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红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3.9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0)d和4.54%,低于对照组的(11.4±3.4)d和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碎石成功率,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髓核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65例患者,通过预约就诊、电话、信函、上门访问等方式,对患者腰腿痛缓解和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疗效评估,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短36个月,长60个月,其中3例疗效不佳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后治愈,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有进一步缓解的趋势.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06±2.11)分,术后1周、12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23.72±2.06)分、(24.15±1.96)分、(24.18±1.87)分,术前与术后各阶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JO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陆生林;白宇;庄小强;方旭;吴颖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切开后顺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后的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36例,其中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的原因有输尿管开口狭窄、输尿管开口难以辨认、输尿管下段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下段结石远端输尿管扭曲、医源性输尿管开口损伤、医源性输尿管黏膜脱套.36例患者逆行进镜失败后均采用开放手术行输尿管切开后顺行置入输尿管镜后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切口感染1例,术后需进一步处理残石1例,术中行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无输血、术后高热、周围器官损伤及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输尿管下段结石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后选择经小切口顺行置入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志华;邵卫兵;胡卫;林剑;易小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众多方法中,同步放化疗已由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在提高治疗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同步放化疗的主要研究热点为化疗方案、周期和强度的选择及放疗技术的改进.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放、化疗比较有所增加,但可耐受.
作者:石成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3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了解病人全身情况、饮食结构、心理状态,重点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术后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指导其护胆防石.结果 36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B超示结石取净率100%,术后6个月复查B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并且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相应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洁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术治疗46例儿童高位隐睾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46例高位隐睾患儿实施Fowler-Stephens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视术后康复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46例隐睾手术均获得成功,患儿心理状况稳定,本组病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血肿1例,睾丸萎缩1例.术后3~6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d.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术后康复指导是取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黄少华;周维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白介素6 (IL-6)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Ⅱ期肺癌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51例,对照组3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及IL-10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于术后6h、12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0水平于术后12 h、24h和48 h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恢复促/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缓解术后免疫损伤.
作者:何柳;周小青;梁丽梅;凌朝灵;王宁莉;黄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帕金森病(PD)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帕金森患者32例(PD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成人15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以双侧豆状核为感兴趣区行单体素1 H-MRS检查并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NAA/Cho)的值.结果 PD组症状不对称患者病轻侧豆状核NAA/Cr值较病重侧及对照组显著减少,CHO/Cr、NAA/CHO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豆状核左右侧NAA/Cr、CHO/Cr、NAA/CH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病重侧NAA/Cr及双侧CHO/Cr、NAA/CHO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组服用多巴胺类药物患者豆状核NAA/Cr、CHO/Cr、NAA/CHO值与首次诊断未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H-MRS可无创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豆状核代谢物改变,协助诊断帕金森病,其是否可用于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骆甜甜;王进;李向荣;任延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诊断为大肠癌患者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年龄、部位、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多表现为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和腹部包块等;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以40岁以后检出率逐渐增多,60~ 69岁及70~79岁为高检出率年龄段;直肠是大肠癌多发部位;结肠镜下表现为隆起型225例(68.6%)、溃疡型71例(21.6%)、浸润型32例(9.8%);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多.结论 结肠镜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直肠黏膜的病变状况,结合活检病理诊断,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对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月萍;蒋健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应用三维导航引导行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后椎体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51例骨质疏松患者,实验组28例于三维导航引导下应用骨水泥行椎弓根钉的椎体强化;对照组23例,术中C型臂X光机监视下应用骨水泥行椎弓根钉的椎体强化.术后2周内复查X线片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内固定物有无松动、骨水泥有无渗漏.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腰痛及下肢神经压迫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复查X线片实验组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的松动、脱出或骨水泥周围渗漏,仅1例静脉渗漏;对照组患者发现1例螺钉松动,5例骨水泥渗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维导航引导下对骨质疏松患者行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可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脱落,并确保无骨水泥渗漏,是一种理想的脊柱手术方法.
作者:吕浩然;杨进顺;黄彦;赵玉;吴登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患者因术中剥离面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开腹手术组均顺利完成.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罗库溴铵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B组(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快诱导插管,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2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停药.B组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复合吸入1.3 MAC七氟醚,经阴道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B组术中七氟醚吸入时间为(83.6±12.4)min.术中采用TOF-WatchSX加速度仪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神经肌肉功能,术中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维持肌松.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罗库溴铵经阴道手术时期的使用量、患者的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及有无术中知晓、躁动等不良情况发生.术中由手术医生对子宫松弛度进行评级,术后根据对手术医生单盲问卷调查评估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结果 A组经阴道手术时期罗库溴铵使用量为(14.6±4.2)mg,B组为(8.2±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子宫松弛度分级明显低于B组(J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应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全凭静脉麻醉,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预见性复合吸入七氟醚,是快通道麻醉值得推荐的一种麻醉维持方法.
作者:黄获;冯继峰;郑剑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宫外孕破裂出血行腹腔镜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通过做好物品准备、患者心理护理、仪器设备的安装、手术配合、术中监测、术后交接工作,配合医生完成45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及术中自体血回输工作.结果 成功为45例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共计68 100 mL,回输过程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手术过程顺利,切口Ⅰ期愈合,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熟悉血液回收机的使用原理,熟练掌握腹腔镜使用和血液回收机的安装方法,提前做好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注意观察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各种意外,做好监测及术后病人的交接,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及自体血回输工作.
作者:李若琳;黄燕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滑膜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收治的63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以膝关节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32例,以疼痛为主者为23例,两者均有者8例.术前均经体格检查、DR、MRI及其他化验检查,排除肿瘤、结核及其他严重损伤.常规关节镜检查后行滑膜切除术.结果 结合术中镜下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本组63例中,创伤性关节炎24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骨性关节炎16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滑膜软骨瘤病4例.本组病例术后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半,平均为1年3个月,54例评定为优良(85.7%).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郭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功率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进行断指再植病例46例共计48指,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再植手术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包括病室环境管理,严格禁烟,绝对卧床,再植指温度的保持,疼痛的护理,指端血液循环的观察,输液的管理,预防便秘,心理疏导,功能锻炼.结果 48例断指再植患者中39例患者恢复良好,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有9例发生血管危象,发现后立即给予去除病因,使用肝素钠等药物治疗,2例行手术探查和放血治疗,4指坏死,成活率为91.7% (44/48).住院期间无便秘、缝合口感染等发生.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舒适的环境、疼痛护理、再植指温度的护理、病情的严密观察是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苏燕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辐照促进剖宫产术后恶露结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60例剖宫产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低强度超声辐照组和对照组.两组内再分别将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BMI和产后初始宫高分成不同的层次,比较两组间各因素下血性恶露和浆液性恶露持续时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产妇年龄≥30岁、妊娠次数≥3次、BMI 25~ 30 kg/m2、产后初始宫高< 20 cm,剖宫术后进行低强度超声辐照,恶露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妊娠次数、BMI和产后初始宫高均不同程度影响低强度超声辐照后恶露持续时间.
作者:周文;陈锦云;唐枭栩;胡亮;陈文直;邹建中;陆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普外科、眼科及骨科行甲状腺、乳腺、腹外疝、白内障、翼状胬肉和骨折内固定装置等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前组(即对照组402份)和干预组(实验组1 996份),进行目标监测,多部门、多专业联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等,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 996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使用抗菌药834例,使用率41.78%;用药频次前三位的是:五水头孢唑啉410例(52.03%)、头孢呋辛254例(32.23%)、头孢替安18例(2.28%);单一用药829例(99.4%),二联用药5例(0.60%);术前0.5~2.0 h给药640例,术前给药时机合理率76.74%;疗程合理615例,用药疗程合理率73.74%.结论 围术期用药日趋合理,多科堂联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安全、有效,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选用性价比高的抗菌药物,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滕凤兰;于先合;陶红;简鸿琇;陈高勇;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对160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术前护理和术后病情观察及康复训练,研究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结果 160例患者手术时间50~ 125 min,平均91 min,切口均一期愈合.出院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采取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62分,终末随访93分,患者均无感染、无粘连、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达到0°~ 120°.患者下蹲和屈曲活动良好,平路行走、上下楼梯关节活动无受限,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膝关节镜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多学者认为手术过程中心肌保护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脏不停跳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本文就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做一综述.
作者:钟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术中的护理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66例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在66例中有58例明确诊断,6例取材不佳无法明确诊断,2例不能配合穿刺失败,5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气胸、3例肺部少量出血.结论 术前充足的准备,术中的紧密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袁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