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李建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腔镜,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结直肠癌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应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具有疗效良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小等优点.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磁共振诊断双角子宫的应用观察

    目的 提高对双角子宫的核磁共振(MRI)影像表现的认识,了解MRI诊断双角子宫的特点,掌握MRI检查方法的注意事项.方法 总结分析7例双角子宫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使用Philips 1.5T核磁共振扫描机扫描,使用腹部线圈,扫描序列为冠状位及轴位T2WI、T1WI及T2WI-SPAIR、矢状位T1WI及T2WI-SPAIR.结果 7例患者中合并子宫肌瘤者2例,其中1例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子宫腺肌症1例,合并双侧卵巢囊肿2例,合并输卵管积水3例,其中左侧输卵管积水2例,右侧输卵管积水1例,1例为产后子宫,左侧腔内胎盘残留.双角子宫MRI表现为平行子宫腔方位图像,子宫底部可见宫底内凹,子宫被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子宫体,呈双角状改变,二者共用同一子宫颈;冠状位子宫双角呈分离圆点状改变,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 MRI检查能较好显示双角子宫的两个角,能明确诊断,图像清晰、直观易懂,可清楚显示子宫内膜、宫壁及宫外病变,检查无放射性辐射.对于临床疑为子宫畸形的病人,应首选MRI检查.

    作者:梁庆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患者1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IPSS评分等.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无疝复发及切口感染,排尿情况改善满意.结论 采用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彪;诸葛冬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宫外孕手术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30例采用开腹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83±11.30) min、(25.39±11.01)m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导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4.21 ±4.10)h、(8.28±1.28)h、(8.19±1.08)h、(6.57±1.48)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开腹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京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宫角移植治疗女性不孕7例报告

    目的 探讨在宫、腹腔镜联合操作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的改良方法.方法 对7例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患者在宫、腹腔镜配合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术.结果 7例患者共11条输卵管全部在宫、腹腔镜操作下行子宫角移植,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经宫腔镜取支架管,吻合部生长良好,通水畅.3例于2年内成功怀孕.结论 宫、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使得原本复杂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简单,改变了宫、腹腔镜对近端输卵管真性梗阻无能为力的现状.

    作者:郭百兰;郭礼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免气腹与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gasles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GLC)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患者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行GLC(n=40),B组行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40),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孔感染、术后肩部疼痛情况;以及术前和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 BP、HR、CVP、PaCO2、PetCO2、Paw、pH;术前术后CRP、IL-6、PT、APTT、Fib、TT、D-D二聚体、CK、LDH、HBOH、CK-MB、GOT、GPT、ALP、GGT、TBIL、BUN、Cr;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80例手术全部成功,B组术后6例肩部疼痛,A组无肩部疼痛(P<0.05);B组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时Bp、HR、PaCO2 PetCO2 Paw均高于A组,而pH、CVP降低(P<0.01);B组术后24hCRP、IL-6、PT、APTT、Fib、D-D二聚体、CK、CK-MB、ALT、AST、Cr高于A组(P<0.01);术后72 h CRP、APTT、D-D二聚体、CK、ALT、AST高于A组(P<0.01);术后24h、72 h BUN高于A组(P<0.05);术后24 h ALP高于A组(P<0.05).B组住院费用比A组高(P<0.01).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心、肺、肝、肾功能、血气和凝血功能影响小,费用低,适应证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外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肝脏CT灌注成像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与肝脏外科学相交叉的研究热点,属于肝脏功能影像学范畴.本文主要介绍肝脏CT灌注成像的理论基础、肝脏CT灌注成像的扫描方法、肝脏CT灌注成像的参数指标以及肝脏外科领域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

    作者:许宇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48例,均行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采用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中以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BP、HR和CVP.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变化T2、T3与T1、T4比较,SBP、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过程中患者低SBP为(85.6±5.4) mmHg,MAP为(60.5±4.8) mmHg;HR为(65.6±6.4)次/min.全部患者顺利置人覆膜支架,术后苏醒平顺,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安全有效.

    作者:甘务琼;唐培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腔镜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5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行宫腔镜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复查憩室情况、术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5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患者手术均在宫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72~123 min,手术出血量50~100 mL,住院天数5~7d,术后3个月复查三维阴超均提示子宫憩室消失,术后2月内月经经期天数均恢复至正常.结论 宫腔镜辅助下经腹腔镜切除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植枝福;蒋晓莉;莫小亮;周卓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失效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方法 对13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失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得到了愈合,4例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个月(时间6~24个月),13例KT2000检查结果正常.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膝关节屈伸受限症状,Lysholn评分中位数98.5分.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没有伤口感染或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骨折的特点及患者的依从性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和方式,术后康复根据骨折复位、固定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是预防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

    作者:韦积华;罗群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镜手术对9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进行治疗,评价其疗效,并随访观察其效果.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前伴有鼻塞、鼻出血、头痛症状者中,术后绝大多数症状消失或得到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鼻塞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评分为(3.79±1.06)分,较术前的(7.63±2.1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93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随访率94.9% (93/98),平均随访时间为9个月,内镜复查显示偏曲均纠正满意,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至末次随访,治愈8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5.7% (89/93).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作为鼻中隔偏曲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韦凤妍;黄金铸;黎冬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径路及建立操作空间方法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其具有切口隐蔽、美容效果良好的优点,已迅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随着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涌现了许多术式,他们在其手术路径与建立操作空间上方法各异,各有其优缺点.现将其手术路径与建立操作空间的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B超监测下不同促排卵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诱导排卵药物氯米芬(CC)、尿促性素(HMG)和绒促性素(HCG)治疗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3例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而不孕的患者,根据使用促排卵药物组合的不同,分为CC/HCG、CC/HMG/HCG和HMG/HCG组.通过经阴道B超(TVS)测定并比较三组患者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发生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病率、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 CC/HMG/HCG、HMG/HCG组HCG日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多卵泡发生率和OHSS发生率明显高于CC/HC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HMG/HCG与HMG/HCG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妊娠率、流产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COS不孕患者使用任意一种促排卵方案都是可行的.但对于CC抵抗的患者,则建议使用CC/HMG/HCG或者HMG/HCG促排卵治疗.

    作者:刘俐伶;庞丽红;邓丽;殷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目的 探讨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87例,对其术后进行随访,定期进行X线检查及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87例患者中,有65例获得12 ~46个月(平均24.7个月)随访,其中45例已行内固定取出.有2例因钢板断裂,再次开放手术,行锁定钢板内固定,获得痊愈后经行内固定取出;另有2例于术后8月获得愈合;有2例出现小腿屈肌腱粘连.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1年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50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为92.1%.结论 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减少了软组织的剥离,保护了骨块的血运,降低了骨折不愈合率及感染率,踝关节获得了良好的功能.

    作者:何波涌;王朝晖;唐艳平;彭中财;吴石华;刘建伟;曾敏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的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给女性尤其是育龄期的女性带来了生理及心理的伤害,而药物治疗又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文就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技术的发展、原理及监控技术,HIFU消融子宫腺肌病的适应证、禁忌证、安全性、有效性及剂量学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泞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5±5.9) min,短于开腹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2.5±6.9) mL、术后起床活动时间(35.6±6.1)h、肛门排气时间(21.5 ±2.5)h、住院时间(5.6±1.5)d,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开腹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穿孔患者给予腹腔镜下修补术效果良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传统经腹手术切除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重度疼痛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盆腔未见异常.结论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较佳,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传统超声乳化与扭动型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传统型超声乳化与扭动型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左)(罐)(碗)(暴).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60例(60只眼)Ⅳ~Ⅴ级核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扭动组,每组30眼.传统组用传统型超声行白内障乳化术,扭动组用扭动型超声行自内障乳化术.两组均采用11点透明角膜缘切口,3.2 mm kelmam乳化针头,比较两组超声乳化时间(UST)、累计释放能量(CDE)、术后第1天、1周、1月佳矫正视力(BVCA)、切口和中央角膜水肿程度.结果 两组UST和BV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扭动组CDE、切口和中央角膜水肿程度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硬核的白内障手术中,扭动型超声乳化手术效率更高,对角膜损伤更小.

    作者:宋强;卢林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有效的高龄白内障手术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06例(112眼)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结果 术后第1天超声乳化组患者裸眼视力>0.5,例数明显多于小切口组(P<0.05),但两组术后7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术恢复快、散光小,有条件者可优先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疗效与超声乳化吸除术相接近,但无需特殊仪器,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何乾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炎症期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炎症期胆囊炎的临床处理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5例急性胆囊炎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手术成功(88%),3例中转开腹(12%),其中2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的出现粘连且难以分开而被动行中转开腹.结论 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情况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但若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黄康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9例经手术镜下及病理证实为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行关节镜下病变切除术,术后未行放疗.结果 所有病例获随访12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切除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凃峰;王皓;赵文斌;张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