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视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郭建极

关键词:胸外科, 教学, 电视腔镜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改变,外科手术、器械设备的改进及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少创伤、外科微创化的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方面,以电视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应运而生.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护理干预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MPCNL)是指利用特定的肾筋膜扩张器将经皮肾通道扩张至14、18F,并利用输尿管镜取石的一种操作方法[1].其优点是创伤小、结石取尽率高、时间短、出血少、愈合快等.该微创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医生的精湛技术,麻醉的密切配合,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

    作者:尹莉芳;李海琼;陈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的应用与观察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末端置于上下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术,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NICU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是新生儿静脉输液可靠而有效的途径.

    作者:钟丹妮;杨朝霞;高宗燕;李小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32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结果 经随访3个月~6年,骨折愈合良好,无肱骨头坏死并发症.结论 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杨英果;汤长华;朱冬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三镜联合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65例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三镜联合微创术在胆汁丢失量、术后补液量、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胆道狭窄或胆总管复发结石等异常.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术相比,三镜联合微创术治疗胆囊结合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符合生理、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监护、营养支持及肿瘤化疗的重要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因维护不当或者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

    作者:林月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视腔镜技术在胸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观念的改变,外科手术、器械设备的改进及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少创伤、外科微创化的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外科学的各个方面,以电视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应运而生.

    作者:郭建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发症的防治分析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近3年来采用激光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102例137条肢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术后共发生各种不同程度并发症113例次,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局部条索或硬结75条肢体,其中皮下淤血31条,小腿轻度皮肤灼伤3条,下肢肿胀3条,皮肤感觉异常,隐神经损伤1条;全组无切口感染发生,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的病例.结论 激光治疗创伤较小、安全、可靠,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规范化手术能有效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刘锦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方法的进展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远高于下尿路[1].目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已由传统的开放手术转为以微创治疗为主.现对上尿路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甘能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信封式截囊在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过熟期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皮质液化、囊膜皱缩、悬韧带发生退行性变,造成截囊困难[1],要保持囊膜袋不被撕破,选择截开前囊膜方法很重要.

    作者:符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40例临床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是目前治疗腹外疝的主要术式.我院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行一期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40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枞;黄永坤;宋明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彩超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实时彩色超声引导下,使用Bard可调式自动活检枪,18G切割活检针,每个病灶取材2~4次.结果 51例肺部肿物,取材成功率100%(51/51),2例恶性肿瘤未能分型,只提示可疑恶性,2例未能进行病理诊断,诊断敏感性92.1%(47/51),诊断准确率为96%(49/51).结论 对超声能显示的肺部肿块,彩超引导下经皮肺部肿块穿刺活检简单、安全,病理诊断可靠,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一锋;马力;郭云怀;霍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鼻咽癌腔内治疗操作失败原因分析

    近距离放疗(腔内治疗)是放射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鼻咽癌外照射后约有19.2%的复发、残余[2].由于鼻咽癌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常规放疗后腔内放疗的补量尤其重要.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2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同期2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对间、术后肠功能恢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住院费用明显少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P<0.01).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属微创手术,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黄而弘;欧红;苏莉鸣;黄柳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附3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36例尿道狭窄患者中,前尿道狭窄15例,后尿道狭窄21例,均采用尿道镜下经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48个月,28例术后排尿通畅,大尿流率>15 ml/s(77.8%);6例需定期尿道扩张,2例再狭窄者改行开放手术.结论 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安全可靠,为治疗尿道狭窄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震东;王玉林;张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中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在小C臂导向下,对诊断明确、无禁忌证的6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每个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60 μg/mL的臭氧8~16 mL.术后随访观察6~36个月.结果 参照改良Macnab评估标准判定疗效,优36例,良2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3.8%(57/6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C臂导向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新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翁柱庆;陈旭清;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痔治疗中的合理应用

    目的 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痔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合理应用PPH在痔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Ⅲ度内痔20例,Ⅳ度内痔4例,环状混合痔30例.均用国产痔疮环状切除吻合器行PPH,对痔块脱出较严重者联合传统痔切除术.结果 53例PPH吻合一次成功,1例PPH吻合失败改行手工吻合完成手术.单纯PPH 10例,PPH联合传统痔切除术(MM)44例.手术时间平均5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95.6 mL,平均住院6.9 d.术中出血34例(63.0%),术后出血1例,尿潴留42例(77.8%),肛门疼痛44例(81.5%),治疗后均好转.54例肛门痔块消失,痔症状能有效控制,随访3~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PH在痔治疗中合理应用安全、可行,能更有效地控制痔的症状;国产PPH吻合器性能可靠.

    作者:秦军;姚清深;陈春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钬激光、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和开放手术三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顺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8年1月间107例半月板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行开放手术34例,关节镜下常规器械手术42例,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31例).统计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切开组(P<0.01),后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钬激光组、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恢复日常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切开手术组(均P<0.01).切开组均有少量关节积液10~30 mL,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有4例积液5~20 mL,关节镜下钬激光组无积液发生.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钬激光组高于切开组(P<0.05),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评分低于钬激光组.结论 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优于常规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良好选择.

    作者:黄彰;殷浩;谢杰;王晓陆;王双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传统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58例住院的OVCF患者分为PVP治疗组和传统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包括疼痛评分、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结果 38例43椎体PVP术后均有腰背部疼痛缓解,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但术后CT显示有8例11椎体出现渗漏,引起临床症状较轻.保守治疗组经过治疗1个月后,疼痛症状也有缓解,治疗前后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同PVP比较两者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同均较保守组长.但费用较贵.结论 PVP治疗OVCF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避免了长期卧床,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OVCF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35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28条肢体)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8%.复发原因分别为:7条肢体交通支功能不全,5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条肢体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交通支功能不全,5条肢体大隐静脉主干再通,7条肢体局部曲张静脉残留或复发,1条肢体双大隐静脉畸形.27例患者均经再次手术,分别随访6月至4.5年无复发.结论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作者:赵为国;戴晓江;吴良平;王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鼻咽喉部因位置特殊,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常引起局部的炎症、肿瘤等疾病,且部位较为隐蔽,常规器械检查容易造成漏诊[1].随着电子鼻咽喉镜的广泛应用,对耳鼻咽喉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某些疾病治疗和一些重危患者的抢救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韦梦燕;陈爽;温守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