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解翔彬;陈霞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布比卡因,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老年
摘要:目的 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择期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高麻醉平面时间和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效果好于CEA组(P<0.05),CSEA组有2例发生低血压,CEA组有7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感觉阻滞平面、心动过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CEA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术后头痛发生.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TURP手术.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临床疗效.方法 对 26例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级法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26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或死亡.术后随访 3个月,ADL Ⅰ级7例,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4例,优良(Ⅰ~Ⅲ级)率84.6%.结论 神经内镜介导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脑内血肿,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卢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是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损伤后其制导及限制作用遭到破坏.如未能及时修复重建,膝关节在活动状态下会出现直向及旋转不稳定.早期行韧带修复重建可防止关节软骨、半月板及其他关节结构的继发性损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了多种有关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方法,疗效也参差不齐.本文就现有的应用较多的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术式、不同重建材料及重建固定技术进行总结.

    作者:邓贵全;谭海涛;陆俭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质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中减少角膜层间异物的管理对策

    为保证安全有效的进行高质量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要求手术者掌握三个关键环节[1],其中手术操作技术和手术中问题的解决是关键的中间环节.手术中术者往往更加注重如何制作更薄更完美的角膜瓣和避免瓣制作不良,而忽略如何避免和减少角膜层间异物.

    作者:刘凤玲;李颖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516例妇科腹腔镜下盆腹腔粘连的手术体会

    盆腹腔粘连是腹部手术中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度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随着微创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条件改善,这类病人的手术也能顺利地在腹腔镜下完成,并发展成为分离粘连的首选手术方式.现将2003年至2009 年我院收治的盆、腹腔粘连病人的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自体胆汁回输在老年人胆道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道手术后自体胆汁回输的应用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32例老年胆道手术病人经T管十二指肠置管进行自体胆汁回输,其中8例病人加注营养液.结果 全组回输时间10~31 d,平均16.4 d,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全组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选取合适材料和恰当的置管方法,加强导管护理,遵循回输原则,配合营养输入,有益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患者负担.

    作者:杨枋;许国宝;朱铁雨;任俊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及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抗生素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每周2次,连续2周.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且灌洗过程中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红滨;蒋连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少白细胞输血与术后感染的Meta 分析

    目的 探讨少白细胞血输血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收集了1979年至200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少白细胞血输血的手术病例对照研究论文,并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以少白细胞血输血为治疗组及常规输血为对照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然后用Meta分析软件RevMan 4.2进行统计处理.同时给出Meta分析森林图和倒漏斗图.结果 终进入系统评价的文献13篇,其中少白细胞血输血治疗896例,常规输血治疗 881例.Meta分析结果合并OR为0.22,95%CI[0.15~0.32],合并效应检验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相关研究结果的Meta分析显示,少白细胞血输血可以减少术后感染.

    作者:张志哲;黄青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择期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E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和麻醉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高感觉阻滞平面、到达高麻醉平面时间和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效果好于CEA组(P<0.05),CSEA组有2例发生低血压,CEA组有7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感觉阻滞平面、心动过缓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CEA组有3例发生恶心呕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术后头痛发生.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患者TURP手术.

    作者:解翔彬;陈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 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作者:萧金丰;贺轲;向国安;王汉宁;陈开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介入化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对21例复发宫颈癌患者施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介入化疗,间隔3周左右重复,共3次,介入化疗前及介入化疗后10 d 行妇科检查,辅以B超或CT检查,3次介入化疗结束后行阴道残端活检术,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介入化疗后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9例,有效率81.0%.结论 介入插管化疗对复发宫颈癌近期疗效明显,是治疗复发宫颈癌的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翠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35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1993年Kerbl等成功实施了首例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1],但当时人们对腹腔镜治疗肾肿瘤还存在许多争议.随着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器械的更新和完善,LRN的手术适应证也在逐渐扩大.LRN手术有两种途径入路,分别是经腹腔途径和经后腹腔入路.

    作者:李英;雷琳;黄松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胆囊结石临床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30例行保胆取石术患者(A组),与同期选取的3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B组)进行对比,并对两种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和生存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同时将所得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机体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均优于胆囊切除术患者(P<0.05).结论 掌握好保胆取石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腹腔下手术能保留胆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冼健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摄像系统的规范应用与保养

    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普及与广泛应用,摄像系统的正常运转是确保手术治疗正常开展的关键环节.正确地操作应用仪器设备,科学规范的管理与保养,是临床手术工作人员与后勤设备维护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我院从 2002年开展腹腔镜技术至今,由于手术团队的合作与努力,较好地配合完成了腹腔镜手术的开展,现将使用与保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梁远瑜;雷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种植体支抗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上颌牙弓不对称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同时与传统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 12例,随机分成A、B二组,A 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在磨牙远中关系侧第一前磨牙与磨牙之间根方,4周后加力;将Ni-Ti螺旋弹簧压缩后置于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之间,推磨牙远移,将磨牙远中关系侧推磨牙向后开展间隙的同时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牙弓,调整上颌中线,纠正不对称的上颌牙弓.B组用头帽口外弓(不对称面弓),4周后力值恒定为2.94~3.92 N.采用模型测量、头影测量分析观测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上颌单侧推磨牙3~9个月开展足够间隙后,所有病例磨牙均达到中性关系,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上牙弓均达到对称效果.实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单侧平均移动距离4.55 mm,疗程3~5个月,平均移动速度1.27 mm/月,上颌第一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47°,磨牙旋转角度约1.18°,磨牙颊向移位0.93 mm,上颌中切牙唇舌向移动距离及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单侧平均移动距离4.13 mm,疗程5~9个月,平均移动速度0.60 mm/月,上颌第一磨牙长轴向远中倾斜角度为2.36°,磨牙旋转角度约1.17°,磨牙颊向移位0.97 mm,上颌中切牙唇舌向移动距离及长轴角度基本无改变.结论 两种方法在单侧推磨牙远移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强支抗的作用,未见前牙支抗丧失,结合直丝弓矫治技术,上牙弓均达到对称效果.但种植体支抗组不依赖于患者配合,疗效迅速,大大地缩短疗程.

    作者:冯淑敏;王增全;马强;曾赞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膀胱大力碎石钳治疗膀胱结石的体会(附54例报告)

    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直径1.2~2.5 cm 的膀胱结石患者54例,应用膀胱大力碎石钳碎石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82岁,平均67岁.其中合并前列腺增生42例;单发结石31例,多发结石23例.临床表现为反复尿频、尿痛、肉眼血尿,伴排尿中断.KUB、彩超检查证实为膀胱结石,直径1.2~2.5 cm.

    作者:商昌欢;马培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并慢性泪囊炎的护理体会

    婴幼儿泪道阻塞并慢性泪囊炎多因鼻泪管下端鼻腔开口处被先天性膜组织封闭所致,少数原因是先天性鼻泪管狭窄或堵塞[1],其主要症状为溢泪和脓性分泌物,常规治疗方法为滴眼药、泪囊区按摩和泪道冲洗等,但效果欠佳.我院门诊眼科从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576例婴幼儿636只患眼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及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美妮;刘春香;黄色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眼球穿通伤一期处理的临床分析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常见急症,常因角巩膜裂伤,内容物流失、晶状体的破裂、眼内积血、视网膜脱离等造成眼球多重损害,一期手术处理的好坏决定伤眼愈合的关键,适时、合理的治疗对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和减少盲目的发生尤其重要.现将我科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 118例眼球穿通伤患者的治疗及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建芳;唐小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病因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后的妊娠情况.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20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诊断及治疗,术后随访妊娠及分娩情况.结果 女性原发性不孕病因主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继发性不孕病因主要为慢性盆腔炎.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33.33%,第一年妊娠率(23.88%),显著高于第二年(9.45%).结论 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不孕症,具有诊断明确、手术创伤小、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

    作者:韦修娟;农小珍;梁庆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在垂体腺瘤组织中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类型、肿瘤增殖情况、侵袭性等的关系,为垂体瘤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65例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血清、15例正常志愿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对其EGF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①EGFR水平在侵袭性组为(11.58±0.72)ng/mL、非侵袭性组为(11.44 ±0.68)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侵袭性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②EGFR水平在垂体微腺瘤组、垂体大腺瘤组、垂体巨大腺瘤组中分别为(11.36±0.17)ng/mL、(11.45±0.69)ng/mL、(11.67±0.62)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EGFR在垂体腺瘤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且与垂体腺瘤大小呈正相关.③EGFR水平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为(11.52±0.52)ng/mL,与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组(11.48±0.71)ng/mL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功能性垂体腺瘤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术前EGFR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垂体腺瘤的增殖情况,术前EGFR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志峰;秦坤明;莫凯;符丹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去顶术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去顶术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例单纯性小儿肾囊肿患儿采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去顶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3例患儿均一次治愈,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复查囊肿消失2例,明显缩小1例,无复发.结论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去顶术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崔书平;陈文彬;孟宪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