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伟胜;孙杰明;黄映善;陈俭
目的 分析家系成员EB病毒VCA-IgA抗体检测结果.方法 对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确诊的鼻咽癌先证者及其血缘父母进行调查和填写调查表,并采集外周静脉血8 mL,其中抗凝血5 mL分离、冻存,3 mL非抗凝血进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对照组采用广西境内高发区自然人群.结果 共收集鼻咽癌核心家系254例,建立家系成员资料数据库,并分析家系成员VCA-IgA抗体检测结果,其中先证者父母EB-VCA-Ig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建立规范的鼻咽癌核心家系数据库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来研究鼻咽癌的病因打下基础.
作者:刘海洲;崔英;岳惠芬;梁新强;吴冬梅;陈丽霞;朱文良;聂龙;宛月;丰大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微创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应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0.0%(3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轻肺部感染1例,无1例患者死亡;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3例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患者死于脑疝,1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微创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但相对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宗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固定矫治器以及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托槽直接黏接技术因其便利性和高效率而被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于正畸固定矫治,并成为正畸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口腔正畸治疗技术进步的明显标志.
作者:廖烈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适应证、手术操作技巧、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6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该院外伤性脾破裂行腹腔镜脾切除术1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均获治愈.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良好,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毛国昌;蔺觅;全俊杰;杨奕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使用超声共检查孕妇158 649人,检出胎儿水肿畸形者545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孕妇年龄18~42岁,孕9~40周,有26例孕妇合并贫血(其中8例为地中海贫血),既往有地贫生产史及唐氏儿生产史各1例,其中双胎14例,死胎 29例,羊水过多15例,羊水过少43例,宫内感染4例.
作者:林莲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病,在妇科急腹症中居首位[1],严重感染累及输卵管和卵巢时可引起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或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当盆腔炎发展到包裹性积脓需要外科手术治疗[2].
作者:王兴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外伤性硬膜外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hydroma,TSH)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并发症,为损伤后脑脊液流入并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而引起,积液的吸收和脑组织的复位是硬膜下积液转归的关键[1],目前临床治疗仍较为棘手.我院2004年5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硬膜外积液患者55例,现就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重桥;陆伟水;余松祚;谭适;陆弘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颅内血肿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开引流或临床保守治疗[1].自CT机问世以来,由于CT能清楚显示脑内结构和病灶的位置,从而改变传统定位中靶点不可见的问题.传统立向定位技术虽然较普通X线定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操作复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穿刺成功率高、使用于有CT机的基层医院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院前急救患者往往情况紧急﹑病情危重,需要立即建立输液通道以抢救生命.但因院前急救环境多变,且患者常伴血容量不足而导致外周血管塌陷,通过外周静脉建立输液通道不易成功.我院在院前运用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急救危重成年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资料完整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CDU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93.1%,定性诊断符合率89.6%;二维超声可分为均质型与混合型.结论 CDU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有重要的定位诊断价值,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有较高的定性诊断率,有利于临床决策.
作者:蓝春勇;王小燕;凌冰;农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520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260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进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以日常生活能力(ADL)标准判定预后比较.结果 微创组恢复率(68.46%)优于传统组(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死亡率差别不大(P>0.05),但微创组的病人偏瘫恢复较早、较快,且恢复程度、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韦祖斌;陆田;梁喜安;梁意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急腹症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腹腔镜诊治61例急腹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急腹症患者经腹腔镜探查后均明确诊断,6例行中转开腹术,其余均成功行腹腔镜术,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75 min,术中出血10~18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应用安全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使病人及时地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勇;郭朝普;贺文全;武强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交通道路、房产开发、开采业的快速发展及大量重量级机械工具的投用,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塌方及重量级机械工具事故等高强度创伤引发的髋臼骨折发生率日益增高.但在髋臼骨折中,前柱骨折比较少见,发生率为4%~5%,致使临床上许多医生对该类骨折的诊断概念和治疗手段模糊,效果不佳.以下浅谈髋臼前柱的解剖、诊断及治疗策略.
作者:张聪林;屈小鹏;刘志斌;叶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CT、高分辨率CT等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大大提高,有逐渐取代传统支气管造影的趋势,但它仍然存在着假阴性及假阳性的可能.
作者:肖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小面积外伤性颌面部圆形皮肤缺损,对外貌有较显著的影响.传统的手术方法是作梭形切除、线形缝合.2007年起我们将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对22例小面积外伤性颌面部圆形或类圆形的,需要梭形切除、转移皮瓣或植皮术才能修复的皮肤缺损采用荷包缝合的方法进行修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远期效果尤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旭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2006年 3月至2010年12月该院179 例于电视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存在痛经以及下腹部疼痛症状的132例患者当中,手术之后症状明显消失者有91例,临床显效率约为68.94%;有效者为16例,有效率约为12.12%;症状无明显改善者为25例,无效率约为18.94%;总有效患者为107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81.06%.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平均出血量为75 mL.在手术结束之后为期一年左右的随访观察,59例伴有不孕症患者当中,有37例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约为62.71%;17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临床复发率约为2.79%.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造成的创伤相对比较小,术中出血量也相对比较少,术后患者康复较快,愈后情况良好,腹腔镜手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有着较大的临床诊治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欧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病死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也在逐年增多,甚至已达到糖尿病患者的49.5%[1],其中5%~10%的患者需进行截肢手术[2].
作者:陈依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置管广泛应用于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化疗、静脉营养和抢救危重患者,它能长时间保留置管,方便临床工作,减轻患者痛苦.但中心静脉置管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大部分医院由麻醉师或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这项操作[1].而在我们基层医院,麻醉师少,工作多,紧急时无法请到麻醉师,影响危重病人抢救.
作者:陈永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6例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31例(86.1%)患者在移植后出现感染.移植早期感染种类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1.4%,阳性菌23.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占54.1%,其次是口腔黏膜、胃肠道、皮肤等,未发现感染病灶者3例.合并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者感染的发生率与未合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发生率非常高,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等是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早期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云涛;石琳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介入性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39 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置管,采用表阿霉素(EADM)、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顺铂(CDDP)行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0~50 d再次治疗,2次治疗后评价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39例患者显效8例(20.5%),有效14例(35.9%),稳定15例(38.5%),进展2例(5.1%),总有效率为56.4%.AFP下降>50%者16例,其中11例恢复正常.结论 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永标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