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腔炎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及护理

禤丽萍

关键词:盆腔炎治疗仪, 慢性盆腔炎, 护理
摘要:慢性盆腔炎为妇科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意外受孕或人工流产率增高,妇科疾病尤其是盆腔炎发病率不断增多,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够彻底,常可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1],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影响到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引起不孕.我院应用北京市威力恒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VLH-D盆腔炎治疗仪治疗4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致输尿管长段撕脱的应对措施和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肾脏游离下降术+膀胱瓣代输尿管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 输尿管镜致输尿管长段撕脱后采取肾脏游离下降术+膀胱瓣代输尿管术,联合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将患侧肾脏游离后下降4 cm左右,再将膀胱向患侧上提固定后斜取膀胱瓣可从容修复长约15 cm输尿管缺损.术后电解质、尿素氮、血肌酐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1年复查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脏显影良好,未发现肾功能损害现象.结论 对于输尿管镜引起的医源性输尿管长段缺损,采用肾脏下降术结合膀胱瓣代输尿管联合治疗,完全能够修复长段输尿管缺损,恢复输尿管的连续性,保存患侧肾功能.该术式是一个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作者:毕革文;覃智标;黄瑞旭;赵书晓;黄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动脉栓塞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进展

    晚期产后大出血是指分娩结束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出血[1].宫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的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的切口裂开或感染、术中血管结扎不良或结扎线脱落等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近年随着剖宫产的增加,产后大出血有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2,3],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同期住院分娩的0.31%~2.11%,是产科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黎显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耳内镜下耳后脂肪压片内植修补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21例临床体会

    鼓膜穿孔是临床耳科常见体征,多由外伤或者炎症引起,可致听力下降,或引起中耳感染.2008年 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对21例(21耳)鼓膜紧张部中小穿孔患者行耳内镜下自体耳后脂肪压片内植修补术,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业武;黎国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异位妊娠1例报告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2%[1].由于其发病率高,并有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危险,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早期并发症.我科行腹腔镜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后发生异位妊娠1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忠;韦林;赵军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coronary lesions,BCL)越来越多,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15%~20%[1].分叉病变主要是由于分叉部位存在较高的剪切力和涡流,易造成冠脉内膜的损伤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目前PCI领域的难点之一,随着对吻球囊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提高,分叉病变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可能因手术时间而引起各种心血管事件.

    作者:蒋芳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常规腔镜器械经腋窝入路单孔甲状腺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腋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行经腋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53例,甲状腺单侧占位,占位直径15~50 mm,平均直径37.4 mm,沿皮纹于腋窝顶部做25 mm切口,置入自制操作通道,放置1个10 mm观察孔和2个5 mm操作孔,使用超声刀切除单侧大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结果 51例顺利完成经腋入路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顺利完成单孔手术时间83~175 min,平均112 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10.2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3.1 d,术后病理24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为甲状腺腺瘤,5例为甲状腺癌,其中4例术后追加根治手术,1例予内分泌治疗.术后2例出现局部积液,无气管、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经2~20个月随访,美容评分为8.6分,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经腋窝入路单孔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无需特殊器械,手术安全可行,但需选择恰当的病例.

    作者:黄俊;蔡小勇;江文枢;陆文奇;黄玉斌;黄飞;靳小建;宴益核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CSSP)病灶清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行经阴道CSSP病灶清除术及子宫修补术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无大出血、膀胱或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50~90 min,术后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在一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结论 经阴道CSSP病灶清除术用于治疗CSSP安全、有效、侵入性小、手术时间短且出血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莫小亮;蒋晓莉;孙燕;覃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导管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硬化治疗富血供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经导管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硬化治疗富血供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富血供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硬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和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以及栓塞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术后1周复查肝功能显示:ALT、AST、TBIL及IBIL水平较治疗前增高,给予护肝治疗2周后各项指标逐渐下降,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增强CT,见血管瘤增强效应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血管瘤术前平均直径(6.74±2.16)cm,术后3个月、6个月平均直径分别为(5.74±1.34)cm 和(3.15±0.90)cm(P<0.05).患者术后未出现胆囊坏死、胆管狭窄和肝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肝动脉超选择性栓塞硬化治疗富血供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惠本军;李国均;陈东民;凌冰;蔡明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技术操作要点与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腹腔镜下应用两种不同方式高位结扎疝囊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3例,分为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两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技术操作要点与术后疗效.结果 63例患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直接缝合法33例,手术时间10~40 min,平均25 min;导引针缝合法30例,手术时间10~45 min,平均22 min.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下直接缝合法与导引针缝合法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疝囊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直接缝合法更需要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作者:黎明;钟先荣;杨奕;蒋英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脑挫裂伤,发生脑水肿、急性硬下血肿、恶性颅内高压,病情急,发展快,伤情重,死亡率达17.6%~41.7%[1],尤其是急性特重症的病例死亡率高达50%~80%[2],致残率高,总体预后差[3].其死亡原因是脑疝晚期和恶性颅内高压.手术减压不但清除血肿和脑挫裂灶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而且可中断由于颅脑损伤本身所导致的恶性病理过程.

    作者:韦祖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治疗上睑内翻倒睫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上睑内翻倒睫好发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以往手术方式多为在睑缘上约2 mm处作睑板锲切除或切断,缝合后改变上睑缘垂直方向角度,从而改变睫毛的方向以解决内翻倒睫问题.但这种术式会切断部分睑板腺导管,导致术后部分病人因分泌脂质不足而出现眼干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利用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改变睑缘及睫毛的方向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具有手术简单、无并发眼干问题等优点[1].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对21例36眼进行治疗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梅;黄敏;林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34例临床分析

    大骨瓣减压术用于重症颅脑疾患,尤其是并发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也会影响预后.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徐育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自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为32例胃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5岁,手术时间4~5 h,术后均无腹腔出血、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20 h,术中出血20~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6 d.

    作者:纪建波;郑伟;冯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单极电凝钩腹腔镜脾切除术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应用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病人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4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5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住院4~9 d,平均6 d.结论 应用单极电凝钩行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费用低,适用于医疗设备简陋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钟先荣;李振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方式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应用的差异.方法 将40例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全凭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传统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组(P组).S组予七氟醚吸入诱导,入睡后置入喉罩,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以七氟醚吸入维持.P组予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机控呼吸,术中予丙泊酚维持.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BP、HR、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及术中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喉罩置入时(气管插管时)及麻醉后患者苏醒拔管时BP、HR均低于P组(P<0.05),拔管时间短于P组,拔管5 min后OAA/S评分高于P组.(P<0.05).结论 喉罩下全凭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与传统的插管静脉麻醉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

    作者:胡国华;陈录平;王剑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拟行短小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T组)和丙泊酚组(P组).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8 mg/(kg·h)+瑞芬太尼0.2 μg/(kg·min)持续泵注,T组吸入七氟烷1.5%~2.5%+瑞芬太尼0.2 μg/kg·min持续泵注.观察两组诱导前(T0),术中、术后(T1、T2、T3)的HR、SBP、DBP、MAP,苏醒时间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HR、SBP、DBP、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T组麻醉后各时点(T1、T2、T3)的HR比麻醉前(T0)的HR明显降低(P<0.05),P组拔管后10 min(T3)的SBP、MAP比麻醉前(T0)的SBP、MAP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两组均可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七氟烷组术后苏醒快,心率慢,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麻醉可控性更好.

    作者:冯燕春;谢闵仲;宁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输尿管结石患者248例,ASA 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选择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穿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腰麻给药为0.5%等比重布比卡因7.5~8 mg,上、中段结石患者给药为10~12 mg.麻醉前快速静脉输入复方乳酸钠溶液500 mL,腰麻给药同时复方乳酸钠500 mL+麻黄碱10 mg持续静脉输注(约30 min).观察麻醉效果,记录腰麻后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 全部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平稳,无低血压及心动过缓发生.结论 CSEA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手术.

    作者:唐培佳;林冬生;谭冠先;梁勇升;徐月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亚甲蓝混合罗哌卡因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混合痔术后使用亚甲蓝联合罗哌卡因注射液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术后采用亚甲蓝混合液肛周注射)和药物对照组(术后服用盐酸曲马多)各50例.采用VAS疼痛评分表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时的疼痛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结果 亚甲蓝混合液治疗组镇痛效果和尿潴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甲蓝配合罗哌卡因对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能避免亚甲蓝注射后引起的灼热痛感觉,能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情况.

    作者:刘贺;王亮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附6例报告)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易致流产、早产等危险,必须进行手术治疗,而保证术中孕妇及胎儿的安全是麻醉医师的重要责任.目前,国内外关于妊娠期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文献报道很少,临床上经验欠缺.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行6例妊娠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林;冯梅;蒋宗滨;冼海燕;陈丽妮;黄子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食管癌患者Ⅰ期4例,Ⅱa期10例,Ⅱb期5例均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行颈部胃食管端侧吻合.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均获随访,术后生存时间5年及以上4例,3~5年8例,0.5~3年3例,4例在术后出现死亡,其中2例因癌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 非开胸食管内翻剥脱术具有术后康复快、微创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早中期食管癌及心肺功能差的患者.

    作者:吴军;杨小平;莫绍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