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建军

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外科
摘要:自1987年法国Phillipe Mouret医师首次施行人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腹腔镜技术就以其创口小、康复快、痛苦轻、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迅速在世界各地得以传播并发扬光大.我国腹腔镜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并得以迅猛发展,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腹腔镜技术已由当初的胆囊切除扩展到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腹腔镜在胆道外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腹腔镜胆囊手术、肝外胆管结石手术已被广泛接受,但是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有些方面比如在肝内胆管结石、高位胆道疾病等应用方面仍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约20%~30%[1].其传统手术方法是开颅直接行动脉夹闭,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血管内栓塞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具有微创、损伤小等优点.我院自2009年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后康复指导及随访护理

    巩膜外冷凝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我们在玻璃体手术中采用手术显微镜联合广视野镜倒像装置系统直视下巩膜外顶压并冷凝视网膜裂孔的操作方法,治疗效果满意.术后通过实施全面正确的健康指导,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功能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朝晖;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宫角妊娠的手术技巧

    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妊娠,临床上发病率较低,仅占异位妊娠的2%~4%[1].宫角妊娠若发生破裂,将引起致命性的腹腔内大出血和休克.以往对宫角妊娠的治疗是采用开腹行子宫角楔形切除或者行全子宫切除术.我科于2005年7月至2013年2月采用腹腔镜下宫角妊娠部位荷包缝合法治疗宫角妊娠妊娠25例,均成功治愈,无1例中转开腹和扩大手术范围,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丹;赵仁峰;胡晓霞;陈昌益;刘妮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外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已成为治疗肾结石的主流术式,其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预后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然而,术后仍有27.6%的患者发热,11.2%~25.5%的患者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了解发热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有利于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出现术后发热38例,经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黄芸新;杨玉群;黄燕华;朱桂英;黄文容;朱小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80例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该院实施经阴道手术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脏器损伤或中转开腹情况,患者出血量为50~550 mL,手术时间为40~78 min,平均(48.5±8.5)min,术后预后良好,术后12~24 h内可下床自由活动,在15~31 h后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2±1.2)d;术后2个月切口愈合良好,在随访中有9例患者再次子宫妊娠,其中2例患者在足月后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足月顺产4例,另3例患者行人工流产术结束妊娠.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可行的,其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作者:阮艳;王润;欧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肝圆韧带修补严重水肿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圆韧带修补严重水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行腹腔镜肝圆韧带修补严重水肿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胃窦部穿孔8例,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24例,手术时间为30~60 min,平均50 min,住院时间为7~12 d,平均8 d;3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明显并发症,其中有27例于术后6~8个月行胃镜检查发现溃疡愈合.结论 腹腔镜下利用肝圆韧带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牢靠,可以作为腹腔感染较重、大网膜不能利用等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韦世壮;刘锦新;冯关荣;朱茂光;孙兴;韦昭懿;苏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部CT平扫中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技术的剂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胸部扫描中,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的检查剂量.方法 对200例胸部CT平扫病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自动毫安技术(A组),另一组采用智能毫安技术(B组),用同一台设备进行检查,两组检查参数一致,只是毫安调节方式不同.结果 两组病人的平均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扫描长度具有可比性;A组的CT剂量指数(CTDI)值为(10.14±1.85)、B组CTDI值为(8.56±1.55)(P<0.01),A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为(292.81±77.64),B组DLP值(273.93±53.0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GE Lightspeed VCT来说,智能毫安技术比自动毫安技术对降低胸部CT扫描剂量更有优越性.

    作者:黄恒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悬吊法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镜下找到阑尾对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10号丝线的大三角针,穿三角针10号丝线的一段留置腹腔外,穿刺针引过靠近阑尾系膜缘无血管处结扎阑尾,腹壁外提拉丝线,用血管钳固定悬吊阑尾.常规采取顺行或逆行法切除阑尾,后使用标本袋随脐部单孔操作平台一起取出.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32~92 min,平均45 min.术中追加多孔途径4例.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及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4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穿刺孔疝、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或慢性窦道形成.结论 阑尾腹壁悬吊法降低了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难度,改善了手术视野显露,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单孔腹腔镜技术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晓峰;阮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包皮环扎术治疗儿童包茎的体会

    包皮龟头炎大都是发生于未行包皮环切术的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其炎症可引进尿路刺激征、龟头瘙痒及阴茎肿痛,如反复发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尿道外口狭窄及成年人阴茎癌.儿童因卫生观念差及包茎,不能配合清洗包皮内板及龟头,易导致包皮龟头炎.既往常规采用包皮扩张分离术或行包皮环切术,但患儿行包皮扩张分离术后因疼痛仍不能配合清洗及不能主动手法翻转包皮,故仍然容易复发;包皮环切术因术后并发症多及常因术后须换药及拆线引起的疼痛而使患儿及家属不易接受.我科采用包皮环扎术治疗有症状及并发症的儿童包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并发症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1].股骨转子间骨折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经过临床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往往伴有慢性内科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首选手术治疗,一般应用内固定方式来稳定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PFN)属于髓内固定的一种,动力髋螺钉固定(DHS)属于髓外固定.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DHS和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发现PFN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DHS,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永生;黄善武;李加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42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42例,行一期取石38例,因合并肾积脓行二期取石4例,合并肾结石5例,合并肾积脓4例,取净率100%,手术时间为40~120 min,平均90 min,肾造瘘管放置3~7 d,平均5 d.住院时间7~12 d,平均8 d,无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具有创伤少、住院时间短、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曹水原;曾隆桂;陈振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膀胱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下尿路梗阻的患者,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症易并发膀胱结石,微创处理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发展趋势.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应用微创经皮膀胱钬激光联合负压吸引碎石取石术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结石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美达;李柏均;廖炳仕;欧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胎心监护仪在精神疾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仪在精神疾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心率和子宫收缩频率同步描记,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连续变化.结果 951例精神疾病孕妇中,正常分娩104例,行剖宫产847例,剖宫产率为89.1%.胎心监护发现潜伏期频繁早发减速105例、严重迟发减速86例,频繁变化减速95例、混合减速71例、基线平直伴迟发减速37例,共397例胎儿宫内窘迫,经吸氧、改变体位、纠正酸中毒等措施,胎心改善后剖宫产361例,阴道分娩36例,新生儿窒息12例.无围产儿死亡病例.结论 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精神疾病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及早终止妊娠,以解除胎儿在宫内缺氧的高危环境,确保母婴的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赵雪春;黄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Mehara Ⅰ型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分析

    掌侧Barton骨折是指波及掌侧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同时合并腕关节的掌侧脱位或半脱位.Mehara等[1]通过影像学将掌侧型Barton骨折分为三型,Ⅰ型:楔形骨块完整而且较大,骨折块有移位;Ⅱ型:楔形骨块粉碎,有移位;Ⅲ型:楔形骨折块较大,有移位,且近端有一块横行骨皮质碎块.由于掌侧Barton骨折为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难以有效复位及固定,易造成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从而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产生[2].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已成为掌侧Barton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MeharaⅠ型掌侧Barton骨折16例,全部采用C臂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洲;蒙梁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前内侧入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的42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的整体功能进行评估,通过体格检查了解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过1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年.5例残留前抽屉试验阳性,前移0.5 cm;2例Lachman试验阳性,前移0.5 cm左右;所有病例轴移试验阴性;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6例,良6例,优良率达100%.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 前交叉韧带断裂解剖重建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过顶位重建,经前内侧入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能准确地将股骨骨道置于前交叉韧带股骨侧的足迹内,具有更好的旋转稳定性.

    作者:韦钊岚;李富明;徐攀峰;韦宝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髓芯钻孔减压结合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病,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对于年轻患者来说,防止股骨头塌陷,延缓髋关节置换年龄,成为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钽棒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应用,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取得重要进展.2007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院对25例(共30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髓芯钻孔减压结合钽棒置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超;陈勇喜;农新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外科手术正经历由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革命性变化.以智能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为主的内窥镜型外科手术机器人进一步拓宽了微创外科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范畴,引领了微创手术的高新技术和前沿水平[1].DVSS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临床医学的里程碑,泌尿外科又是DVSS应用的主要阵地之一,开展范围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现根据DVSS在国内外的新进展并结合本中心的临床实践,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总结和评述.

    作者:沈周俊;王先进;何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及钳取梨状窝肿物病理标本的配合与护理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内镜检查钳取梨状窝肿物病理标本的配合方法与护理.方法 采用OLYMPUS(奥林巴斯)CV180型窄带成像电子鼻咽喉镜及配套显像系统对30例梨状窝肿物住院患者进行检查及钳取病理标本.结果 30例患者确诊梨状窝鳞状细胞癌28例,1例鳞状上皮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2次活检均诊断为黏膜慢性炎症.结论 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对梨状窝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熟练的配合医生钳取病理组织能提高其检出率,对患者告知检查流程及进行必要的护理,可确保检查及操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刘春红;张金桃;夏辉;何宁;兰桂萍;翁敬锦;韦柳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应用宫腹腔镜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经宫腔镜及腹腔镜取出均获成功.16例在宫腔镜下见节育器部分嵌顿在子宫内膜层及子宫肌层,其中14例用取环器或血管钳完整拉出,2例断裂,部分残留,在直视下用异物钳取出;19例宫腔镜下未见节育器或仅见节育环尾部,置入腹腔镜,其中仅用2个穿刺孔取出异位节育器5例,14例用3个穿刺孔,分离粘连及包裹,暴露节育器并取出,其中3例因无法找到节育器,行床头X线摄片定位,完整取出节育器.术中出血量(16.3±6.5)mL,手术时间(32.3±35.5)min.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宫腹腔镜下异位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定位准确,成功率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福英;张彦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先天性无阴道为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或双侧副中肾管尾端发育不良所致[1].因无阴道严重影响女性的婚姻及生活,临床治疗中需给患者塑造一个符合生理需求的人工阴道,解决患者婚后性生活等问题.随着腹腔镜在妇科疾病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我科自2009年以来由开腹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改进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此术式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术后护理工作中,如何及早发现这些并发症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陈二玲;郑建敏;黄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