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利用非气腹装置机械性地提拉或拱起前腹壁,使前腹壁与腹腔脏器分离形成操作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旨在避免气腹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拓宽腹腔镜的应用发展范围.现将免气腹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杜慎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指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术后出血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持续出血容易导致尿管堵塞,反复的注射器冲洗或更换尿管,对病人和医护人员都是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出血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止血.杜传军[1]报道TURP中输血发生率高达11.8%.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月至2011年2月的2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病人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建雄;黄桂平;吴定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VCO)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0眼采用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治疗,30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TE)治疗.观察两组患眼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2~12个月,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组视力无1例下降,平均眼压由术前43.15 mmHg改善为出院时11.20 mmHg,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传统小梁切除术组视力下降5例,平均眼压由术前42.77 mmHg改善为出院时11.50 mmHg.术中前房出血4例;术后浅前房5例,脉络膜脱离1例,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黏弹物质小管切开术能很好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黎海平;郝小波;唐勇华;林柳燕;钟舒阳;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通过电子结肠镜诊断的42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肠镜结果资料.结果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大肠癌77例(18.12%),其中发生在左半结肠及直肠52例,发生在横结肠至盲肠25例;结直肠息肉68例(包括幼年型息肉)(16.00 %);结直肠炎症改变117例(27.53%);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73例(17.18%);肛周疾病81例(19.06%);其他9例(2.12%)等.大肠癌及息肉者男性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 结直肠癌及息肉是下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年龄、性别等与病因相关.
作者:陈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而导致的一种新的软组织损伤疾病, 它不仅包括急性损伤因延误治疗演变而来的疾患,还包括慢性劳损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疾患.针刀疗法是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它把中医的针灸疗法与西医外科手术疗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疗法[1].由于其具有疗效好且持久,简单、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受到广大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欢迎.现将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农泽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并发肠坏死,故需要急诊处理.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为X线引导下灌肠复位术,但术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医务人员及患者遭受X线的辐射.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近年来对27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黄芸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食道镜检查插胃管、喉外伤等均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若未予以及时手术治疗,日久环杓关节固定,可遗留永久性发声困难[1].但由于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术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清晰地显示喉腔、患者的合作尤其重要.并且环杓关节的解剖位置隐蔽,手术成功率不高.我科2006年至2010年在纤维喉镜+喉息肉钳下对13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行杓状软骨拨动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居;黄华;韦春教;覃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凝钩法联合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诊断为中低位直肠癌的60例病人分别施以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手术(A组,n=30)及腹腔镜下超声刀及吻合器(B组,n=30)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其无腹部辅助切口,更微创,且住院费用低,适合于推广应用.
作者:陈延林;秦诚;秦伟;何德云;黄海旺;李有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各50例,均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数量.结果 术毕各组 CD3+ 、CD4+、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开腹组较腹腔镜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72 h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燕洁;梁宁;甘丽霞;张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并发病多,胆囊水肿,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老年急性胆囊炎一度成为LC的相对禁忌证.随着手术操作技能的不断进步,老年急性胆囊炎逐步纳入手术范围.本院2000年至2010年共行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52例,成功50例,中转开腹2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门冬酸钾镁联合131碘(131I) 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对135例已确诊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在门冬酸钾镁口服控制心律失常配合下,行放射性131I治疗,定期随访并观察131I治疗后2年内甲亢性心脏病治愈率及转归.结果 经治疗2年后,各种心律失常复律122例,占90.4%,缓解13例(9.6%).结论 门冬酸钾镁配合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效果显著,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唐武儒;刁丽娜;宋伟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长期的面部肌肉阵发性发作的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1].面肌痉挛其原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在脑干起始部被血管压迫所致[2,3],常规MRI平扫检查可显示或排除占位性病变,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能得以明确[4],诊断准确率为97.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4%.
作者:赖海燕;秦丽平;陈亚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前庭大腺脓肿为妇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前庭大腺脓肿造口术较为常用,但术后存在高复发率等问题.为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良造口引流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莫培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自198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开展以来,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手术范围已由单一的胆囊切除术扩展到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专业领域.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翁山耕;张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直径仅为1.0 mm 的自制疝囊高位结扎针(微针)、经单孔直径为2.7 mm 的针式腹腔镜(微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彭先美;黄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腹腔镜治疗是微创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以其外科微创化的特性,从各个角度渗入至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环节,其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深受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欢迎.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腹腔镜在胃肠道疾病的研究报道进行分析,对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振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经皮切吸术、胶原酶融解术、激光汽化术等.我院2009年引进射频靶点热凝及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亮;王元明;方亚敏;魏汉卿;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种微创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报道越来越多[1,2].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应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陈健珍;钟先荣;卢榜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首选术式[1],而腹胀是LC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胀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2].腹胀处理不当将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4].但如何预防和减轻LC术后腹胀的发生探讨不多.我科对LC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林映;曹少华;张桃;黄玉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