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硬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

程耿;刘绪堃;汪涛;万莉

关键词:后腹腔镜, 输尿管硬镜, 复杂性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切开术, 肾盂结石切除术,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手术取尽复杂性输尿管上段及下段结石的有效办法.方法 16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均在全麻下先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或肾盂结石切开取石,顺利置入D-J管后,再取截石位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将下段结石完全击碎排出,将D-J管尾端拖入膀胱盘旋一周.结果 16例患者结石均无残留,手术时间(120±40) min.2个月后复查B超,肾集合系统分离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未见强回声结石影.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硬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能一次性取出结石,减少患者痛苦及减轻经济负担,是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硕士研究生微创外科技术的意识培养及技能培训

    目的 探讨医学硕士研究生微创外科技术的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方法及其重要性.方法 在认知方面初步培养微创外科技术意识,并在临床实践和研究生课题中进一步深化和培养微创外科技术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微创外科技术的技能培训.结果 学生提高了微创技术的意识和认知,重视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微创技术的模拟训练,认真学习和对待微创技术的课程和实习.结论 通过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微创外科技术意识和技能培训,可使其掌握和运用微创外科技术.

    作者:靳小建;卢榜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先天和后天获得耐药性,其对多种抗生素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治疗越来越困难.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包括β-内酰胺酶的产生、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外膜蛋白的缺失、氨基糖苷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整合子的存在、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作者:梁宏洁;闫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全髋和半髋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选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选用插管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过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VAS评分以及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插管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操作简便、血压控制良好、麻醉药物用量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古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36例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5±5.9) min,短于开腹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2.5±6.9) mL、术后起床活动时间(35.6±6.1)h、肛门排气时间(21.5 ±2.5)h、住院时间(5.6±1.5)d,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开腹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穿孔患者给予腹腔镜下修补术效果良好,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

    目的 探讨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前景.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8月7例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临床效果.结果 7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 ~ 165 min,术中出血量20~600 mL,术后进食时间1~3 d,术后住院时间3~8d.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施行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有效,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佳,适合在有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基础的医院开展.

    作者:姚明;蔡小勇;黄俊;雷宇;蒙元彪;李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径路及建立操作空间方法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其具有切口隐蔽、美容效果良好的优点,已迅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随着腔镜外科的迅速发展,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涌现了许多术式,他们在其手术路径与建立操作空间上方法各异,各有其优缺点.现将其手术路径与建立操作空间的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飞;蔡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患者1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IPSS评分等.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无疝复发及切口感染,排尿情况改善满意.结论 采用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彪;诸葛冬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脂联素配合微创清除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疗意义及其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 比较冠心病及正常对照组血液中脂联素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差异,分析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评估脂联素配合微创清除术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疗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另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脂联素及炎症因子的差异及其相关性.并对30例行微创清除手术(介入)和10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脂联素与预后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例、年龄、体质指数(BMI)和空腹血糖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症指标(hs-CRP、TNF-α和IL-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脂联素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脂联素水平与CRP(r=-0.412,P<0.01)、TNF-α(r=-0.382,P<0.01)和IL-6(r=-0.321,P<0.01)均呈负相关关系.微创清除介入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小于开胸手术组,且微创术后脂联素水平与住院时间(r=-0.335,P=0.023)和住院费用(r=-0.415,P=0.018)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脂质、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而脂联素水平却下降,并且脂联素与炎症因子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微创术后脂联素水平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负相关.

    作者:胡宗华;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9例经手术镜下及病理证实为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行关节镜下病变切除术,术后未行放疗.结果 所有病例获随访12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下切除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特点.

    作者:凃峰;王皓;赵文斌;张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单极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912例,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68±36) min,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56.23±26.15)g.术中无大出血,发生TURS 1例,三角下穿孔3例,术后出血6例,无损伤尿道外括肌的永久性尿失禁,尿道狭窄18例.结论 在具备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德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硬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一次性手术取尽复杂性输尿管上段及下段结石的有效办法.方法 16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均在全麻下先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或肾盂结石切开取石,顺利置入D-J管后,再取截石位在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将下段结石完全击碎排出,将D-J管尾端拖入膀胱盘旋一周.结果 16例患者结石均无残留,手术时间(120±40) min.2个月后复查B超,肾集合系统分离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未见强回声结石影.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输尿管硬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能一次性取出结石,减少患者痛苦及减轻经济负担,是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程耿;刘绪堃;汪涛;万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行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和传统经腹手术切除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重度疼痛病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见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良好,盆腔未见异常.结论 改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行大子宫切除的疗效较佳,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炎症期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炎症期胆囊炎的临床处理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5例急性胆囊炎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手术成功(88%),3例中转开腹(12%),其中2例因胆囊与周围组织的出现粘连且难以分开而被动行中转开腹.结论 急性炎症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情况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但若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黄康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弥散成像技术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软组织恶性肿瘤和炎症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2例软组织包块患者,应用GEsigna 1.5T核磁扫描仪进行常规MRI检查和增强扫描,DWI采用SE-EPI技术,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或穿刺诊断,经病理结果或其他资料证实,对所有患者病变部位进行ADC值测量,并对ADC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共检测出软组织肿块45个,其中有32例经病理证实,其余10例患者结合其他资料得到证实.恶性肿瘤患者23例,其中脂肪肉瘤8例,纤维肉瘤7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3例,滑膜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均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包块,且周围边界不清晰,信号不均匀,未强化低信号区增强扫描无强化,DWI低信号.脓肿19例,其中细菌性脓肿9例,结核性脓肿8例,滑膜炎2例,均表现为肌间隙和关节囊长T1、T2信号,周围软组织明显肿胀,脓肿壁增强扫描均匀强化,而脓肿腔则无明显强化现象发生.脓肿在b值下弥散序列呈高信号15例,等信号4例;而肿瘤实质部分呈高信号19例,等信号4例.ADC值差异显著(t=4.28,P<0.05).结论 弥散成像技术能够结合常规序列帮助临床医生对软组织恶性肿瘤和软组织炎症性病变进行鉴别诊断,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创伤性治疗,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少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腹腔镜联合行输卵管宫角移植治疗女性不孕7例报告

    目的 探讨在宫、腹腔镜联合操作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的改良方法.方法 对7例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患者在宫、腹腔镜配合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术.结果 7例患者共11条输卵管全部在宫、腹腔镜操作下行子宫角移植,手术全部成功,无并发症,术后1个月经宫腔镜取支架管,吻合部生长良好,通水畅.3例于2年内成功怀孕.结论 宫、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宫角移植使得原本复杂的手术变得更加安全、简单,改变了宫、腹腔镜对近端输卵管真性梗阻无能为力的现状.

    作者:郭百兰;郭礼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硝酸甘油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胸、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48例,均行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采用气管插管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中以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BP、HR和CVP.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变化T2、T3与T1、T4比较,SBP、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支架过程中患者低SBP为(85.6±5.4) mmHg,MAP为(60.5±4.8) mmHg;HR为(65.6±6.4)次/min.全部患者顺利置人覆膜支架,术后苏醒平顺,均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低血压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安全有效.

    作者:甘务琼;唐培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传统超声乳化与扭动型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传统型超声乳化与扭动型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左)(罐)(碗)(暴).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60例(60只眼)Ⅳ~Ⅴ级核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扭动组,每组30眼.传统组用传统型超声行白内障乳化术,扭动组用扭动型超声行自内障乳化术.两组均采用11点透明角膜缘切口,3.2 mm kelmam乳化针头,比较两组超声乳化时间(UST)、累计释放能量(CDE)、术后第1天、1周、1月佳矫正视力(BVCA)、切口和中央角膜水肿程度.结果 两组UST和BV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扭动组CDE、切口和中央角膜水肿程度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硬核的白内障手术中,扭动型超声乳化手术效率更高,对角膜损伤更小.

    作者:宋强;卢林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东盟口腔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随着中国-东盟在医学教育方面合作的进一步推进,提高了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前来就读的东盟口腔医学留学生日益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口腔医学对东盟留学生的挑战更大.本文就东盟口腔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廖妮;周诺;戴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结直肠癌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应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25例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镇痛次数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转移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具有疗效良好、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小等优点.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临床研究(附72例病例报告)

    目的 探讨大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诊治的72例大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症13例(18.06%),其中切口感染7例(9.72%),切口裂开3例次(4.17%),肺部感染5例次(6.94%).平均住院时间48 d.随访65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1% (34/65)、32.31% (21/65)和16.92% (11/65).结论 提高对结肠癌合并闭袢性肠梗阻的认识,做好术前风险评估,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合理的术式,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军先;张磊昌;钟武;钟世彪;陈利生;高枫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