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经皮切吸术、胶原酶融解术、激光汽化术等.我院2009年引进射频靶点热凝及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亮;王元明;方亚敏;魏汉卿;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免气腹腹腔镜手术是利用非气腹装置机械性地提拉或拱起前腹壁,使前腹壁与腹腔脏器分离形成操作空间,完成腹腔镜手术,旨在避免气腹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拓宽腹腔镜的应用发展范围.现将免气腹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杜慎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直径仅为1.0 mm 的自制疝囊高位结扎针(微针)、经单孔直径为2.7 mm 的针式腹腔镜(微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彭先美;黄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多年来一直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治疗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微侵袭神经外科的发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也朝微创方向不断发展.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随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93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
作者:黄毅;龙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指端缺损的病例,根据不同的缺损情况,分别选择不同的皮瓣进行移植修复.结果 50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坏死,短缩指骨后伤口愈合;2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4~18个月,50例患指外形满意,皮瓣无臃肿,质地柔软,两点分辨觉达5~9 mm,手指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正确选用皮瓣、严格手术操作及皮瓣的一期愈合,是手指外形重建的关键.
作者:韦廷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兰氏法早期修复单侧完全性腭裂的效果.方法 选择18~24个月龄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65例,手术均采用改良兰氏法修复腭裂,切开裂隙边缘,在腭部黏膜距上牙龈缘1~2 mm处,自尖牙近中始向后切开至上颌结节后方,剥离腭侧黏骨膜瓣、鼻腔黏膜及犁骨瓣,松解腭前血管神经束,重建腭帆提肌,分层缝合关闭裂隙.结果 手术后出现腭裂穿孔、复裂2例,近期语音恢复良好53例,远期语音恢复良好58例.结论 用改良兰氏法早期修复腭裂,既能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又能减少日后颌骨发育障碍,为术后功能的重建创造条件.
作者:蒋榕林;李军;沈宁;唐增斌;陈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恰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及切除子宫,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我院2011年3月收治1例瘢痕子宫胎盘植入产妇,先行5-氟尿嘧啶(5-Fu)保守治疗后再行子宫内病灶清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并发肠坏死,故需要急诊处理.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为X线引导下灌肠复位术,但术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医务人员及患者遭受X线的辐射.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近年来对27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黄芸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长期的面部肌肉阵发性发作的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1].面肌痉挛其原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在脑干起始部被血管压迫所致[2,3],常规MRI平扫检查可显示或排除占位性病变,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能得以明确[4],诊断准确率为97.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4%.
作者:赖海燕;秦丽平;陈亚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食道镜检查插胃管、喉外伤等均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若未予以及时手术治疗,日久环杓关节固定,可遗留永久性发声困难[1].但由于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术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清晰地显示喉腔、患者的合作尤其重要.并且环杓关节的解剖位置隐蔽,手术成功率不高.我科2006年至2010年在纤维喉镜+喉息肉钳下对13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行杓状软骨拨动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居;黄华;韦春教;覃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效果,探讨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推广的价值.方法 对135例LA与同期55例OA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比例、残余脓肿发生率、使用止痛药比例、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 135例LA手术成功.与OA组对比,LA组手术时间比OA组短(t=5.6087,P<0.01),术中出血量少(t=17.73,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t=19.69,P<0.01),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比例低(χ2=8.4211,P<0.01),术后使用止痛药比例低(χ2=41.86,P<0.01),住院时间短(t=11.004 8,P<0.01).两组均无残余脓肿发生,LA组疗效优于OA组.结论 LA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安全、可行的,可作为各种病理类型阑尾炎的首选术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韦卓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自198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开展以来,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手术范围已由单一的胆囊切除术扩展到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专业领域.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翁山耕;张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盆腔脓肿患者15例,根据临床检查一经确诊即作为急症指征早期采用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梓羽;唐移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前庭大腺脓肿为妇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前庭大腺脓肿造口术较为常用,但术后存在高复发率等问题.为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良造口引流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莫培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宫腔镜和腹腔镜已联合应用到妇科手术的诊治当中[1].现对本院妇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80例患者的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85例.结果 手术时间18~60 min,平均35 min.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率分别为85.7%(24/28)、96.5%(55/57).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其中1例为输尿管穿孔,1例为输尿管壁损伤,2例为假道形成.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安全高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仁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阴式(TV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TLH)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收治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住院患者394例,其中TVH和TLH分别为163例和188例,其他手术43例.对比TVH和TLH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和住院费用,并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术式选择及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工作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TLH组(P<0.05).结论 TVH创伤小、腹部无伤口或伤口小、术后病率低、粘连少、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此外,TVH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廉等优越性,而TLH可进一步扩大TVH手术的适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显著地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丽;刘素芹;金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肠道清洁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传统的清洁灌肠虽能有效地清除粪便,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但需要灌肠的次数较多,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患者也不易接受[1].我院2010年 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口服磷酸钠盐溶液代替传统的清洁灌肠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型糖尿病脑血管早期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60例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的患者分为A组(病程≥10年)、B组(病程<10年),与年龄相近的30例对照组(C组)接受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对比分析各组人群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末段、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及频谱图像的差异.结果 A组、B组患者与C组间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显著升高(P均<0.01),PI基底动脉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A组、B组患者和C组间脑动脉的PI值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组(A组+B组)脑血管硬化较C组明显(P<0.05),脑血管异常也较C组明显(P<0.01).结论 TCD检测无症状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以为及时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何积源;缪道华;凌世英;张明陆;黄恒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各50例,均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数量.结果 术毕各组 CD3+ 、CD4+、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开腹组较腹腔镜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72 h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燕洁;梁宁;甘丽霞;张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