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前壁与下壁心肌梗死的心律失常临床比较

王颖奇;金新新;胡大一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重建治疗, 血运重建,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手段, 急性梗死, 再灌流, 病死率, 条件, 溶栓, 急诊, 病人
摘要: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流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就目前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条件下,前壁与下壁急性梗死病人发生的心律失常进行探讨.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湿润伤口理论的护理探讨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压疮、大面积的烧伤及深部组织感染的伤口护理,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由于原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溃疡愈合非常缓慢或感染进一步加重,甚至因坏疽而截肢.湿润伤口护理理论及技术的应用,使上述难题得以改善或解决,增加了护士的主动参与能力.护士从单一地服从医嘱进行机械的伤口换药转换为共同参与研究,根据不同的病理过程而决策使用不同的换药护理技术.

    作者:刘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中的运用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简称妊高征)是人类妊娠期特有的多器官功能失调性疾病,新近国外报道的发生率占所有妊娠的4 %~5 %[1].妊高征居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前6 位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和妊娠合并肝脏疾病) [2].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眼底视网膜水肿渗出, 甚至视网膜脱离, 严重时产生抽搐、昏迷, 以至造成母子死亡.因此,做好该病的产前观察与护理,对促进产妇康复、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期的护理中的运用,对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的作用日益显著.现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期的护理中的运用综述如下.

    作者:郜玉珍;李甜;孟海英;常晓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创硬通道颅内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四大疾病之一.而高血压引起脑出血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愈后差、后遗症重引起社会负担及家庭负担很大.近年,随着CT、MRI的应用,对脑出血患者的定位、定性能做到迅速确诊,促进了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尤其是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应用,降低了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1998年以来利用微创硬通道颅内穿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78例,此治疗创伤小,方法简便经济,给早期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邱海萍;邓凤英;苏远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贫困地区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调查255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用标准方法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23.03% vs 16.16%,P<0.05),而其他脂质异常的发生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贫困地区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仍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

    作者:范向阳;刘士杰;王际东;张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测定

    目的:了解慢性疲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我们收集了就诊于慢性疲劳门诊的患者共67人,均以不明原因的疲劳为主诉,病程至少在半年以上;将他们按年龄段分成青壮年组(年龄<50岁)和中老年组(年龄≥50岁),并相应的配以健康对照组.结果:青壮年组和中老年组叶酸缺乏的发生率和血清叶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青壮年组维生素B12的发生率及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组血清维生素B1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文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很可能是中老年人慢性疲劳的原因之一,而青壮年慢性疲劳与此关系不大.

    作者:张新华;李高飞;樊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及评估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卒中患者的数量急剧增长,1995年我国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城市中脑卒中居死亡首位,在农村居第二位,估计目前有脑卒中患者500~600万人,且其中四分之三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1].

    作者:彭红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夕阳经似火晚霞映满天

    1993年11月8日,全国首家民营精神病院-广州白云精神康复医院在人们困难或和期盼的目光中宣告成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氯氮平致粒细胞缺乏的护理

    氯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疗效肯定.只要临床医生慎重使用,该药还是较安全的.在护理上细心观察,加强责任心,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不致于发生严重的后果.

    作者:郑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精神刺激对老年心肌梗死的诱发作用及其干预方法

    心肌梗死诱发因素很多,如过度劳累,寒冷刺激,超强度的运动及各种原因的精神刺激,均可诱使冠状动脉在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短暂或持续痉挛,使左室射血分数(EF)进一步减少,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其中,精神刺激为常见.本文对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诱发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心理干预方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昌富;刘守红;邵永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70例硝苯地平、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给予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硝苯地平10 mg口服,精制蝮蛇抗栓酶1.0 u静脉推注,每日1次,疗程3 w.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每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结论:硝苯地平、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可改善心绞痛病人的左心室泵血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有较好疗效.

    作者:辛丽梅;王华;王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

    卒中后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症候群,且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3年期间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颜广东;夏慧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病人外走行为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外走行为的原因、方式及护理措施.方法:对66例有外走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研究组)和50例无外走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有外走行为的危险因素、有自知力丧失、有攻击行为,不能耐受锥体外系反应,意识及定向力障碍,受幻听妄想支配.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住院精神病人外走行为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如详细了解病史及病情发展,安排好工娱疗活动,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发生.

    作者:李水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的6例,占28.6%.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8%;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占41.4%;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占71 .4%;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护理干预,排除不良因素,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玉珍;冯青嫦;高娟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桩核加全冠修复残根残冠

    目的:探讨残冠残根的保存方法.方法:利用健康的残冠残根,用桩核冠的方法修复牙体.结果:桩核加全冠修复残根残冠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从整体及比较效果,铸造桩核冠具有临床首选价值.

    作者:朱燕梅;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三腔起搏除颤器植入患者的护理

    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病晚期的两大临床难题. 心衰造成严重临床症状,心律失常造成猝死.但是对于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目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晚期的研究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收缩期前二尖瓣反流,改善心脏左右心室间收缩的同步性,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减少心脏猝死.因此置入具有CRT和ICD功能的装置(CRT-D)可望改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1].国内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工作尚未充分开展,而关于CRT-D植入术后的护理国内报道也甚少,近日我院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植入CRT-D.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新华;马秀芬;李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在充分抗栓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尿激酶(UK)多次延迟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72 h内心绞痛突然加重的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患者16例,经强化抗栓抗缺血治疗48 h仍频发自发性心绞痛者,配合小剂量尿激酶 0.3~0.4万u∕(kg·日)、静脉滴注2小时、连用5天,观察1个月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4例完成全程溶栓.其中11例在溶栓治疗期间内静息心绞痛缓解; 3例在1周左右自发性心绞痛消失.完成全程溶栓14例UAP患者30天内随访观察无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结论:在抗拴治疗充分发挥作用后配合小剂量尿激酶(UK)多次延迟静脉滴注可减少UAP的心绞痛频发和AMI的发生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实用.

    作者:胡富荣;胡淑华;郑玉萍;汪燕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87例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本文将87例确诊为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均两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红花注射液.

    作者:张淑芝;李丽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受损,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并预防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对20例老年高血压病同时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佑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的护理

    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是一类继发于颅脑损伤后所出现的以兴奋、躁动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对于出现精神症状的颅脑损伤的治疗要从外伤和精神障碍两方面进行,此类患者的护理也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采用积极正确的、序贯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颅脑损伤的恢复和精神症状的控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间我院精神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程丹;刘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释放NO的影响

    目的:观察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及内皮NO生成的影响,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HUVECs的原代培养,3~5代用于实验;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粘附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Griees反应原理测定上清NO释放量.结果:HUVECs未活化时不表达VCAM-1而ICAM-1呈低表达状态;AngⅡ在生理浓度时(10-9 mol/L)即可刺激HUVECs表达ICAM-1和VCAM-1 mRNA,随浓度增加表达增强;10-7 mol/L AngⅡ在不同时间点刺激HUVECs 6 h即有ICAM-1 mRNA和VCAM-1 mRNA较高表达,但高峰有所不同,前者在10 h左右,后者为12 h.在AngⅡ刺激下两种粘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趋势与mRNA相似;并随浓度增加而明显抑制NO生成.结论:AngⅡ明显增强HUVECs表达粘附分子,并抑制其NO生成,具有显著的促炎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丁月霞;刘启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