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贺长斌;李林

关键词:食管异物,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 三维重建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25例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低剂量MSCT轴扫及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疗中的价值.结果 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5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鸭骨、鱼骨;7例钡棉透视、5例食管镜检阴性;低剂量MSCT轴扫加三维重建均清楚显示异物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 低剂量MSCT轴扫加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高,可清楚地评价异物形态、位置、食管损伤程度、异物与食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并发症等,同时可大限度地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在食源性食管异物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5例临床体会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常见的急腹症.阑尾炎的传统治疗是开腹阑尾切除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目前大部分阑尾切除术可以通过腹腔镜完成,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也经历了四孔法、三孔法、二孔法、经脐单孔法等术式的演变[1].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经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对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手术前后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方法 将5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组)与传统手术组(T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1d、术后8h、24h、48 h外周血CRP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hCRP均明显高于术前,并且传统手术组高于腹腔镜组;术后24h,腹腔镜组已经下降,而传统手术组仍然高于术前;术后48 h,两组血清CRP回落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引起CRP的变化较小,故对患儿机体的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杨桦;吴鸿根;吴东波;邓洪强;黄红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腕关节外伤的螺旋CT诊断分析

    腕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中间关节和下尺桡关节,三个关节总称为腕关节,是人体结构中复杂的关节.腕关节外伤在临床上非常多见.X线平片由于有良好的空间分辨能力,是腕关节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多个投照体位上都会有骨质的重叠.而螺旋CT扫描技术发展已非常成熟,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能力,而且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能很直观地看到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对避免误诊和漏诊有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收治的X线片不能明确诊断腕骨骨折或怀疑存在多块腕骨骨折的27例腕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创建下肢重建外科的微创医学理念

    人类与猿猴类动物的根本区别是直立行走,其他如语言、智慧、情感等都是在双下肢直立行走的基础上产生的.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足母)外翻、平足症等许多下肢疾病乃是人类所独有.左右腿交替迈步行走,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发育成熟的成年人由于腿的长短、粗细、比例不一、腰椎与臀部结构的细微差异,生存环境、性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物种的独特行走方式.下肢的解剖部位从骨盆到足趾,行走、跑跳运动涉及全身每一块肌肉、血管、神经、淋巴、关节与相应部位的皮肤,因此下肢是复合组织,行走跑跳是全身运动.

    作者:秦泗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观察研究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方法 开腹行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在BIS监测下以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Ⅱ组仅以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导恒速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诱导.记录入室静卧10 min(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3min(T4)、5min(T5)的HR、SBP、DBP;并测定上述时点血糖(Glu)及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变化.结果 T1、T2时两组HR、SBP、DBP明显低于T0时(P <0.05);T3、T4时Ⅰ组SBP、DBP明显低于Ⅱ组,HRⅡ组明显快于Ⅰ组(P<0.05);T2时两组Cor浓度明显低于T0时(P<0.05),T3、T4时Ⅱ组Cor浓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应用于开腹行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能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降低插管应激反应,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作者:刘小青;马利;黄中华;胡彦艳;包延丽;梁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合并脓肾的护理观察

    脓肾又名肾积脓,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肾化脓性感染,以上尿路结石引起梗阻、继发感染为常见,肾组织广泛性破坏,致使全肾形成一脓囊而功能丧失,严重者需行脓肾切除[1].以往对结石合并肾积脓的治疗多是先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手术取石,主要是为了预防脓肿扩散导致败血症.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术后出现败血症的报道[2].随着微创手术发展以及高效碎石技术的不断改进,使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合并脓肾成为可能.我科从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36例结石合并脓肾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Ⅰ期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燕芳;王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与管理

    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1].参加手术人员因外科手消毒方式不正确或不彻底,可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手术感染[2].实习护生是医院的一类特殊群体,其外科手消毒的执行情况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我院是教学医院,每年都有来自不同护理院校的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我科属特殊区域,要求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及带教下上台参加手术配合,为了解实习护生的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我科与院感科配合,先后分6批对实习护生进行了外科手消毒调查取样,旨在为寻找相应的带教及监督管理方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敏玲;苏庆娇;骆如香;陈云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5例,比较B超和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异常子宫出血,复发率为0.8% (1/12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70.4% (88/125),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为94.4%(11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高,出血少,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雪勤;林秋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比较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手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手段.随着泌尿外科器械的不断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也已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的基础上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作为PKRP组与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黄芸新;杨玉群;黄文容;朱小婷;韦华清;张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液囊空肠管在晚期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1].液囊空肠导管是近年来用来代替胃管的一种治疗导管[2].许多食管癌病人,因错过治疗时机而选择保守治疗,或因手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出院后由家庭管饲进行营养支持,由于对管道的护理不当,经常出现管道脱落、堵塞现象,重新插管的难度和风险均很大.我们采用液囊空肠导管来代替胃管来解决这一难题.

    作者:邱小青;吴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也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人工流产率呈显著上升态势,从而导致我国女性出现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达2%[2]并持续升高.当发生异位妊娠时,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及继发感染的关键,若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有可能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受到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因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如无明显停经史、无阴道流血),容易导致误诊.因常规腹部超声局限性,我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秋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腹式组比,阴式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但腹式组剔除肌瘤数量较多、重量教阴式重,盆腔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阴式具有创伤小、无瘢痕、术中出血少、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但腹式适应证更为广泛.

    作者:曾小燕;宋秀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指不合并主动脉夹层,而单独出现的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SISMA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国内外报道病例较少.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报道明显增多,现复习相关文献,对SISMAD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左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卵巢肿瘤腹腔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妇科卵巢肿瘤治疗一直以手术为主,传统的方法有良性卵巢肿瘤经腹卵巢囊肿剥除术、附件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恶性卵巢肿瘤行开腹手术分期和进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传统开腹手术切口大、出血多、住院时间长、恢复慢.近20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许多学者对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分期、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也进行了临床研究,证明应用腹腔镜手术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效果[1,2],并显示出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吴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信息化技术在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中的作用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而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其中外科患者比例高达9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美英发达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5%[2].卫生部从2003年至今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12个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文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特别是2012年8月1日施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被称为史上严厉的抗菌药物管理法规.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使抗菌药物监管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现就国内外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监测管理的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庞才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农民工尘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突然、症状重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农民工尘肺1 183例,其中35例在我院住院期间并发自发性气胸,经过及时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均缓解,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耘;黄坚芳;林慧玲;林锦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镜下经软性异物防护套取锐性异物的配合体会

    内镜是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首选处理方法,软性异物防护套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协助胃镜下行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附件,在锐性异物取出过程中能有效保护食管[1],目前尚未推广应用.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成功应用12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小16岁,大75岁;异物嵌顿的位置见表1.

    作者:韦荣芬;于冰;李信;吴长亮;梁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应激反应轻、机体扰乱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在成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在幼小儿童中的应用尚未普及.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人工气腹和手术体位特殊,可导致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生理改变,加之小儿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给术中管理带来许多困难.目前,人工气腹首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O2),气腹可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加(高碳酸血症)和腹内压(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增高,由此可导致一系列生理改变,本文就围术期CO2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输尿管镜治疗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不留置双J管的探讨

    目的 总结小儿输尿管镜治疗简单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不留置双J管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60例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用狼牌WOLF、工作直径4.5/6.5Fr的小儿输尿管镜行输尿管下段气压弹道碎石术,A组32例不放置双J管,B组28例均放置F7双J管,两组术后5d内均静脉滴注间苯三酚,口服尿石通及双氯芬酸钠片.结果 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后2周活动时腰腹痛、血尿发生率、尿急尿痛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周后输尿管无石率两组均为100%.结论 小儿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简单成人输尿管下段结石,可不留置双J管,而且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工作及学习,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邱光进;冯振华;黄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滤器置放预防及治疗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滤器置放在预防与治疗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该院11例导管相关性U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彩超及静脉造影确诊.应用抗凝、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置管溶栓等治疗.结果 本组11例UEDVT患者均拔管成功,术后均未发生急性肺栓塞,随访2年,1例死于原发肿瘤,其他10例均无栓塞后综合征、滤器相关性并发症等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对导管相关性UEDVT患者,只要掌握滤器置放指征、手术技巧、器材选择等,能够有效防止急性肺栓塞,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

    作者:易小宇;余雷;刘智勇;覃汉德;冯智博;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