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明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9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刷检、灌洗液检查及刷检+灌洗液的三种不同取材方法检出的抗酸菌阳性率.结果 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及刷检涂片+灌洗液涂片找出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56.10%(46/82)、64.63%(53/82)、76.25%(61/80),刷检加灌洗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联合刷检和灌洗液两种取材方法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
作者:卢发勇;黄陆颖;刘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6例(5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验组(MIOL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 ReSTOR,对照组(IQ组,13例26眼)双眼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检测术前视力、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佳矫正近视力、屈光状态,问卷调查术后视近时对眼镜的依赖程度及患者的主观视觉症状.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佳矫正近视力、整体满意度、眩光、夜间视物模糊及色觉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IOL组裸眼近视力,视近距时满意度和视近距时脱镜率,MIOL组优于IQ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相比,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AcrySof IQ ReSTOR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近距离工作脱镜率高.
作者:范梓晰;靳荷;谭少健;梁皓;黄宝宇;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后,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手术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激素替代治疗出现严重精神障碍、骨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及家庭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统计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案例,总结治疗及护理经验.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6例患者均完全康复.结论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作者:蒙桂琴;蒙湛东;田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小型猪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的效果.方法 选择24头广西巴马香猪,随机分为A组(静脉复合腹腔注射组)(n=12)与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n=12),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死亡率.结果 A组优9例、良3例、差0例、麻醉死亡0例,死亡率为0;B组优8例、良2例、差0例、麻醉死亡2例,死亡率为16.7%.两组组间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52,P=0.515),死亡率B组高于A组.结论 在一些短小的小型猪外科手术中,静脉复合腹腔注射可使麻醉过程更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银世杰;李永录;蔡元春;武伟;黄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鼻囊肿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囊肿引流术,术后随访2个月,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及胰腺病灶缩小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1周囊肿明显缩小,3周后出现迟发型囊腔感染,经过静脉抗生素联合灭滴灵对囊腔多次冲洗后感染控制,随访2个月,囊肿消失,无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穿刺鼻囊肿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创伤小,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谢明智;覃山羽;姜海行;陶霖;苏思彪;陆秀萍;雷荣娥;杨显文;李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测量术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对比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肌瘤体积方面,治疗后,壁间肌瘤有效率为91.42%(32/35),浆膜下肌瘤有效率为93.33%(14/15),黏膜下肌瘤和宫颈肌瘤有效率均为100%(10/10和8/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估方面,随访3个月时有效率为88.24%(60/68),随访6个月时有效率为98.53%(67/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5%(5/68),均经对症治疗痊愈.结论 超声介入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循环行Hybrid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6例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循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一例出现胸腔积液、灌注肺、低心排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Hybrid手术应用在法洛氏四联症合并体肺侧枝循环,在降低手术难度、简化外科手术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了护理质量,与常规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护理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整体上护理难度有所降低.
作者:李细森;莫丽勤;郑宝石;陈晓春;韦永金;宋楚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 18F-FDG PET/CT显像学特征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分型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别记录病灶的结构特征及葡萄糖代谢特征.结果 9例患者为EGB组,9例患者为LS组.EGB组患者化疗前的SUVmax值(7.4±0.5)明显高于LS组SUVmax(2.4±1.4).11例患者化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化疗前SUVmax(4.5±2.7),化疗后SUVmax(1.4±1.1),两组比较(t=5.044,P=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化疗后SUVmax明显下降,PET/CT全身显像对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分型及化疗疗效评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仲燕燕;秦朝军;黄盛才;颜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胃癌内镜漏诊原因进行临床调查,为胃癌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通过对胃癌内镜漏诊患者的筛查及复诊,运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对漏诊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胃癌内镜漏诊主要包括观察不充分导致没看见病灶;因为病灶小而无法辨认;内镜下看见病灶了,却误判了病灶的性质;胃黏膜舒展不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结论 规范胃镜检查过程、提高内镜操作人员的水平、注重随访复查、引进新兴检查技术等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临床工作中造成的胃癌漏检.
作者:黄欣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与安全性.方法 肺周围型病变的177例住院患者,胸部CT检查均发现肺周围型病变,气管镜检查均大致正常.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采用组织细胞学方法检测,必要时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进一步完善诊断.结果 177例肺周围性肿块均穿刺成功,其中168例取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肺癌109例,肺结核21例,慢性炎症37例,韦格纳肉芽肿1例.气胸发生率为8.5%,咯血发生率为6.8%,经治疗后并发症好转,病情稳定.结论 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安全可靠.
作者:韦莉;刘航;秦志强;李名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接受腹腔镜治疗的9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手术中是否使用垂体后叶素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凝血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水平的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术后行输卵管造影,实验组的通畅输卵管数量要多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过程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能够降低异位妊娠手术的出血量,减少手术所需时间.
作者:刘文利;伍月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银汞合金、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聚合体充填Ⅱ类洞的疗效,以寻求更能实现微创美容牙科治疗(MiCD)目标的牙科充填材料.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48例171颗患牙分成三组,Ⅰ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Ⅱ组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Ⅲ组采用光固化聚合体充填,观察5年后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银汞合金组、高强度玻璃离子水门汀组和光固化聚合体组的五年成功率分别为71.43%(35/49)、82.98%(39/47)和94.64%(53/56),三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光固化聚合体充填后牙Ⅱ类洞可获得理想的预后,更符合现代齿科治疗MiCD理念的需求.
作者:李丽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诊治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诊治消化道病变68例,对病例的大块切除率、病理符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进行评估.结果 68例患者切除病灶共69处,40处(58.0%)完整大块切除,64处(92.8%)在内镜下完全切除.23例术前曾行病理活检,13例(56.5%)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吻合,10例(43.5%)切除后大体标本送检明确病变性质.发生术后出血3例(4.4%);术中穿孔1例(1.5%),立即钛夹封闭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平均随访5.7个月,随访率34.8%(23/66),1例直肠腺瘤在随访的第14个月复发.结论 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一项有效的内镜微创技术,可完整大块切除较大的病灶,提高病变确诊率,而术后钛夹夹闭创面未能明显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陶霖;苏思彪;唐国都;黄杰安;李晓敏;柳娟;刘敏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改良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入路椎体间单侧单枚融合器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的疗效.方法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患者31例,其中 L1~S1 2例,L2~5 5例,L2~S1 2例L3~S1 9例,L4~S1 13例.腰椎不稳、滑脱部位:L1~5 2例,L2~4 5例,L2~5 2例,L3~5 9例,L4~5 13例.峡部裂性滑脱12例(外伤性2例),退变性滑脱19例.采用改良TLIF入路椎管减压、GSS或SINO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椎体间混合植骨、单侧单枚cage治疗.分析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按侯树勋等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6例,良5例,31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按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改善率达90%~98%(平均96%).结论 应用改良TLIF入路椎体间单侧单枚融合器植骨结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稳定、微创植骨易融合、神经副损伤少等优点,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不稳的理想方法.
作者:汤长华;张晓慧;周晓宇;赵曙;张杰;张坡;纪兆亮;朱冬承;曹晓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B型超声引导下应用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20例,其中肾鹿角形和多发结石50例,单发肾盂、肾盏结石38例,双肾结石1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4例.结果 120例患者中,118例取石成功,其中95例一期取石成功(包括双通道取石5例),23 例二期取石,2例因经皮肾穿失败改行开放手术取石.19例术后仍有残石,给予体外震波碎石或等待观察治疗,平均结石清除率82.5%(99/120).平均手术时间(90±20)min,平均住院时间(10±2)d,肾造瘘管平均留置时间(4±1)d,双J管平均留置时间4周.8例术后1 周内出血较多,其中3例需要输血,5例出现尿外渗,7例术后出现高热(>39℃),无血气胸、腹腔脏器损伤、肾切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取尽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方法.
作者:郭晓峰;段先忠;金美华;徐光云;马东升;李波;杨文周;盛洪周;温正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OEC)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O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的发热率、止痛泵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和术后住院总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出血量、止痛泵的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时间及术后住院总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OEC的临床疗效可与开腹手术相媲美,但是腹腔镜手术具有开腹手术所不具备的微创优势,可作为诊治OEC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培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intracranial solid hemoangioblastoma,ISH)的诊断方法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IS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ISH患者的肿瘤均全切,治愈11例,好转2例,死亡3例.结论 ISH是良性肿瘤,MRI和DSA是诊断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主要方法,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优秀的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手术的疗效.巨大的或位于重要部位的实质性肿瘤仍是治疗的难题.
作者:陈慧溪;梁新强;蒋广元;宋星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固定术,术后进行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3 d体格检查,予腰椎JOA评分,术后2周拆线,出院前再次进行腰椎JOA评分.结果 5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疗效,出院后均获3~24个月随访,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优良率达到91.4%.结论 对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症状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固定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凯龙;温晓阳;刘杨;廖世文;严宜琦;刘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输尿管镜、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A组和B组),A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B组接受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结果 A组经一期手术后结石清除率为63.7%,经二期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4.7%;B组患者接受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4.4%,接受二期手术结石总清除率为96.6%.结论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稍优于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但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结石体积、位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海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差异.方法 对56例手汗症患者行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术前随机决定左右两侧交感神经不同切断节段的位置(T3或T4),术后评定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两组均获成功,术后手掌多汗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轻-中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分别为39.3%(T3)和19.6%(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无重度代偿性多汗.结论 降低胸交感神经链切断位置(T4)有利于降低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
作者:伊严;杨家恒;崔经乐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