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及钳取梨状窝肿物病理标本的配合与护理

刘春红;张金桃;夏辉;何宁;兰桂萍;翁敬锦;韦柳群

关键词:窄带成像内镜, 梨状窝, 病理标本,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内镜检查钳取梨状窝肿物病理标本的配合方法与护理.方法 采用OLYMPUS(奥林巴斯)CV180型窄带成像电子鼻咽喉镜及配套显像系统对30例梨状窝肿物住院患者进行检查及钳取病理标本.结果 30例患者确诊梨状窝鳞状细胞癌28例,1例鳞状上皮中度-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2次活检均诊断为黏膜慢性炎症.结论 窄带成像内镜检查对梨状窝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熟练的配合医生钳取病理组织能提高其检出率,对患者告知检查流程及进行必要的护理,可确保检查及操作的顺利完成.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胎心监护仪在精神疾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仪在精神疾病孕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心率和子宫收缩频率同步描记,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连续变化.结果 951例精神疾病孕妇中,正常分娩104例,行剖宫产847例,剖宫产率为89.1%.胎心监护发现潜伏期频繁早发减速105例、严重迟发减速86例,频繁变化减速95例、混合减速71例、基线平直伴迟发减速37例,共397例胎儿宫内窘迫,经吸氧、改变体位、纠正酸中毒等措施,胎心改善后剖宫产361例,阴道分娩36例,新生儿窒息12例.无围产儿死亡病例.结论 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精神疾病孕妇胎儿宫内缺氧状况,及早终止妊娠,以解除胎儿在宫内缺氧的高危环境,确保母婴的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赵雪春;黄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原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约20%~30%[1].其传统手术方法是开颅直接行动脉夹闭,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血管内栓塞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具有微创、损伤小等优点.我院自2009年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30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手术,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后侧卧位单肺通气,取腋中线第7肋间为胸腔镜观察孔,在腋前线第4肋间作一长约2 cm的切口为操作孔.结果 1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肺大疱胸腔外缝扎及胸膜摩擦固定术,手术时间45~60 min,出血量10~60 mL,平均30 mL;术后3~5 d全部顺利恢复出院,无术后血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个月至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大疱胸腔外缝扎技术是一种简单、微创、经济的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治疗方法.

    作者:莫安胜;罗玉忠;杨小平;莫绍雄;吴军;韦懿桐;郭艺贞;何姿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316例报告

    腹腔镜手术是被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一种微创技术,其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较快等优点.我院自2003年开始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经不断总结经验,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316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该手术的适应证、有效性及安全性,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陈锦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外科的广泛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已成为治疗肾结石的主流术式,其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预后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然而,术后仍有27.6%的患者发热,11.2%~25.5%的患者出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了解发热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有利于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中出现术后发热38例,经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黄芸新;杨玉群;黄燕华;朱桂英;黄文容;朱小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目的 探讨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采用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8例49肢临床资料.结果 48例中,46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一期愈合42例43肢,有3例延迟愈合,后经静力固定变动力固定方法处理,2例达骨性愈合,1例出现骨不连后改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加取自体骨植后达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X线骨痂明显,膝、踝关节活动好,无膝关节痛,无切口感染,无主钉断裂.结论 驱血带辅助下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使用手术设备器械简单,实用性强,是一种较理想治疗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

    作者:韦荣勇;胡伟强;谭志平;吴宁;徐光崇;徐光彩;李狄洪;柴世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在触诊阴性乳腺微小病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术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微小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9例女性患者,在彩超实时引导下,应用Encor微创旋切系统,完整切除413个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结果 18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疼痛可忍,VAS评分均在3分以下,术中无1例皮肤误切.术后均无感染发生、乳房变形和明显瘢痕形成,患者满意,术后3月复查彩超,无1例肿物残留.在≤3个肿块的107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淤斑发生率分别为5.61%(6/107)、11.21%(12/107)和22.43%(21/107);在>3个肿块的82例患者中,术中出血、术后血肿、皮下淤斑发生率分别为8.54%(7/82)、19.51%(16/82)和32.92%(27/8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血肿、皮下淤斑随访3月均自行吸收消失.结论 彩超引导下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Encor微创旋切术,具有定位准确、切除完整、瘢痕小、乳房无变形等优点,是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块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姚成才;蒋俊;蒋丽;孙军花;陈敢峰;郭兰中;韦巧萍;金鑫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先天性无阴道为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或双侧副中肾管尾端发育不良所致[1].因无阴道严重影响女性的婚姻及生活,临床治疗中需给患者塑造一个符合生理需求的人工阴道,解决患者婚后性生活等问题.随着腹腔镜在妇科疾病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我科自2009年以来由开腹行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改进为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此术式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术后护理工作中,如何及早发现这些并发症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陈二玲;郑建敏;黄一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80例体会

    目的 探讨采用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该院实施经阴道手术的8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脏器损伤或中转开腹情况,患者出血量为50~550 mL,手术时间为40~78 min,平均(48.5±8.5)min,术后预后良好,术后12~24 h内可下床自由活动,在15~31 h后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2±1.2)d;术后2个月切口愈合良好,在随访中有9例患者再次子宫妊娠,其中2例患者在足月后行剖宫产术结束妊娠,足月顺产4例,另3例患者行人工流产术结束妊娠.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可行的,其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预后良好.

    作者:阮艳;王润;欧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并发症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渐上升[1].股骨转子间骨折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甚至引起死亡,经过临床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往往伴有慢性内科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首选手术治疗,一般应用内固定方式来稳定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PFN)属于髓内固定的一种,动力髋螺钉固定(DHS)属于髓外固定.我科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DHS和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分析这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发现PFN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DHS,现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永生;黄善武;李加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髓芯钻孔减压结合钽棒置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病,好发年龄为30~50岁,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对于年轻患者来说,防止股骨头塌陷,延缓髋关节置换年龄,成为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钽棒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应用,股骨头坏死保守治疗取得重要进展.2007年10月至2012年7月我院对25例(共30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髓芯钻孔减压结合钽棒置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超;陈勇喜;农新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膀胱钬激光碎石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下尿路梗阻的患者,老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症易并发膀胱结石,微创处理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发展趋势.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应用微创经皮膀胱钬激光联合负压吸引碎石取石术同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结石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美达;李柏均;廖炳仕;欧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胸部CT平扫中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技术的剂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胸部扫描中,自动毫安与智能毫安的检查剂量.方法 对200例胸部CT平扫病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自动毫安技术(A组),另一组采用智能毫安技术(B组),用同一台设备进行检查,两组检查参数一致,只是毫安调节方式不同.结果 两组病人的平均扫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扫描长度具有可比性;A组的CT剂量指数(CTDI)值为(10.14±1.85)、B组CTDI值为(8.56±1.55)(P<0.01),A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值为(292.81±77.64),B组DLP值(273.93±53.0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GE Lightspeed VCT来说,智能毫安技术比自动毫安技术对降低胸部CT扫描剂量更有优越性.

    作者:黄恒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自1987年法国Phillipe Mouret医师首次施行人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腹腔镜技术就以其创口小、康复快、痛苦轻、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迅速在世界各地得以传播并发扬光大.我国腹腔镜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并得以迅猛发展,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腹腔镜技术已由当初的胆囊切除扩展到外科手术的各个领域.腹腔镜在胆道外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腹腔镜胆囊手术、肝外胆管结石手术已被广泛接受,但是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有些方面比如在肝内胆管结石、高位胆道疾病等应用方面仍有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目的 探讨过伸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过伸复位结合PVP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7例(32椎),对病人手术前1 d、术后3 d、术后1年的VAS值、病变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作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无死亡、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8个月(17个月至3年),疼痛症状缓解,椎体高度、Cobb角改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各项指标术后3 d和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伸复位结合PVP术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取得满意效果,为老年骨质疏松行压缩骨折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夏东升;王斌;闫长明;王云清;贾星海;林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阑尾悬吊法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运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48例阑尾炎患者行阑尾悬吊法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镜下找到阑尾对应腹壁体表投影点,刺入带有10号丝线的大三角针,穿三角针10号丝线的一段留置腹腔外,穿刺针引过靠近阑尾系膜缘无血管处结扎阑尾,腹壁外提拉丝线,用血管钳固定悬吊阑尾.常规采取顺行或逆行法切除阑尾,后使用标本袋随脐部单孔操作平台一起取出.结果 全部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32~92 min,平均45 min.术中追加多孔途径4例.无术后出血、腹腔脓肿、阑尾残端漏、肠管损伤及穿刺孔感染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48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无穿刺孔疝、阑尾残株炎、粘连性肠梗阻或慢性窦道形成.结论 阑尾腹壁悬吊法降低了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难度,改善了手术视野显露,提高手术安全性,有利于单孔腹腔镜技术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晓峰;阮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在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效果.方法 18例胸腔积液患者在全麻下用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全面检查胸膜腔,并在电视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18例胸腔积液患者中胸膜结核4例;恶性肿瘤胸膜腔转移8例(肺癌6例,宫颈癌、胃癌各1例);恶性间皮瘤2例;炎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100%,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电子纵隔镜检查术在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诊断率高、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雄;熊汉鹏;熊国江;吕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持续脑灌注压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监测是临床上指导治疗颅内压增高的有效方法,能大程度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随着微创医疗技术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普及,其对监测CPP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将脑灌注压监测指导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杨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

    股骨干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下肢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1],多由强大暴力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带锁髓内钉固定具有固定牢固、弹性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率高、功能良好等优点,已成为临床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式[2].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使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40例股骨干骨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艳平;刘建伟;谢仙勇;刘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外科手术正经历由传统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革命性变化.以智能腹腔镜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DVSS)为主的内窥镜型外科手术机器人进一步拓宽了微创外科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的范畴,引领了微创手术的高新技术和前沿水平[1].DVSS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临床医学的里程碑,泌尿外科又是DVSS应用的主要阵地之一,开展范围较广,技术较为成熟.现根据DVSS在国内外的新进展并结合本中心的临床实践,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泌尿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总结和评述.

    作者:沈周俊;王先进;何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