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革文;覃智标;黄瑞旭;赵书晓;黄新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高,而其中又以胸椎结核较为常见,其危害大,致残率高[1].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脊柱结核的重要手段[2].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经胸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的手术方式,对26例多节段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患者进行治疗,并在围术期对患者实施正确、优质的护理服务,临床疗效明显,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邓英丽;潘金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以建立通畅的血管通路为目的,操作较简单,使用方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血液透析、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病人.CVC有很多优点,但留管期间也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如血栓形成、感染、静脉炎以及导管堵塞、移位、断裂等,早期观察有无并发症并积极采取处理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总结CVC常见并发症,探讨超声随访的价值.
作者:罗浩;张勤波;罗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技术操作要点与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腹腔镜下应用两种不同方式高位结扎疝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3例,分为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两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技术操作要点与术后疗效.结果 63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直接缝合法33例,手术时间10~40 min,平均25 min;导引针缝合法30例,手术时间10~45 min,平均22 min.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疝囊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直接缝合法更需要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作者:黎明;钟先荣;杨奕;蒋英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2%[1].由于其发病率高,并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我科行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发生异位妊娠1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忠;韦林;赵军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意外受孕或人工流产率增高,妇科疾病尤其是盆腔炎发病率不断增多,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够彻底,常可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1],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影响到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引起不孕.我院应用北京市威力恒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VLH-D盆腔炎治疗仪治疗4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禤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骨瓣减压术用于重症颅脑疾患,尤其是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也会影响预后.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徐育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内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佳方案.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52例,分为内镜组和常规组,内镜组采取内镜治疗,常规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内镜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老年ACST患者时,应首选内镜治疗的方式,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仕青;袁超杰;甄杰生;廖纯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导尿和留置导尿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各科经常遇到的一项护理工作,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者及危重患者.本文就导尿及置入尿管与护理、导尿及留置导尿管与护理、导尿及留置导尿管并发症与预防等综述如下.
作者:陆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易致流产、早产等危险,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而保证术中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是麻醉医师的重要责任.目前,国内外关于妊娠期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文献报道很少,临床上经验欠缺.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行6例妊娠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林;冯梅;蒋宗滨;冼海燕;陈丽妮;黄子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自身诊疗领域不断拓宽,内镜术野更从消化腔内穿越管壁延至浆膜腔内外,体现在传统内镜技术(内镜黏膜切除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技术等)到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atural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的变革,由此模糊了消化内外科界限.而经黏膜下隧道内镜技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technique)的出现,正在加速地缩短了上述进程.
作者:施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鼓膜穿孔是临床耳科常见体征,多由外伤或者炎症引起,可致听力下降,或引起中耳感染.2008年 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1例(21耳)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患者行耳内镜下自体耳后脂肪压片内植修补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业武;黎国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1],随着术者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巧不断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正逐步扩大.但LC术并不能完全消除手术相关并发症,甚至其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开腹手术[2].为避免一定的并发症,必要时中转开腹手术治疗,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12年8月共行LC手术共615例,其中中转开腹手术治疗16例,中转开腹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进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疗效肯定.但如果病例选择不当或者术后处理不及时,可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其中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衰竭、肝癌破裂、肾衰竭、胆囊动脉栓塞、急性胰腺炎等.我院在TACE术中发生胆囊动脉误栓1例,报告如下.
作者:潘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脐疝是小儿常见病,尤其黑人儿童更常见[1~3],但是小儿脐疝嵌顿临床上很少见,如果诊治不及时会导致肠绞窄坏死甚至威胁患儿生命.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笔者在中国援尼日尔共和国医疗队工作点马拉迪省医院工作,共收治本病16例,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作者:杨洪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输尿管结石患者248例,ASA 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选择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腰麻给药为0.5%等比重布比卡因7.5~8 mg,上、中段结石患者给药为10~12 mg.麻醉前快速静脉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500 mL,腰麻给药同时复方乳酸钠500 mL+麻黄碱10 mg持续静脉输注(约30 min).观察麻醉效果,记录腰麻后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平稳,无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结论 CSEA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
作者:唐培佳;林冬生;谭冠先;梁勇升;徐月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指分娩结束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1].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的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的切口裂开或感染、术中血管结扎不良或结扎线脱落等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近年随着剖宫产的增加,产后大出血有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2,3],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同期住院分娩的0.31%~2.11%,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黎显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加臭氧注射结合颈舒松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加臭氧注射结合颈舒松治疗颈椎病患者75例,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并计算优良率.结果 射频消融加臭氧注射结合颈舒松治疗的颈椎病优良率达到86.6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加臭氧注射结合颈舒松治疗颈椎病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郑华斌;欧阳永亮;伍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经导管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硬化治疗富血供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富血供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和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栓塞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术后1周复查肝功能显示:ALT、AST、TBIL及IBIL水平较治疗前增高,给予护肝治疗2周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增强CT,见血管瘤增强效应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血管瘤术前平均直径(6.74±2.16)cm,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直径分别为(5.74±1.34)cm 和(3.15±0.90)cm(P<0.05).患者术后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硬化治疗富血供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惠本军;李国均;陈东民;凌冰;蔡明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自发性气胸多是肺大疱破裂的表现,是胸外科常见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肺大疱切除术是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手术方式[1],国内外多采用三孔操作,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报道较少.我院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采用单操作孔VATS肺大疱切除术及胸膜粘连术治疗自发性气胸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清柏;袁天柱;李伟;向敏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食管癌患者Ⅰ期4例,Ⅱa期10例,Ⅱb期5例均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行颈部胃食管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5年及以上4例,3~5年8例,0.5~3年3例,4例在术后出现死亡,其中2例因癌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 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具有术后康复快、微创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早中期食管癌及心肺功能差的患者.
作者:吴军;杨小平;莫绍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