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萧金丰;贺轲;向国安;王汉宁;陈开运

关键词: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摘要:目的 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补片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免补片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免补片法治疗26例腹股沟疝的手术恢复情况及随诊结果,并与同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26例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免补片法在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无张力疝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免补片法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作者:廖伟春;严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介入化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对21例复发宫颈癌患者施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间隔3周左右重复,共3次,介入化疗前及介入化疗后10 d 行妇科检查,辅以B超或CT检查,3次介入化疗结束后行阴道残端活检术,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介入化疗后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9例,有效率81.0%.结论 介入插管化疗对复发宫颈癌近期疗效明显,是治疗复发宫颈癌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翠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内踝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骨折类型及其他条件相近、数量相等的内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可吸收螺钉组(A组)和金属螺钉组(B组),每组各 30例.结果 随访4~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16~22周,骨折全部愈合.踝关节功能评价,两组优良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内踝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生物相容性好,术后踝关节恢复良好,可避免二次手术之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施伟业;黄家基;黄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52例BE患者,在内镜下行APC治疗,再给予埃索美拉唑抑酸40 mg/d口服8周.术后进行内镜、病理随访12个月.结果 52例均完成治疗,其中需要1次治疗者40例,2次者10例,3次者2例.49例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94.2%),3例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5.8%).12个月后共有6例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结论 内镜下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简单、安全、有效,但有一定比例的残留和复发.

    作者:陈涛;宋文先;段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在垂体腺瘤组织中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类型、肿瘤增殖情况、侵袭性等的关系,为垂体瘤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6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血清、15例正常志愿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对其EGF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①EGFR水平在侵袭性组为(11.58±0.72)ng/mL、非侵袭性组为(11.44 ±0.68)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侵袭性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②EGFR水平在垂体微腺瘤组、垂体大腺瘤组、垂体巨大腺瘤组中分别为(11.36±0.17)ng/mL、(11.45±0.69)ng/mL、(11.67±0.62)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GFR在垂体腺瘤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且与垂体腺瘤大小呈正相关.③EGFR水平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为(11.52±0.52)ng/mL,与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组(11.48±0.71)ng/m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功能性垂体腺瘤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EGFR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垂体腺瘤的增殖情况,术前EGFR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志峰;秦坤明;莫凯;符丹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88例临床分析

    室间隔缺损﹙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30%,以往主要采取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修补,但是存在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刀口长、需要体外循环、风险大、住院时间长等缺点.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对18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恩伟;张凤伟;邢西忠;瞿晓琨;景昊;贾旭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严重鼻出血26例临床分析

    严重鼻出血一般是因鼻内较大血管破裂引起,多因其出血部位较隐蔽,反复填塞失败所致.本科于1999年 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严重鼻出血患者26例,在鼻内镜下找到出血点并加以热凝止血,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覃建泽;廖培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体胆汁回输在老年人胆道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道手术后自体胆汁回输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32例老年胆道手术病人经T管十二指肠置管进行自体胆汁回输,其中8例病人加注营养液.结果 全组回输时间10~31 d,平均16.4 d,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全组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选取合适材料和恰当的置管方法,加强导管护理,遵循回输原则,配合营养输入,有益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患者负担.

    作者:杨枋;许国宝;朱铁雨;任俊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的直接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颈是目前经典、有效的治疗方法[1].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徐丹;雷春芳;梁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影响小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 8‰~12‰[1].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2].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对7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了介入治疗封堵术,手术成功率100%,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春燕;温桂华;古勇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516例妇科腹腔镜下盆腹腔粘连的手术体会

    盆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度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条件改善,这类病人的手术也能顺利地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发展成为分离粘连的首选手术方式.现将2003年至2009 年我院收治的盆、腹腔粘连病人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瘢痕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由医院各部门、各专业的专家,依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据此模式来接受治疗.路径完成之后,医疗机构内的成员再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检查每一个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借此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1].

    作者:唐凤元;苏秀宁;黄世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膀胱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的体会(附54例报告)

    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直径1.2~2.5 cm 的膀胱结石患者54例,应用膀胱大力碎石钳碎石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82岁,平均67岁.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42例;单发结石31例,多发结石2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尿频、尿痛、肉眼血尿,伴排尿中断.KUB、彩超检查证实为膀胱结石,直径1.2~2.5 cm.

    作者:商昌欢;马培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CT引导下肝、肾囊肿介入治疗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肝、肾囊肿的检出率较前明显提高.由于各种穿刺技术日臻完善,使得肝肾囊肿的外科治疗逐步被穿刺硬化术所代替,成为肝肾囊肿的常用治疗技术[1,2].笔者对67例共计91个肝、肾囊肿进行了CT引导下的治疗并观察随访,报告如下.

    作者:谢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作者:萧金丰;贺轲;向国安;王汉宁;陈开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垂体腺瘤中PTTG、VEGF 表达水平与其恶性侵袭程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 研究垂体腺瘤中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恶性侵袭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50例垂体腺瘤标本,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局限性垂体腺瘤(n=22)和侵袭性垂体腺瘤(n=28),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测定标本中PTTG、VE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侵袭组垂体腺瘤标本中PTTG、VEGF表达水平比局限组显著增高(P<0.05).在侵袭组垂体瘤中,PTTG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762,P<0.01),提示两指标的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呈正相关.结论 垂体腺瘤中PTTG、VEGF表达水平与其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垂体腺瘤侵袭性的良好指标.

    作者:莫凯;符丹卉;王志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及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抗生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每周2次,连续2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且灌洗过程中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滨;蒋连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低龄儿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随着医疗器械设备的改进,手术技巧的提高,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近来取得了巨大进步.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低龄儿肾结石5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银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临床疗效.方法 对 26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级法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2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或死亡.术后随访 3个月,ADL 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4例,优良(Ⅰ~Ⅲ级)率84.6%.结论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卢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存在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和术后后期滤泡瘢痕化而致手术失败的隐患.我院眼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即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可调节缝线)治疗青光眼并施以相应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均英;张如雪;何良娟;郑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