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

施伟业;黄家基;黄侣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 内踝骨折,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内踝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骨折类型及其他条件相近、数量相等的内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可吸收螺钉组(A组)和金属螺钉组(B组),每组各 30例.结果 随访4~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16~22周,骨折全部愈合.踝关节功能评价,两组优良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内踝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生物相容性好,术后踝关节恢复良好,可避免二次手术之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颅内动脉瘤的直接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颈是目前经典、有效的治疗方法[1].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在手术显微镜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徐丹;雷春芳;梁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影响小儿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 8‰~12‰[1].近年来,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获得了极大的成功[2].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对7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了介入治疗封堵术,手术成功率100%,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春燕;温桂华;古勇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诊治宫外孕的研究进展

    宫外孕也称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的妊娠,临床上根据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对EP的治疗,早期患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多数患者需行手术治疗,以往对此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式多为剖腹手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腹腔镜在EP诊治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腹腔镜在各种EP类型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闭娟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眼球穿通伤一期处理的临床分析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常见急症,常因角巩膜裂伤,内容物流失、晶状体的破裂、眼内积血、视网膜脱离等造成眼球多重损害,一期手术处理的好坏决定伤眼愈合的关键,适时、合理的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和减少盲目的发生尤其重要.现将我科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 118例眼球穿通伤患者的治疗及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芳;唐小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19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2例中途转常规开腹手术,17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6.1±9.7)min,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为12~48 h,住院时间为4~5 d,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捷、患者住院时间短、探查范围广等特点,是现阶段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庆文;周宾径;秦宏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35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1993年Kerbl等成功实施了首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1],但当时人们对腹腔镜治疗肾肿瘤还存在许多争议.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器械的更新和完善,LRN的手术适应证也在逐渐扩大.LRN手术有两种途径入路,分别是经腹腔途径和经后腹腔入路.

    作者:李英;雷琳;黄松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慢性精囊炎9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在慢性精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经尿道逆行插管,钬激光烧的碎石治疗并留置导管药物冲洗引流精囊腺等方法治疗慢性精囊炎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复发1例.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精囊探查术治疗精囊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平;刘永康;黄延伟;胡斌;刘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21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21例,原发灶位于上颌窦14例,中鼻道3例,嗅裂、蝶筛隐窝2例,蝶窦2例,手术清理鼻腔、鼻窦内真菌病灶和解除窦口阻塞.结果 术后6个月内,全部病例鼻腔、窦口引流通畅,鼻腔、鼻窦黏膜上皮化良好,无真菌团块及异常分泌物潴留.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球型鼻-鼻窦炎具有微创优势,配合完善的术后处理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建发;吴恒俊;李伟军;刘兴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胆囊结石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30例行保胆取石术患者(A组),与同期选取的3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B组)进行对比,并对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同时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均优于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 掌握好保胆取石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腹腔下手术能保留胆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冼健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临床疗效.方法 对 26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级法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2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或死亡.术后随访 3个月,ADL 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4例,优良(Ⅰ~Ⅲ级)率84.6%.结论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卢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及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抗生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每周2次,连续2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且灌洗过程中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滨;蒋连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胆管细胞癌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胆管细胞癌(ICC)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从2000年至2010年采用单人徒手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方法治疗ICC 30例.结果 RFA后增强CT扫描完全凝固5例,绝大部分凝固25例,甲胎蛋白(AFP)转阴8例,占72.7%(8/11),CA199转阴15例,占62.5%(15/24),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1、3、5年生存率分别是70.8%、22.9%、17.2%,目前死亡20例,存活10例,长生存112个月.结论 RFA治疗ICC简单实用、微创安全、疗效显著,可作为ICC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勇;许若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体胆汁回输在老年人胆道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道手术后自体胆汁回输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32例老年胆道手术病人经T管十二指肠置管进行自体胆汁回输,其中8例病人加注营养液.结果 全组回输时间10~31 d,平均16.4 d,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全组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选取合适材料和恰当的置管方法,加强导管护理,遵循回输原则,配合营养输入,有益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患者负担.

    作者:杨枋;许国宝;朱铁雨;任俊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瘢痕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由医院各部门、各专业的专家,依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据此模式来接受治疗.路径完成之后,医疗机构内的成员再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检查每一个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借此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1].

    作者:唐凤元;苏秀宁;黄世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516例妇科腹腔镜下盆腹腔粘连的手术体会

    盆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度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条件改善,这类病人的手术也能顺利地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发展成为分离粘连的首选手术方式.现将2003年至2009 年我院收治的盆、腹腔粘连病人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在垂体腺瘤组织中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类型、肿瘤增殖情况、侵袭性等的关系,为垂体瘤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6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血清、15例正常志愿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对其EGF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①EGFR水平在侵袭性组为(11.58±0.72)ng/mL、非侵袭性组为(11.44 ±0.68)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侵袭性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②EGFR水平在垂体微腺瘤组、垂体大腺瘤组、垂体巨大腺瘤组中分别为(11.36±0.17)ng/mL、(11.45±0.69)ng/mL、(11.67±0.62)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GFR在垂体腺瘤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且与垂体腺瘤大小呈正相关.③EGFR水平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为(11.52±0.52)ng/mL,与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组(11.48±0.71)ng/m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功能性垂体腺瘤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EGFR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垂体腺瘤的增殖情况,术前EGFR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志峰;秦坤明;莫凯;符丹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但存在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和术后后期滤泡瘢痕化而致手术失败的隐患.我院眼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即小梁切除+丝裂霉素C+可调节缝线)治疗青光眼并施以相应护理措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黄均英;张如雪;何良娟;郑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膀胱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的体会(附54例报告)

    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直径1.2~2.5 cm 的膀胱结石患者54例,应用膀胱大力碎石钳碎石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82岁,平均67岁.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42例;单发结石31例,多发结石2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尿频、尿痛、肉眼血尿,伴排尿中断.KUB、彩超检查证实为膀胱结石,直径1.2~2.5 cm.

    作者:商昌欢;马培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后的妊娠情况.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20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术后随访妊娠及分娩情况.结果 女性原发性不孕病因主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继发性不孕病因主要为慢性盆腔炎.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33.33%,第一年妊娠率(23.88%),显著高于第二年(9.45%).结论 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不孕症,具有诊断明确、手术创伤小、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

    作者:韦修娟;农小珍;梁庆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体会

    目的 探讨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112例,其中膀胱结石93例,尿道结石19例;单发结石45例,多发结石(2~13枚)67 例,结石大小为0.7 cm×0.6 cm×0.5 cm~4.3 cm×3.5 cm×3.0 cm.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碎石成功,结石清除率为100%.清除尿道结石平均时间为(19.5±4.0)min,清除膀胱结石平均时间为(45.9±4.0)min,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5.6±1.6)d,术后平均留院天数(5.6±1.6)d.术后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结石复发.结论 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是一种高效、安全、微创的方法.

    作者:冯伟;莫乃新;吕忠;王旭刚;吴斌;史红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