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明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受损,如何选择降压药物并预防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目前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对20例老年高血压病同时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佑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使用断调波穴位同步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与目前其它疗法进行比较.结果:本法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临床证明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SaPa),改善症状.结论:断调波穴位治疗SAS疗效显著,方法科学、有效、简便、无创、易操作,无毒副作用,无反弹,利于普及.
作者:田华;边尧鑫;李晓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小金丸别名小金丹,多用于瘰疬、阴疮等.现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内科、外科疾患.此药虽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提示临床注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唐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简称妊高征)是人类妊娠期特有的多器官功能失调性疾病,新近国外报道的发生率占所有妊娠的4 %~5 %[1].妊高征居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前6 位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和妊娠合并肝脏疾病) [2].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眼底视网膜水肿渗出, 甚至视网膜脱离, 严重时产生抽搐、昏迷, 以至造成母子死亡.因此,做好该病的产前观察与护理,对促进产妇康复、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与生存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期的护理中的运用,对于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的作用日益显著.现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期的护理中的运用综述如下.
作者:郜玉珍;李甜;孟海英;常晓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临床上急症之一,以头痛为主要症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传统的内科处理是采取多次腰穿行大量脑脊液置换治疗[1],我院神经内科从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原发性和继发性SAH患者32例,进行腰穿置管脑脊液持续控制引流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茂玉;张忠齐;徐加住;邓云;范金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给予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硝苯地平10 mg口服,精制蝮蛇抗栓酶1.0 u静脉推注,每日1次,疗程3 w.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每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数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结论:硝苯地平、精制蝮蛇抗栓酶联合治疗可改善心绞痛病人的左心室泵血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有较好疗效.
作者:辛丽梅;王华;王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心肌保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113例心脏复苏情况进行.结果:全组病例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苏79例,电击除颤复苏34例,复苏困难9例(除颤3次以上);复苏困难病例,经及时调整血气和电解质、药物辅助及反复电击除颤等处理后均复苏成功.结论:心脏复苏困难应当与心脏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的紊乱及心肌保护欠佳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作者:王更富;秦元旭;王研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下肢畸形的综合康复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脑性瘫痪下肢畸形采用早期手法按摩、理疗、运动训练、手术矫正、术后康复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162例患者中,52例畸形明显改善,站立、行走功能明显改善;102例有改善;8例无改善.结论:对脑性瘫痪下肢畸形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矫正畸形,改善患者站立、行走功能.
作者:王宪国;祁琇;韩作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不同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方法:对150例住院病人和出院病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引起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使用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引起心脏不良反应越大,其中氯氮平引起心脏不良反应多,氟哌啶醇引起的心脏不良反应少.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的比例较高,心电图异常多为窦性心动过速,其次为ST-T段的改变以及传导阻滞等,在不同药物,不同剂量,不同疗程上存在一定程度差异.
作者:陈开钊;王玉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在采用西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复方丹参滴丸在降低微量白蛋白尿,改善糖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郭玉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是一类继发于颅脑损伤后所出现的以兴奋、躁动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对于出现精神症状的颅脑损伤的治疗要从外伤和精神障碍两方面进行,此类患者的护理也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采用积极正确的、序贯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颅脑损伤的恢复和精神症状的控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2003年2月至2006年3月间我院精神科和神经外科收治的32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莉;程丹;刘永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压疮、大面积的烧伤及深部组织感染的伤口护理,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由于原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溃疡愈合非常缓慢或感染进一步加重,甚至因坏疽而截肢.湿润伤口护理理论及技术的应用,使上述难题得以改善或解决,增加了护士的主动参与能力.护士从单一地服从医嘱进行机械的伤口换药转换为共同参与研究,根据不同的病理过程而决策使用不同的换药护理技术.
作者:刘燕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天麻胶囊配合络活喜对高血压性头痛、头晕等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全天麻胶囊配合络活喜治疗,对照组单用络活喜治疗;两组分别治疗28天为观察终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 ,对照组总有效率75.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CBA)检测Qmean左右、Vmean左右、Rv左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全天麻胶囊配合络活喜较单用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性头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雄根;廖习清;赖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其中45例给予鼻塞式CPAP应用,对照组为37例,家长拒绝使用CPAP,采用头罩吸氧及药物来改善呼吸.结果:CPAP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明显增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
作者:刘卫红;刘艳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再入院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再入院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的2 344名住院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再入院患者占10.2%,平均住院次数2.4次,年轻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多数,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在定期门诊复诊、遵医嘱服药的情况下恶化或复发而再入院.心境障碍及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恶化、波动或复发而再入院.结论:对多次住院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应进一步关注与研究,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以改善预后,减少残疾,降低经济负担,节约卫生资源.
作者:郭金宏;曹长安;高欢;卜雯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临床对照研究,对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康复与药物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配合一个疗程的针灸理疗,研究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及相同疗程理疗之外给予有步骤的心理康复治疗.以6周为评定疗效的时间界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显效率为5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显效率为30.0%,显效率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与药物综合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与传统针灸理疗加药物治疗脑卒中在显效率上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周铁宝;胡高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在血清学水平上探讨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评价CRP、MMP-2、MMP-9水平作为ACS的血清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分别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散射比浊法对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非冠心病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CRP、MMP-2、MMP-9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CS组,SAP组血清CRP、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组血清CRP、MMP-2、MMP-9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MMP-2、MMP-9水平可反映斑块稳定性,可作为检测ACS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廖秋莲;杨伟;谭华清;刘小琴;袁志华;李晔;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与单纯脑梗死之间的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将70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设为糖尿病组,62例单纯脑梗死病人设为非糖尿病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凝、抗血栓、脱水、降压和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糖尿病组同时给予降血糖治疗.结果:两组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P<0.01)、高脂血症发生率(P<0.01)、脑梗死治愈率(P<0.05)方面相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较非糖尿病组差,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作者:于棉荣;鲍瑞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发病诱因和临床特点,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护理干预,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方法:对2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1例CVST患者有诱发因素的15例,占71.4%,未找到诱因的6例,占28.6%.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妊娠和分娩,占42.8%;多发生血栓的部位是上矢状窦,占41.4%;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占71 .4%;经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治愈出院11例,好转5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3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生多种原因可促发,各种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均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通过护理干预,排除不良因素,促进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玉珍;冯青嫦;高娟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多个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胺碘酮可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还可降低心律失常死亡的危险.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用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可达龙)住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4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佰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