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芹;田晓先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生化酶技术相结合,配合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进行抽吸、冲洗、液化、粉碎和引流,能达到清除颅内血肿、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损伤的目的[1].
作者:韦咏坊;莫崇爱;蒙爱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3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结果 经随访3个月~6年,骨折愈合良好,无肱骨头坏死并发症.结论 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英果;汤长华;朱冬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术,使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根据骨折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暴露骨断端,手法复位使骨折对位后,行颌间结扎恢复咬合关系,选择不同型号钛板坚强内固定,定期X线复查,随访1年.结果 48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49例恢复到术前咬合关系,有1例固定后出现咬合关系不良,经颌间牵引后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所有患者钛板均未取出.结论 微型钛板内固定可对颌面骨骨折进行良好的固定,缩短了颌间固定的时间,可早期恢复张口运动,获得满意的咬合关系,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内固定方法.
作者:吴展;郭晓英;侯庆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B超定位引导局麻下穿刺置管腹腔多管冲洗引流治疗非胆源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程;覃洪斌;梁旭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是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肌肉组织出现无菌性炎症,逐渐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挛缩带引起的.多发生于儿童时期,至成人后常因骨盆或脊柱畸形和双下肢不等长致出现明显跛行等,影响手术疗效.
作者:农新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剖腹探查,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很危重.我们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急诊状态下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8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寒的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使用双源CT来指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82例120处病变作为A组,来使用双源CT作指导的63例98处病变作为B组,比较两组病变的介入成功率、导丝未能通过率、导丝进入假腔的发生率.结果 A组120处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为81.7%,A组导丝未能通过率为7.5%,进入假膜形成夹层发生率为4.2%;B组98处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率为68.4%,导丝未能通过率为18.4%,进入假腔形成夹层发生率为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介入治疗成功率高于B组,导丝未能通过率、进入假膜形成夹层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 应用双源CT指导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姚光;李平;刘明;陈坚;王正东;莫鸿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自2005年至2007年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加电切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向阳;刘成倍;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其基本人路是经自然腔道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和经脐人路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
作者:朱江帆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氧疗联合肩背部按摩对术后肩背部疼痛发生几率及疼痛的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四组.观察和比较四组术后动脉血PCO2、PO2及肩背部疼痛程度.结果 氧疗可以增加PO2、降低PCO2,不同浓度吸氧及联合肩背部按摩对不同时点的疼痛发生和疼痛程度的影响不同.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氧疗联合肩背部按摩可有效减少或缓饵肩背部疼痛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吴燕娜;黄秀菊;黄卫庆;吴小红;何春荣;余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超乳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26眼非超乳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采用散瞳、局部及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消炎痛及雷公藤多甙片等综合治疗.结果 大部分患者治疗3~12 d跟部炎症消退,视力恢复,有2例就诊晚,虹膜稍后粘连,人工晶体瞳孔夹持,视力稍下降.结论 非超乳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只要早期就诊,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韦晓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结肠黏膜染色早在纤维镜时代就已开展,但远未普及和深入.近年来由于电子内镜的应用,特别是电子放大内镜的问世,对结肠黏膜染色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共进行结肠镜检查3 886例,对其中的722例用亚甲兰或靛胭脂进行黏膜染色,现报告如下.
作者:邝敏亨;刘福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院从1999年3月起至2009年3月采用微创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茅付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外科的各种引流都具有双向性,一是把体腔或创口渗出物引出体外,二是由于引流物使体腔或创口又与外界相通,同时引流物的刺激作用,会增加局部或切口的感染机会,同时由于引流物的安放给病人带来一些不便及痛苦.
作者:杨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过熟期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皮质液化、囊膜皱缩、悬韧带发生退行性变,造成截囊困难[1],要保持囊膜袋不被撕破,选择截开前囊膜方法很重要.
作者:符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积大于50 mL的前列腺阳性穿刺率与穿刺针数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选择2006~2008年间于该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的180例患者(其前列腺体积均大于50 mL),按照穿刺针敷分为6针组及12针组,计算并比较两组间的阳性穿刺率.结果 6针组的阳性穿刺率为11.3%(9/80),12针组的阳性穿刺率为24%(24/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体积是影响穿刺率阳性的重要因素,当前列腺体积大于50 mL时应增加穿刺针数,减少漏诊率.
作者:陈功泉;刘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改良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上颌窦真菌病的40例患者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40例行鼻内镜下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组上颌窦根治术总有效率100%,优于鼻内窟镜下手术组的65%.结论 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业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于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或子宫次全切除.经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行回肠或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 11例手术成功,腹腔镜手术时间220~280 min,开放原位新膀胱术时间230~300 min.手术出血量200~800mL,输浓缩红细胞0~4个单位.术后4~5d恢复饮食,3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患者白天可完全控制排尿,4例夜间有尿失禁.术后病理证实11例均为浸润性膀肌癌,肌层有不同程度浸润,膀胱外组织切缘及局部淋巴结未见肿瘤细胞浸润.11例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是全膀胱切除手术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作者:陈光;谢广静;吴明贵;沈思;王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应用牵引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不稳定骨盆损伤骶髂关节脱位12例,通过牵引复位,在C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应用微创技术经皮空心加压螺钉行骶髂关节内固定.结果 12例患者经过6~20个月的随访,脱位复位满意,术后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神经损伤,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牵引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损伤固定牢固,切口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安全,康复快,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理想的微创方法.
作者:梁伟国;韦文武;黄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改变,外科手术、器械设备的改进及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少创伤、外科微创化的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方面,以电视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应运而生.
作者:郭建极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