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通腹腔镜隐瘢痕技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穿孔80例报告

梁朝阳;唐建周;黄俊敏;罗耿毕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并穿孔, 隐瘢痕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 探讨以普通腹腔镜器械治疗急性阑尾炎并穿孔的手术方法、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为80例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行腹腔镜隐瘢痕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5~101 mim,手术平均时间57 mim,术中出血5~3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0 h,住院4~11 d,平均5.5 d,均治愈出院.1例术后第3天出现阑尾残端漏,经禁食、支持治疗7 d 治愈,余未发生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感染、脓肿等并发症.随访2~13个月,腹壁戳口瘢痕隐蔽不明显,疗效满意.结论 普通腹腔镜器械隐疤痕行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满意;但操作复杂,术者须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68例体会

    急、慢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阑尾切除术是外科治疗的好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各个方面,腹腔镜也在基层医院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技术操作不难,逐渐被外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本院从2010年2月开展腹腔镜技术至2011年10月共行腹腔镜阑尾切除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元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院120例胎儿进行了产前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结果 以上120例胎儿中共存在10例心脏畸形患儿,检测出有9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漏诊1例,漏诊患儿为房间隔缺损,在出生后经过超声心动图复查核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在产前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对于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意义.

    作者:殷红霞;刘江泽;陈海燕;罗丽;李华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外科基本技能教学之条理性与打结技术要领

    外科基本技能是外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是外科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既是一种治疗,同时也是一种创伤,手术台上任何一丁点儿的疏忽都有可能牺牲一个病员的生命.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外科基本技能的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准确,理解每一个操作的要点,避免动作的随意性,尽量达到临床住院医生的要求,鼓励学生灵活地将各种基本操作融合于模拟手术中.

    作者:莫安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资料,比较单发肌瘤组和多发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析不同类型肌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119例腹腔镜手术成功.腹腔镜术中出血(89.2±3.8)mL,手术时间(110.4±35)min.单发与多发肌瘤组间手术时间分别为(99±32)min和(119±42)min、术中出血量为(86±32)mL和(99±4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浆膜下肌瘤组术中出血量(54±32)mL低于肌壁间肌瘤组(103±82)mL和阔韧带肌瘤组(121±62)mL,手术时间分别为(110±32)min和(112±43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浆膜下肌瘤更易于手术.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65例

    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应用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 18~78岁,平均(48±2.5)岁,病程1周至30年.

    作者:余绪锋;黎振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院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60例,均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定位引导下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分析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病死率达40%以上,而且生存者在一年内将再次出血,再出血率高达70%[1].临床治疗一般选择套扎、组织胶栓塞、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胃静脉曲张较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危险性更大,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医生一般使用组织胶紧急止血,但并发症较多,费用昂贵,基层医院病人经济能力有限,往往放弃治疗或要求一次治疗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品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共49个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个动脉瘤中100%栓塞39个,95%栓塞 6个,90%栓塞3个,失败1个.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脑栓塞1例.42例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治疗创伤小,效果好,术中出现并发症也可当即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龙飞;秦坤明;冯大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度冷丁、非那根、局麻药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之一,常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但全身麻醉风险大,费用昂贵,在基层不为一般患者所接受;而单纯的局部麻醉,因麻醉不充分,镇痛效果差,给患者带来痛苦.为此,我科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度冷丁、非那根、局麻药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中联合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业武;张文华;吴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胸腔镜下Nuss手术的麻醉与配合

    漏斗胸是指胸骨、肋软骨或部分肋骨向背侧凹陷形成船样或漏斗样畸形,发病率为0.1%~0.3%,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1].漏斗胸不仅仅是外观畸形,更重要的是凹陷的胸骨有可能压迫心脏和肺脏,从而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长发育.漏斗胸患者胸廓畸形明显或已经影响心肺功能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是治疗漏斗胸的惟一方法[1~3].传统的手术纠治方法包括胸骨抬举术或胸骨翻转术等,手术创伤较大、恢复较慢,部分患者畸形纠治不满意或容易复发.1998年,Nuss等[1]首先报道了胸腔镜下漏斗胸纠治手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不切骨、手术时间短、瘢痕小等优点[3],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微创漏斗胸矫正术被称为Nuss手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漏斗胸的标准术式[4,5].

    作者:黄国勇;黄小彬;梁宁;李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2例报告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的优点,倍受患者青睐.尽管理论上LM是微创手术,但对于子宫本身仍是高度侵入性的操作,切开包膜暴露肌瘤、取出肌瘤、缝合修复肌壁三步均有难度,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resection of myoma,TARM)[1].现报告2011年我院产科收治的2例LM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病例,以探讨LM导致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徐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胆囊切除为临床常见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胆囊切除的佳手术方法.由于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中[1].现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鼻饲管置入困难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导引置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对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下协助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87例常规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和明视置入鼻饲管,统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1次成功者135例,无明显鼻咽部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管52例,1次成功49例,3例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成功.结论 对鼻饲管置入困难者,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明视导引置管,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而局部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陈林;刘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加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加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肺部感染 1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 51例;对照组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灌洗,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咳嗽、肺部湿啰音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加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文宁;张素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2例为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4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8.7±18.2)min,对照组平均为(83.5±11.8)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为(36.8±14.8)mL,对照组为(46.5±21.7)mL,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为(4.5±1.5)d,对照组为(7.5±2.5)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作为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李富生;陈荣海;张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手术室全期护理

    手术室全期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针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提供患者在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1].我科2010年 1月至2011年12月配合18例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进行手术室全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俊;许家丽;梁宁;蒙慧华;彭奎珍;何英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42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64~85岁,体重43~78 kg,ASA分级Ⅰ~Ⅲ级.

    作者:赵亮阳;黄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病理过程,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慢性、渐进性的病理过程.肝的正常结构遭破坏,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肝纤维化为一动态过程, 目前认为,进展性肝纤维具有可逆性,所以阻断、抑制或逆转肝纤维化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

    作者:梁欣娜;张兴燊;钟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护理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诊断明确、症状和体征典型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急诊行微创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行减压及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而不是先行保守治疗,才能及时解除颈髓受压,大限度地恢复脊髓功能[1].颈椎后路内窥镜辅助下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术是在术中将内窥镜代替显微镜,行颈椎后路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的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有效、可靠而微创的方法之一.

    作者:韩兴凤;李美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32例的介入治疗体会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也叫无菌性坏死,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股骨头供血小血管阻塞、髓内高压、血流淤滞),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直接从患髋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灌注溶栓,予活血化瘀、扩血管药物,以达到疏通股骨头微小血管、增加血流量、供养充足、修复坏死骨的目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莫深;林益良;梁丽芳;韦雪连;盛国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