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健童;粱健升;欧国昌;姚干;吴志强;张庆峰;杨庆堂
目的 探讨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疗效.方法 选择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椎间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22例采取腰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退变不稳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兆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技术对1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并进行适当的尿流改道,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36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30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10 d,中位时间3d.所有原位回肠膀胱者通过训练,均能在腹压协助下正常排尿,每次尿量150 ~ 300 mL,1例有夜间遗尿,术后1年明显缓解.所有病例无漏尿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无肾积水表现,无慢性尿潴留表现.复查血生化指标均基本正常.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持续腹水腹胀,手术证实胃肠道及腹腔广泛转移,病理为印戒细胞癌,术后3个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术后随访1~4年,无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方式.
作者:何华;李明;时俊;许超;邱龙龙;吕彬;贾我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6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例数.分析年龄、BMI、高血压、高脂血症、止血带时间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206例患者中有43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高血压、高脂血症、止血带时间≥90 min是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BMI≥25 kg/m2、高血压、高脂血症、止血带时间≥90 min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术后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
作者:黄大社;刘君;刘兴邦;杨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0例胃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50例,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组则给予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8.11±28.35) min,长于开腹组(P<0.05),其手术切口为(7.21±1.22) cm,术中出血量为(131.23 ±26.56) mL,住院时间为(11.38±2.83)d,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开腹组的22.00% (P <0.05);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倡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方案,其对患者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根治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预后好.
作者:王金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膝关节镜和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2例,随机分为膝关节镜组和颈椎间孔镜组各36例,分别用膝关节镜和颈椎间孔镜两种方法诊治,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 椎间孔镜组优21例,良12例,中2例,差1例;膝关节镜组优23例,良11例,中1例,差1例,椎间孔镜组疗效优于膝关节镜组(P>0.05).椎间孔镜组总有效率为91.66%,膝关节镜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膝关节镜相比,颈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创伤小、恢复更快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新;邓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54,P=0.032).观察组优良率为95.3% (41/43),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3.8%,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创伤轻、恢复快,骨折区域骨膜与血运得到有效保护,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临床价值高.
作者:曾凡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介入性产前诊断及实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300例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孕妇入院后均给予介入性产前诊断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孕妇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前、实施过程中的血压状况和心率状况,以及对介入性产前诊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过程中,研究组孕妇的血压状况和心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孕妇.研究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1.4%,与对照组孕妇的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给予孕妇介入性产前诊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实施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孕妇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骆玥瑜;陈雪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 4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顺利出院,随访6~ 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围术期的精心护理对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良好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翠竹;陈淑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9例31足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微创跗骨窦入路进行内固定,术前、术后对骨折跟骨行X线及轴位CT检查并测量跟骨长、宽、高及Bohler角、Gissane角数据,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并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标准(AOFAS)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29例31足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跟骨长、宽、高及Bohler角、Gissane角均较术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愈合时间为8 ~12周,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内固定外露现象,无腓骨肌腱炎及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优21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 微创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能直接显露跟骨后关节面,操作直接、简单、有效、微创,术后康复更快,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曾会斌;林炳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多指缺损再造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 1例行多指缺损再造手术患者,术前了解手术方案,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和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后注意观察再造指及供区皮瓣血液循环,预防和处理血管危象;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再造指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再造11例33指存活30指,坏死3指.结论 周密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再造指的存活率.
作者:粱妮;林少虹;韦平欧;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视频会议中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对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访视、物品镜类准备和参与直播手术人员的各项准备、视频直播设备的调试和准备,以及术中手术的配合、直播手术患者的隐私保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6例经皮肾镜碎石直播手术进展顺利,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直播手术在视频会议中,起到很好的观摩和交流作用,明显提高了参会学员的兴趣和接受度,对手术教学质量和学术会议成效有明显的提高,但直播手术对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英;陈云超;张晖;李建梅;黄松芳;刁秀琳;陈焕;谭理宁;雷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 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4例,根据不同的术式分为对照组(锁骨钩钢板固定)和观察组(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各27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和随访6个月复位丢失情况,随访1年后作Constant评分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失血少,切口小,愈合快;观察组患肢外展及前屈上举可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复位丢失更少;观察组Constant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内固定术后基本无肩峰碰撞,利于康复锻炼;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肩关节活动情况良好,无需二次手术.
作者:梁广权;许鹏雍;陈俊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分子、基因、细胞等多途径起作用,从而控制鼻腔及鼻窦黏膜炎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局部用药治疗成人慢性鼻-鼻窦炎的安全性好,可以作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长期的基础用药.
作者:李蓓;苏雪萍;张龙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刺疣体植入与胸腺肽联合疗法对扁平疣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行针刺疣体植入联合胸腺肽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80例单行针刺疣体植入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痊愈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5,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9,P<0.01).结论 针刺疣体植入与胸腺肽联合应用对扁平疣治疗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痊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晏勇;刘长山;陈希林;余霞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日间手术模式下的安全性及其对儿童、家庭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腹股沟疝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100例采用日间手术模式,B组100例采用常规入院模式.A、B组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两组均随访1~2年,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 min,术后6个月复发1例;B组平均手术时间16 min,术后1年复发1例.A组与B组手术平均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伤口出血2例,阴囊血肿1例;B组trocar脐孔疝1例需再次手术,线结反应2例.A组平均住院时间12 h,B组平均住院3.3d(P<0.05).A组人均住院费5 856.1元;B组人均住院费6 112.3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人均住院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日间模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患者可接受,可以大限度降低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及家属住院陪护时间,有助于提高科室床位周转率和使用率,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作者:郭健童;粱健升;欧国昌;姚干;吴志强;张庆峰;杨庆堂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shiguro法手术治疗15例新鲜Mallet骨折患者,随访时间2~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采用Dargan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5例可复性陈旧骨性槌状指中,14例取得骨性愈合,采用Dargan法进行功能评定:15指中6指优,6指良,3指可,0指差,优良率80.0%.结论 Ishiguro法治疗Mallet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王嘉;张巍;张树明;刘春生;王克利;王长江;徐建强;乔林;朱泽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显著,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对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分析,探讨其优势.
作者:孙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两种皮肤准备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野皮肤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剃毛备皮法进行皮肤准备,对照组患者术晨按常规行术野剃毛皮肤准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术前、术后脐部细菌培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备皮情况比较,观察组备皮受损度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度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不剃毛备皮法简单、快捷,可避免皮肤受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静;刘卫珍;林海燕;陈美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安全性.方法 42例行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其中甲状腺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炎3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3例,甲状腺癌1例.结果 40例成功完成腔镜手术,具体术式为甲状腺腺瘤摘除术15例,单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5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9例,一侧腺叶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96.0±21.9)min,平均手术出血量(35.0士11.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1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术后胸部皮下淤斑2例,无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转为开放手术,1例为结节性腺肿伴甲状腺炎,术中粘连严重,解剖不清;1例为原发性甲亢,甲状腺Ⅲ.肿大,手术空间狭小行开放手术.结论 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宋勇罡;黄选东;孙爱军;刘芳芳;肖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组应用关节镜手术,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优9例、良3例、可1例、差0例;对照组优7例、良4例、可2例、差0例,治疗组优良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84.62%),治疗组的疗效及总优良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内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显著,创伤小、出血少、康复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术后疼痛不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均较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正惠;黄颂安;蒋礼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