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诚
在我国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病人逐渐增长,随着术后患者活动量的增加,生存期的延长,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处理困难,易产生较多的并发症,TH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已经成为欧洲全髋翻修的第三大原因[1],国外文献报道THA术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0.1%~21%[2].
作者:袁明武;张明;潘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死亡率极高的疾病[1].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再加之现代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2].相关资料显示[3],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而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近600万人,占82%;其中慢性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者250万[4],占34%,居死亡人数的首位.而且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由于该病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致残率也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以外科为主,合理的手术方案、合适的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5,6].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运用,不仅减少了患者的创伤,缩短恢复时间,而且减少术中出血量,现就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廷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的微创诊疗效果.方法 对经膀胱镜检查确诊的4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对其中11例合并尿道口处女膜伞畸形或处女膜融合者作成形术,对7例膀胱内广泛腺性病变患者术后以吡柔比星灌注.所有病例术后采取短期抗炎和α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25例绝经患者补充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各作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一次.结果 48例患者均得到3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9例(60.4%)疗效显著,12例(25.0%)中等,7例(14.6%)疗效差或无效,对其中6例再做膀胱镜检查提示腺性膀胱炎复发,但复发的范围和密度较术前减少.结论 对女性腺性膀胱炎合并膀胱颈梗阻患者,膀胱镜检查可提示诊断及诊断术后复发,经尿道电切病变腺体及膀胱颈部电切解除梗阻疗效满意.
作者:钱余;丁志清;江河;曹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评估早期间断腹腔灌洗(PL)联合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的影响.方法 成年 Wistar大鼠5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假手术(SO)对照组、SAP无抗生素+未置管组(SNANT)、SAP无抗生素+置管组(SNAT)、SAP抗生素+置管组(SAT)、SAP抗生素+未置管组(SANT)、SAP-PL抗生素组(APL)和SAP-PL无抗生素组(NAPL);每组8只.采用胆胰管逆行性缓慢注射5%牛黄胆酸钠溶液(0.02 ml/100 g)建立大鼠SNANT和SANT模型;在SNANT模型的基础上于右下腹部放置腹腔引流管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NAT、SAT、APL和NAPL模型,引流管固定于鼠尾部.PL组在成功造模后12 h于麻醉状态下行腹腔灌洗,每12 h 1次,共4次.应用抗生素组则于造模之后12 h或灌洗结束时行腹腔内注射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40 mg/(kg·d)+甲硝唑注射液90 mg/(kg·d)],每12 h 1次,共4次.用药和(或)灌洗完成12 h后收集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内毒素即脂多糖(LPS)的含量变化,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并评分.结果 ①与SO组相比,SAP组和PL组血中LPS、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SNANT组相比,SNAT组和NAPL组血中LPS、TNF-α、IL-6、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SANT组相比,SAT组和APL组血中LPS、TNF-α、IL-6、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SNANT组、SNAT组和NAPL组相比,SANT组、SAT组和APL组血中LPS、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NAPL组相比,APL组血中LPS、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②胰腺病理检查:SAP各组胰腺组织小叶间隙增大、粒细胞浸润、脂肪坏死、实质出血、小叶坏死或缺失;PL各组胰腺组织小叶间隙较SAP组明显增大、粒细胞浸润、脂肪坏死、实质出血、小叶坏死或缺失;SO组仅见散发胰腺小叶间区域水肿.SAP各组、PL各组胰腺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SO组(P<0.05);PL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总评分与SAP各组胰腺组织病理学总评分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间断腹腔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SAP大鼠血中LPS、TNF-α、IL-6、IL-8水平(P<0.05),从而可能有助于降低SAP的全身损害,达到促进SAP好转和改善预后的目的.
作者:吴裕林;卢榜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探讨颈动脉斑块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130例患者,其中脑卒中组患者80例,对照组50例,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并发斑块者行实时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观察斑块显影情况.结果 ①脑卒中颈动脉硬化患者软斑(33/68,49%)及混合斑(22/68,32%)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4/21,19%);②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内显影率(42/68,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超声造影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邬彩虹;郑艳芬;任海波;王觅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1].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外周动脉直接穿刺因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成功,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成为基层医院血液透析时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首选,但是直接动脉穿刺并发症多,穿刺后出现出血、血肿尤为突出[2].我科对直接动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采取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并与传统桡动脉穿刺法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丽;马健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多见于输卵管妊娠.当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或流产时,容易导致患者腹腔内大出血,如果不及时抢救,患者会有生命危险.近年来,宫外孕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和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是首选,因其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施行301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取得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黎秋波;李群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宫腔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准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80例作为研究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并做相应治疗,随后进入IVF-ET周期;另外80例患者未行宫腔镜检查而直接行IVF-ET,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及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经宫腔镜检查,异常宫腔占61.2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新鲜周期移植种植率分别为27.96%、15.06%,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55%、22.86%;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冻融胚胎移植种植率分别为27.69%、13.79%,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42%、20.00%,研究组新鲜周期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胚胎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B组.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对于女方输卵管因素性不孕、原发性不孕同时不孕年限>5年以上,或继发性不孕同时不孕年限>3年以上准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术前常规做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胡肖玲;马海兰;李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全组17例患者,年龄7~56岁.ASD直径14~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胸骨旁2~3 cm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4.3±16.3)min,术中失血量(33.6±9.5)mL,全组无死亡.术后3~6 d恢复后出院.随诊3~1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较术前改善显著,肺动脉压下降明显.结论 经胸壁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难度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军;罗玉忠;杨小平;莫安胜;莫绍雄;韦懿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已应用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换瓣术后抗栓疗法、瓣膜病及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冠心病、外周动脉血栓栓塞等疾病[1],但其过量易致各种出血[2],早期表现有牙龈出血、鼻衄、瘀斑、紫癜、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偶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瘙痒性皮疹、过敏反应及皮肤坏死,部分患者在用药早期可能会出现一过性高凝状态.本文主要对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应用华法林初期出现一过性高凝状态致患肢肿胀加重现象作一分析.
作者:张施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口径取卵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应用口径为16G、17G、18G、20G取卵针的患者各100例,分别为A组、B组、C组和D组.对比各组取卵持续的时间、经阴道壁穿刺的次数、获卵数、出血量以及患者对穿刺的疼痛评估.结果 四组获卵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B组相比,C组及D组的出血量减少,患者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穿刺次数显著多于其他三组.结论 18G尤其为20G取卵针在IVF-ET取卵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是较安全和患者较容易接受的取卵针.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卵泡数量较多的患者,为减少穿刺次数,宜选择18G取卵针.
作者:何冰;玉冰;黄红艺;覃捷;谭卫红;滕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经皮微创技术是一种运用特殊的新型设备,如内镜、特殊穿刺针以及高分辨X线机等,从而达到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先进医疗技术[1].此方法具有切口小、精确率高、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较快及组织创伤较少等优点[2].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比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本院应用经皮微创技术治疗17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韦谋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受到炎症或是慢性刺激造成突出于结肠黏膜表面的一种赘生物[1];此种息肉可以单发或多发,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多出现血便、脓血便且逐渐增多,甚至导致癌变发生[2].我们于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凝治疗结肠息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尤其是小儿、老人及女性患者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及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受到明显影响,再加上心脏直视手术术中的特殊性,术中及术后发生急性压疮的机会相对增多,护理风险高.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恰当运用实证,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患者要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积极预防压疮,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一直是护理人员探索与研究的问题,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选择好穿刺血管是保证静脉穿刺成功的先决条件.在临床选择静脉过程中,困难穿刺时通常采用热毛巾湿敷、拍打血管、延长扎压脉带的时间;或使用药物涂敷法,有报道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敷皮肤[1]或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涂擦穿刺皮肤等[2],其目的是终让血管充盈,但对于皮肤表面的影响未做到密切的关注.
作者:曾德兰;岑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常用的手术方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手术方式.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为9例肺部疾病患者成功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波;陈军;甘耐炎;韩胜富;宁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严重时可引起急性弥散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危及生命.外科手术仍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胃肠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操作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等方面逐渐得到认可.我们对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采用腹腔镜治疗4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并与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的42例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治疗中不仅要求护士熟练实施操作,而且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三甲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但二级医院成立静脉治疗小组的较少.为了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降低输液并发症,发挥静脉输液治疗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费用、获取效益等方面中应有的作用,我院2008年2月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现将我院输液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意义.方法 对25例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及单侧后牙正锁颌患者,采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治疗方法,应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将上颌后牙压低,对舌侧部位的下颌后牙缓慢牵引,以矫正单侧的后牙正锁颌.微型钛钉种植支抗的植入部位为腭侧根尖区、后牙颊侧、下颌后牙颊侧的根尖牙槽,颊向牵引力约为55.06 g,磨牙压入力约为70.82 g,观察术后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 采用上下颌同时牵引,多部位植入微型钛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压低上颌后牙以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且钛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结论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和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治疗效果理想、稳定性强、治疗时间短、创口小、无不良症状、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应用.
作者:李定梅;雷劲;涂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念的引进,以及吻合器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广泛开展, 根治性保肛手术逐渐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1].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传统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8%, 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可增至3%~21%[2].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主要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可造成腹腔及盆腔的严重感染,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吻合口瘘再手术的病死率为16.7%[3].集束干预策略是用新的经循证医学证实的目前有效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等措施集合在一起来指导临床实践.本科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16例患者实施集束干预策略,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