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梅;常青
近年来,随着溶栓与急诊直接PTCA血运重建治疗手段的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同时再灌流心律失常又非常常见,本研究就目前积极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条件下,前壁与下壁急性梗死病人发生的心律失常进行探讨.
作者:王颖奇;金新新;胡大一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以氯沙坦(losartan)为代表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的临床广泛应用为高血压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近年来,ARB及其受体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此类药物在诸多高血压相关疾病和非相关疾病治疗上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硕;马燕;张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在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改善糖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在血清学水平上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评价CRP、MMP-2、MMP-9水平作为ACS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散射比浊法对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非冠心病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CRP、MMP-2、MMP-9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CS组,SAP组血清CRP、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血清CRP、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MMP-2、MMP-9水平可反映斑块稳定性,可作为检测ACS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廖秋莲;杨伟;谭华清;刘小琴;袁志华;李晔;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处于缓解期的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与按1∶1配对原则挑选的12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家庭环境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及低组织性,以及高矛盾性及控制性差(P<0.05或P<0.01).(2)在教养方式上,患者的父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5或P<0.01);患者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组的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风险因素为家庭成员的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以及父亲的低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母亲的低情感温暖(P<0.01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存在许多问题,可能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作者:敖翔;潘勇;宋红梅;李祥;邵群;许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下肢畸形的综合康复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脑性瘫痪下肢畸形采用早期手法按摩、理疗、运动训练、手术矫正、术后康复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162例患者中,52例畸形明显改善,站立、行走功能明显改善;102例有改善;8例无改善.结论:对脑性瘫痪下肢畸形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矫正畸形,改善患者站立、行走功能.
作者:王宪国;祁琇;韩作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临床上急症之一,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传统的内科处理是采取多次腰穿行大量脑脊液置换治疗[1],我院神经内科从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原发性和继发性SAH患者32例,进行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控制引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茂玉;张忠齐;徐加住;邓云;范金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慢性疲劳与血清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方法:我们收集了就诊于慢性疲劳门诊的患者共67人,均以不明原因的疲劳为主诉,病程至少在半年以上;将他们按年龄段分成青壮年组(年龄<50岁)和中老年组(年龄≥50岁),并相应的配以健康对照组.结果:青壮年组和中老年组叶酸缺乏的发生率和血清叶酸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青壮年组维生素B12的发生率及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中老年组血清维生素B1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文研究发现,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很可能是中老年人慢性疲劳的原因之一,而青壮年慢性疲劳与此关系不大.
作者:张新华;李高飞;樊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不同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方法:对150例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引起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使用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引起心脏不良反应越大,其中氯氮平引起心脏不良反应多,氟哌啶醇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少.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的比例较高,心电图异常多为窦性心动过速,其次为ST-T段的改变以及传导阻滞等,在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疗程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作者:陈开钊;王玉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993年11月8日,全国首家民营精神病院-广州白云精神康复医院在人们困难或和期盼的目光中宣告成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临床对照研究,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与药物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一个疗程的针灸理疗,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同疗程理疗之外给予有步骤的心理康复治疗.以6周为评定疗效的时间界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5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30.0%,显效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与药物综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与传统针灸理疗加药物治疗脑卒中在显效率上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周铁宝;胡高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心力衰竭(心衰)和心律失常是心脏病晚期的两大临床难题. 心衰造成严重临床症状,心律失常造成猝死.但是对于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目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晚期的研究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减少收缩期前二尖瓣反流,改善心脏左右心室间收缩的同步性,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置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减少心脏猝死.因此置入具有CRT和ICD功能的装置(CRT-D)可望改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1].国内由于各种原因,这方面工作尚未充分开展,而关于CRT-D植入术后的护理国内报道也甚少,近日我院为1例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植入CRT-D.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新华;马秀芬;李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调脂饮治疗血脂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调脂饮治疗血脂异常40例,并与用辛伐他汀治疗4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提示:调脂饮有良好的降低TC、TG作用,疗效与对照组相近;并能升高HDL-C,疗效较对照组更为理想,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调脂饮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满意,是治疗血脂异常、预防动脉硬化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农振勇;李凯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本文将87例确诊为脑梗死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9例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红花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均两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红花注射液.
作者:张淑芝;李丽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控制高血压的发生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关键所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前期或Ⅰ期高血压治疗的重点是非药物治疗及改变生活方式,Ⅱ期或Ⅲ期高血压也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现就笔者在临床遇到的给予非药物治疗观察的Ⅰ期高血压患者40例总结如下.
作者:曹大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金丸别名小金丹,多用于瘰疬、阴疮等.现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内科、外科疾患.此药虽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提示临床注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唐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BZD)药物的使用状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门诊处方.对其中使用BZD类药物的处方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使用BZD类药物的处方约占17.2%.其中BZD单、联或加用其它镇静、催眠、抗焦虑药占36.01%;BZD+抗精神病药12.91%,BZD+抗抑郁药50.03%,BZD+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1.043%.结论:DUI值提示,氯硝安定有一定滥用倾向;高比例联合用药,较长的服药周期必须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姜春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残冠残根的保存方法.方法:利用健康的残冠残根,用桩核冠的方法修复牙体.结果:桩核加全冠修复残根残冠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从整体及比较效果,铸造桩核冠具有临床首选价值.
作者:朱燕梅;常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患者女,57岁,退休干部.于2005年6月4日晨起后突然目发直,表情呆楞,家里人问其原因时,称听见空中有人和她说话声音,告诉她有大领导要来她家,要她做好接待准备.
作者:姚旺;裴静云;宋惠芬;张秋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天麻胶囊配合络活喜对高血压性头痛、头晕等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全天麻胶囊配合络活喜治疗,对照组单用络活喜治疗;两组分别治疗28天为观察终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 ,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CBA)检测Qmean左右、Vmean左右、Rv左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全天麻胶囊配合络活喜较单用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性头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雄根;廖习清;赖真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