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最;黄固山;张华旦
目的 探讨分析经蝶手术治疗泌乳素型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治疗的34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肿瘤直径小于10 mm,患者的全切率和缓解率均明显高于直径为10~30 mm的患者,也高于直径超过40mm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侵袭性肿瘤患者的全切率和缓解率也均明显高于侵袭肿瘤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蝶手术治疗可有效治疗小型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对于直径超过10 mm的大腺瘤和巨大腺瘤来说整体效果相对不佳.
作者:韦树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血管内治疗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但其应用于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明确,尤其是其再次出血、复发和再通问题.本文就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等进行综述.
作者:胡北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因具有创伤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无体表瘢痕等优势而受到国内外腔镜及内镜医师的青睐.但术中、术后面临的感染、穿刺孔瘘、出血、腹脏器损伤等并发症不容忽视.本文就NOTES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及其防治措施作一综述,为医师临床应用NOTES时提供安全方面的参考依据.
作者:黄鹏宇;郭先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HD)与血液滤过(HF)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对中性粒细胞(PMN)活性的影响及对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 从180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观察比较这两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前、刚过透析器后、治疗结束后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活性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磷水平.结果 HF组治疗过程中NAP积分下降率均高于HD组,且以刚过透析器后积分的下降率为明显.HD组BUN、Scr、UA的下降率均高于HF组(P<0.05).两组血磷下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较HD更能改善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且以刚过透析器后的影响为显著.但HD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比HF更佳.
作者:房娴;周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完善,其在临床的应用渐渐普及.O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重复性好,已成为诊断和监测青光眼进展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青光眼的随访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秀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宫腔积脓致子宫穿孔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9例经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提示宫腔积脓并发子宫穿孔的患者,行剖腹探查术确诊为子宫穿孔,后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术后行有效抗生素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5.8 d(8~34 d).其中2例因腹壁切口感染行二期缝合,治愈出院.病理检查均为子宫化脓性炎症并子宫壁坏死、穿孔.术后腹腔脓液培养阳性,大肠埃希菌4例,厌氧菌3例,化脓性链球菌型1例,未培养出1例.结论 对高龄绝经后妇女腹痛伴发热确诊为宫腔积脓致子宫穿孔患者,手术是主要手段,术后有效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曾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推广,腔镜甲状腺手术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现总结国内外文献,综述各种术式的优势与不足,探讨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和术式的更新引起的相应并发症,展望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未来.
作者:谢文昆;黄俊;蔡小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的应用效果,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如期进行.方法 选择择期行微创手术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前口头告知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工具指导和规范术前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患儿术前禁饮禁食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100例患儿禁饮禁食成功率达到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中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指导护理活动,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小儿术前禁饮禁食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巧玲;黄莹;蒋雨秀;王静;黄萍;梁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肾镜下膀胱结石碎石取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26例经尿道肾镜下膀胱结石碎石取出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包括术前用物的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术中与医生的密切配合.结果 26例均一次碎石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5±5)mL,碎石时间15 ~4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25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6d,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尿道肾镜下膀胱结石碎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护理人员熟悉手术设备、精密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步骤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黄秀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血肿清除术后仍昏迷患者的监测价值及其在预后方面的指导意义.方法 外科ICU收治的因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且术后仍昏迷在ICU行监护治疗的患者40例,术后均未使用镇静药及肌松药且GCS评分小于8分及BIS值大于30,男26例,女1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分别入住ICU后予以常规脱水、营养支持、亚低温等治疗的同时,予以BIS监测,监测心率、血压、指脉氧、血糖等变化,护理干预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及RLS分级.结果 护理干预发现早期BIS平均值大于70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较BIS平均值小于50的患者明显缩短,其中部分早期BIS平均值小于40的患者一直未脱离呼吸机(预后极差或放弃治疗);监护治疗第3天8时BIS与RLS分级相关性分析说明BIS与RLS分级显著负相关;对监护治疗第3天16时BIS与RLS分级相关性分析显示BIS与RLS分级显著负相关;30 d后三组不同预后的患者的BIS平均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预后好转组的BIS平均值明显较无好转组及死亡组的BIS平均值高.结论 RLS分级与BIS值相关性良好,BIS值可以很好地反映患者脑功能的障碍程度,早期BIS监测值的平均水平的高低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利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85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治疗的患者,术中采用B超实时定位引导经皮肾穿刺,少数病例辅助X线进行通道确认,分别建立1~2个工作通道,同期或分期进行PCNL处理.术后统计通道建立数量,各期手术完成情况,总净石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5例患者共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105个,大多数通道为一期完成.其中每侧肾脏单通道80个,2个通道5个.Ⅰ期完成手术73例,其中两侧同期完成手术4例;Ⅱ期8例,Ⅲ期2例.术后辅助ESWL治疗6例,经1~3次治疗结石排净,总净石率91.5%.术后发现胸腔积液2例,气胸1例.无中转开放手术和并发周围脏器损伤及术后因肾脏大出血需动脉栓塞治疗病例.结论 超声实时引导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云最;黄固山;张华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8例患者,6例麻醉下手法复位,1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加后侧结构加固修复术,1例反复脱位后行翻修术.结果 8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半至5年,所有患者均无再发脱位.结论 脑血管意外后患者偏瘫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而假体位置安装不良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充分的手术准备及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率.
作者:郭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将行肝切除的80例病人,分入腹腔镜组(LH组)和开腹肝切除组(OH组),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的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及术后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切口长度、禁食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LH组明显小(少)于OH组(P<0.01);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O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术后出血1例,胆漏1例;OH组发生出血1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与OH相比,LH是安全的,而且创伤更小.
作者: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江文枢;黄玉斌;雷宇;蒙元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膝关节镜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氟比洛芬酯组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芬术尼组术后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氟比洛芬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手术后应用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在膝关节镜手术后推广应用.
作者:涂峰;张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125I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接受125I植入术的2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 26例患者顺利完成125I粒子植入,术后病情稳定,2~6个月随访无毒副反应发生,无粒子迁移、排出,22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1个月复查CT大直径缩小1/2者7例,缩小1/3者16例,3例无明显改变,在6~12个月随访中24人带瘤生存,2人死亡.结论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是治疗实体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积极的心理疏导,术中的紧密配合,严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成功和顺利恢复的关键所在.
作者:袁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老年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和开腹根治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老年患者72例.开腹组36例采用传统开腹根治术,腹腔镜组36例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为(48.03±34.87) 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42.45 +6.58)h,术后住院天数为(10.32±1.1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7%,开腹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1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右半结肠癌肿瘤的清除效果和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根治术的创伤小,安全性良好,术后康复快.
作者: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影响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因素.方法 对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同时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计算不同肌瘤大小、位置、类型的肌瘤消融率.结果 ①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消融治疗,术中均发生不适反应,但无需治疗,无不良后果.②肌瘤消融情况分析:消融前MRI检查显示32例患者大径≥10 mm肌瘤共132个,术后增强MRI显示其中91个肌瘤完全或大部分无强化.不同肌瘤类型及位置与肌瘤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瘤大小的肌瘤消融率不同(P<0.05).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方法,影响多发性子宫肌瘤能否完全消融的主要因素是肌瘤的大小.
作者:张璇;彭松;陈锦云;张瑞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护士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急救路径快速有效实施的作用.方法 选取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实施由急诊专科护士护理干预的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按常规护理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由急诊专科护士护理干预的急诊急救护理路径,保证了抢救快速有效进行,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及住院时间.
作者:李建芳;卢艳飞;粱琼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盲插型支气管堵塞器在困难气道患者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 经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的患者18例,于慢诱导保留自主呼吸情况下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暴露声门插入单腔气管导管,加深麻醉之后再经单腔气管导管盲探插入盲插型支气管堵塞器,经纤支镜定位后完成单肺通气.观察记录声门暴露满意度、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置入支气管堵塞器一次成功率及操作完成时间、单肺通气满意度.结果 GlideScope视频喉镜声门暴露满意度优16例(88.9%)、良2例(11.1%);气管内插管和置入支气管堵塞器均一次成功(100%);单肺通气满意度优16例(88.9%)、良2例(11.1%);置入支气管堵塞器操作完成时间3.8 min(2.8 ~4.4 min);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无低氧血症;无插管损伤及术后声嘶.所有患者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血氧饱和度正常.均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然后完成支气管堵塞器插管进行单肺通气.结论 GlideScope视频喉镜联合支气管堵塞器应用于困难气道病人开胸手术单肺通气安全有效.
作者:黄今肇;唐培佳;梁勇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以及膝关节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60例膝关节病变合并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应用关节镜对患者的膝关节内滑膜、软骨、韧带等进行局部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6 ~ 10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病变合并囊肿的效果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对患者危害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