;林少虹;韦平欧;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级护理查房在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60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三级护理查房组及传统查房护理组,每组30名,各组按照相应的护理查房方法进行临床教学,观察两组学生实习期结束后的综合能力、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及综合工作能力考核成绩、患者满意率的情况.结果 三级护理查房组学生在护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护理查房组(P<0.05);而在临床教学能力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护理查房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综合工作能力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护理查房组(P<0.05);三级护理查房组患者满意率为96.67%,传统护理查房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级护理查房制度宜在本科护理教学中认真切实贯彻,不但能够快速提高本科护理实习生的综合水平,更能提高整体护理素质.
作者:卢林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野皮肤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进行皮肤准备,对照组患者术晨按常规行术野剃毛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术前、术后脐部细菌培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备皮情况比较,观察组备皮受损度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度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不剃毛备皮法简单、快捷,可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静;刘卫珍;林海燕;陈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术后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疼痛VAS评分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干预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干预组SAS、SDS评分和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促进术后更好的康复.
作者:韦祝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视频会议中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访视、物品镜类准备和参与直播手术人员的各项准备、视频直播设备的调试和准备,以及术中手术的配合、直播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进展顺利,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直播手术在视频会议中,起到很好的观摩和交流作用,明显提高了参会学员的兴趣和接受度,对手术教学质量和学术会议成效有明显的提高,但直播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英;陈云超;张晖;李建梅;黄松芳;刁秀琳;陈焕;谭理宁;雷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接受LAVH手术治疗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接受开腹子宫切除术2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VH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文金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使用强化极化液)和观察组(强化极化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各48例,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7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 (38/48)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心输出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45/4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强化极化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缓解临床症状,疗效好,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马宪鲁;郑宝石;冯旭;黄柳柳;罗程;许盈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改良前后硅胶管植入方法在泪道阻塞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泪道阻塞患者56例(60只眼)随机分为改良前组和改良后组.两组均接受腔内高频电灼术后联合行硅胶管环形植入术.改良前组(30眼)由硬膜外导管引导,改良后组(30眼)由自制探针引导.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改良前后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分别为63.33% (19/30)和90.00% (27/30),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26/30)和100.00%(3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硅胶管植入法安全有效,且成本低,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蔡利梅;蔡福旭;陈敏;许丽疆;吴建妹;陈丹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B组36例行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手术前、术后6月血沉、C反应蛋白、Cobb角以及术后神经功能评级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随访6~ 36个月,平均(17.6±6.2)个月,术后除5例未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的能力,大部分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疗效.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A组,两组术前、术后6月后血沉、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式术前与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植骨融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后凸畸形矫正及末次随访Cobb角丢失优于A组(P<0.05).结论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无植骨融合失败、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在术后植骨融合时间以及后凸畸形矫正情况上存在差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李太品;何阶清;姚元康;刘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救治的手掌、手指粉碎性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运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对照组利用克氏针及石膏固定手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15周内痊愈79例(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屈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年,对照组出现手部旋转畸形14例,而观察组未出现畸形愈合的状况.结论 采用微型钢板螺钉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手功能的康复.
作者:杨小文;梁启善;肖立罡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切除胆囊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患者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复合全身麻醉,常规三孔法(脐部、剑突下稍偏右位置、右锁骨中线和肋缘交界处偏右位置)建立进入腹腔的通道,进镜后先暴露并顺行解剖胆囊三角,遇胆囊三角区水肿粘连或胆囊三角血管、胆囊管与肝管、肝总管、胆总管之间解剖变异不易辨认者,先暂停三角区的解剖,转向解剖游离胆囊底部,逆行切除胆囊.结果 2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手术顺利,均无胆管、血管损伤,术后恢复佳.结论 采取三孔腹腔镜顺逆行结合法可以大程度避免胆管损伤,保证安全顺利完成手术,是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的重要补充.
作者:茅付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15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骨不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可有效改善骨折愈合效果.
作者:黄武全;徐景良;郭军;黄冠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54,P=0.032).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41/43),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轻、恢复快,骨折区域骨膜与血运得到有效保护,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
作者:曾凡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日间手术模式下的安全性及其对儿童、家庭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0例采用日间手术模式,B组100例采用常规入院模式.A、B组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两组均随访1~2年,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 min,术后6个月复发1例;B组平均手术时间16 min,术后1年复发1例.A组与B组手术平均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伤口出血2例,阴囊血肿1例;B组trocar脐孔疝1例需再次手术,线结反应2例.A组平均住院时间12 h,B组平均住院3.3d(P<0.05).A组人均住院费5 856.1元;B组人均住院费6 112.3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日间模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患者可接受,可以大限度降低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及家属住院陪护时间,有助于提高科室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作者:郭健童;粱健升;欧国昌;姚干;吴志强;张庆峰;杨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置入吸痰管替代尿管冲洗膀胱清除膀胱血块的效果.方法 将284例膀胱血块填塞患者分为观察组139例和对照组145例,观察组采用置入吸痰管替代尿管进行膀胱冲洗法清除膀胱内血块,对照组采用常规插入尿管进行膀胱冲洗法清除膀胱内血块.比较两组患者冲洗膀胱前后的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冲洗操作时间、吸出膀胱内血块大小、血块量和冲洗有效性.结果 观察组139例膀胱内血块填塞患者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121例,有效率87.05%;对照组145例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91例,有效率为62.76%.观察组清除膀胱内血块有效率、吸出膀胱内血块大小、血块量高于对照组(P<0.01);冲洗操作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冲洗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痰管替代尿管膀胱冲洗法清除膀胱内血块,冲洗时间短、疼痛轻、血块清除率高,效果显著.
作者:黄燕华;林少虹;林月双;黄芸新;甘晓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肾包膜下血肿的原因及诊治体会.方法 女性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例入院后接受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中患者诉患侧腰腹部剧烈疼痛,术后第2天出现头晕、贫血貌、血色素进行性下降,经妇科会诊排除妇科情况,急诊复查腹部CT提示:左肾包膜下血肿,予绝对卧床休息、输血、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保守治疗.结果 患者病情逐渐康复,出院后门诊多次复查,血肿趋于缩小,终康复.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并发肾包膜下血肿是少见的并发症,需严格按照肾外伤保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必要时采用血管介入或外科手术干预.
作者:姜华;杨俊;刘璐璐;赵兴奇;王亚东;李淦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单操作孔手术治疗首次发作原发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方法 82例首次发作的原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其中VATS手术组(A组)35例,保守治疗组(B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结果 8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两组中均未出现切口血肿、肺部感染、胸腔感染、血胸、顽固性胸痛等并发症,VATS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疼痛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胸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特定的患者中,电视胸腔镜(VATS)单操作孔手术能明显降低首次发作的自发性气胸复发率,该术式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强;李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可疑恶变组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钼靶及弹性成像检查出乳腺可疑恶变患者113例,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观察其病理学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恶性乳腺肿瘤,导管内癌10例,化生癌12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髓样癌8例,黏液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58例.30例行腺癌改良根治术,20例行保乳手术,6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微创旋切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4例,术区血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19% (7/113).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明确诊断乳腺可疑恶变组织,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巫朝君;杨伟雄;卢超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周围脓肿手术的3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取心理护理,术后加强腹腔引流管管理及术后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术后无切口感染,阑尾残端漏2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右髂窝积液4例,盆腔积液5例,均经抗炎及继续引流后痊愈;皮下气肿2例,观察后自愈,术后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于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手术在护理工作中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腹腔引流的管理,加强术后抗生素的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伍良益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