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诊治宫外孕的研究进展

闭娟明

关键词:腹腔镜, 宫外孕, 异位妊娠
摘要:宫外孕也称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指受精卵在宫腔以外着床的妊娠,临床上根据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将其分为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对EP的治疗,早期患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多数患者需行手术治疗,以往对此种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式多为剖腹手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渐成熟,腹腔镜在EP诊治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近年来腹腔镜在各种EP类型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免补片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免补片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腹腔镜免补片法治疗26例腹股沟疝的手术恢复情况及随诊结果,并与同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26例的结果相比较.结果 免补片法在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手术时间方面明显优于无张力疝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免补片法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

    作者:廖伟春;严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Barrett食管(B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52例BE患者,在内镜下行APC治疗,再给予埃索美拉唑抑酸40 mg/d口服8周.术后进行内镜、病理随访12个月.结果 52例均完成治疗,其中需要1次治疗者40例,2次者10例,3次者2例.49例达到完全的鳞状上皮再生(94.2%),3例再生的鳞状上皮间混有岛状的柱状上皮(5.8%).12个月后共有6例出现内镜下可见的复发.结论 内镜下APC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E简单、安全、有效,但有一定比例的残留和复发.

    作者:陈涛;宋文先;段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慢性精囊炎9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在慢性精囊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经尿道逆行插管,钬激光烧的碎石治疗并留置导管药物冲洗引流精囊腺等方法治疗慢性精囊炎患者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复发1例.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精囊探查术治疗精囊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平;刘永康;黄延伟;胡斌;刘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及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联合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探测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设计额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转移修复下睑全层缺损,再移植游离的口腔黏膜作为衬里.结果 12名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能纠正下睑外翻,眼闭合完全.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及口腔黏膜修复下睑全层缺损,效果良好.

    作者:张兵;刘庆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质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中减少角膜层间异物的管理对策

    为保证安全有效的进行高质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要求手术者掌握三个关键环节[1],其中手术操作技术和手术中问题的解决是关键的中间环节.手术中术者往往更加注重如何制作更薄更完美的角膜瓣和避免瓣制作不良,而忽略如何避免和减少角膜层间异物.

    作者:刘凤玲;李颖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516例妇科腹腔镜下盆腹腔粘连的手术体会

    盆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度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条件改善,这类病人的手术也能顺利地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发展成为分离粘连的首选手术方式.现将2003年至2009 年我院收治的盆、腹腔粘连病人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是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损伤后其制导及限制作用遭到破坏.如未能及时修复重建,膝关节在活动状态下会出现直向及旋转不稳定.早期行韧带修复重建可防止关节软骨、半月板及其他关节结构的继发性损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了多种有关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法,疗效也参差不齐.本文就现有的应用较多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式、不同重建材料及重建固定技术进行总结.

    作者:邓贵全;谭海涛;陆俭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射频消融治疗肝胆管细胞癌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胆管细胞癌(ICC)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从2000年至2010年采用单人徒手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方法治疗ICC 30例.结果 RFA后增强CT扫描完全凝固5例,绝大部分凝固25例,甲胎蛋白(AFP)转阴8例,占72.7%(8/11),CA199转阴15例,占62.5%(15/24),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1、3、5年生存率分别是70.8%、22.9%、17.2%,目前死亡20例,存活10例,长生存112个月.结论 RFA治疗ICC简单实用、微创安全、疗效显著,可作为ICC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陈勇;许若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临床疗效.方法 对 26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级法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2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或死亡.术后随访 3个月,ADL 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4例,优良(Ⅰ~Ⅲ级)率84.6%.结论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卢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种植体支抗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同时与传统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12例,随机分成A、B二组,A 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磨牙远中关系侧第一前磨牙与磨牙之间根方,4周后加力;将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将磨牙远中关系侧推磨牙向后开展间隙的同时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弓,调整上颌中线,纠正不对称的上颌牙弓.B组用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4周后力值恒定为2.94~3.92 N.采用模型测量、头影测量分析观测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上颌单侧推磨牙3~9个月开展足够间隙后,所有病例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上牙弓均达到对称效果.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单侧平均移动距离4.55 mm,疗程3~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1.27 mm/月,上颌第一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47°,磨牙旋转角度约1.18°,磨牙颊向移位0.93 mm,上颌中切牙唇舌向移动距离及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单侧平均移动距离4.13 mm,疗程5~9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0 mm/月,上颌第一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36°,磨牙旋转角度约1.17°,磨牙颊向移位0.97 mm,上颌中切牙唇舌向移动距离及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结论 两种方法在单侧推磨牙远移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上牙弓均达到对称效果.但种植体支抗组不依赖于患者配合,疗效迅速,大大地缩短疗程.

    作者:冯淑敏;王增全;马强;曾赞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作者:萧金丰;贺轲;向国安;王汉宁;陈开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胃镜诊治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6例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后,于胃镜下行止血治疗,按出血情况分别给予肾上腺素喷洒止血或黏膜下注射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结果 胃镜下出血病因确诊率93.5%.采用局部喷药28例,黏膜下注射止血18例,45例止血,1例3 d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97.8%.结论 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病因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杰;罗显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择期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高麻醉平面时间和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效果好于CEA组(P<0.05),CSEA组有2例发生低血压,CEA组有7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感觉阻滞平面、心动过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CEA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术后头痛发生.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TURP手术.

    作者:解翔彬;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新进展

    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等.在当今的微创医疗时代,已经很少进行开放手术了.尽管如此,由于各种技术都有其适应证和操作特点,应当规范应用.对于具体的患者来说,应该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选择损伤相对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的治疗方式.

    作者:谷现恩;王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后的妊娠情况.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20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术后随访妊娠及分娩情况.结果 女性原发性不孕病因主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继发性不孕病因主要为慢性盆腔炎.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33.33%,第一年妊娠率(23.88%),显著高于第二年(9.45%).结论 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不孕症,具有诊断明确、手术创伤小、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

    作者:韦修娟;农小珍;梁庆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7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硬通道组、软通道组和小骨窗开颅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后三组患者血肿清除量,入出院时采用临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治疗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定预后的情况.结果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组的血肿清除量、入出院时临床GCS评分及治疗后6个月GOS评定预后的情况比硬通道组、软通道技术组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华东;黄海能;邓元央;罗起胜;符黄德;李传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膀胱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的体会(附54例报告)

    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直径1.2~2.5 cm 的膀胱结石患者54例,应用膀胱大力碎石钳碎石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82岁,平均67岁.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42例;单发结石31例,多发结石2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尿频、尿痛、肉眼血尿,伴排尿中断.KUB、彩超检查证实为膀胱结石,直径1.2~2.5 cm.

    作者:商昌欢;马培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对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对19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2例中途转常规开腹手术,17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6.1±9.7)min,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为12~48 h,住院时间为4~5 d,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捷、患者住院时间短、探查范围广等特点,是现阶段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庆文;周宾径;秦宏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垫枕加气囊托板用于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临床上比较常见,一般常采用保守治疗,如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伤椎处垫枕或腰椎气囊托板治疗等;但在使用过程中,就患者的满意度而言得不到提高.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使用垫枕加腰椎气囊托板治疗患者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梁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胆囊结石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30例行保胆取石术患者(A组),与同期选取的3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B组)进行对比,并对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同时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均优于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 掌握好保胆取石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腹腔下手术能保留胆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冼健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