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甘平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优越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50例接受经皮肾穿(MPCNL)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均一期手术取石,采用1~3个通道;其中1次取石38例,2次取石9例,3次取石3例.43例结石全部取尽,结石总取净率86%.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平均出血量80mL,平均住院时间8 d.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MPCNL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廖尚范;伊岱旭;黄志明;章锋;林少煌;曾少杉;吴宗强;孙金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异丙酚(propofol)是目前新的静脉麻醉药,其在微创医学中的应用日趋增多.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对生物学作用也有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作者:孙宏颖;陈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肱骨内上髁骨折占儿童肘部骨折的11%~11.5%,保守治疗后非骨性愈合晚期并发症,以及肱骨内上髁有那些形态学的改变,文献报道很少.我院1986年至2004年共治疗了肱骨内上髁骨折122例,获得随访32例,报告如下.
作者:梁修深;李鼎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患者198例,并同时分析同期同样手术指征的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各80例.结果 腹腔镜下成功顺利完成手术190例,其中8例因手术困难而中转开腹.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发热率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各种妇科疾病,与开腹手术相比,对病人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短,术后并发症少,可用于临床妇科疾病的诊治.
作者:杨柳;陈昌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妇科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脏器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我院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对125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进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甘精华;农文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平面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对15例胆总管中、下段梗阻患者,12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余3例由右肝管穿刺在胆总管内置人支架.对24例肝门区梗阻患者,20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其中15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经置入胆道引流管,3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左肝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1例经剑突下穿刺在左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人胆道引流管;1例经双侧穿刺,分别在左肝管、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行全肝引流.4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人支架.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为(312.8±184.9)μmol/L、(198.9±115.7)μmol/L;术后2~48 d复查分别为(139.4±109.4)μmol/L、(99.4±80.1)μmol/L.表明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索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4.3×10-5、3×10-4).全组患者中35例术后总胆红索水平较术前下降超过30%,有效率为89.7%(35/39).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对肝门区肿瘤,宜根据Bismuth分型确定引流肝的范围及支架置入方式.
作者:张孔志;余文昌;林海澜;郝明志;郑建雄;陈建彬;罗福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眼渗血是在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而且渗血不仅造成慢性失血,加重贫血,也容易增加感染机会[1].我科自2006年2月至2007年5月对69例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了3 506例次血液透析,发生穿刺针眼渗血38例次,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莉金;潘捷;施惠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电视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安全性.方法 选择A5A Ⅰ~Ⅱ级于电视腹腔镜下行腹腔内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各25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BP、HR的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记录拔管后即刻、30 min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 R组插管期心血管反应显著低于F组(P<0.05),R组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R组拔管后即刻、30 min的VAS高于F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电视腹腔镜手术具有安全、有效、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陆健君;吴锋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93例角膜溃疡病人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朱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尺骨冠突骨折临床较少见,约占全身骨折及肘部骨折的0.22%和2.1%[1].我院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尺骨冠突骨折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学俊;杨开舜;姚汝斌;关雁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手术器械的更新,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年来宫腔镜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已有所下降,但损伤、出血、与膨宫介质相关的并发症、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仍然明显地影响了宫腔镜手术的推广和发展.因此,了解其严重的并发症,重视基本操作的培训,提倡术前预处理及术中监护,对于防止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廖琪;杨柳;马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简称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接受ICSI治疗的不育夫妇共进行了87个周期,分为2组,A组:附睾和睾丸细针穿刺抽吸精子组(梗阻性无精子症)27个周期;B组:射出精液少弱畸(包括严重少弱畸)精子症60个周期.比较其妊娠结局.结累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卵裂串、优胚率、妊娠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来源精子对ICSI结局无明显影响.
作者:方伟芬;冯雪;张波;周红;甘贤优;周莉;刘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108例电视胸腔镜胸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肺小肿物切除;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治疗;外伤性、自发性血胸,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探查;胸膜固定术;包裹性脓肿和积液清除;纵隔淋巴结和胸壁肿物活检.结果 肺良性小肿物术后恢复快,引流少,肺功能影响小,术后疼痛轻;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治疗多数术后仅留置闭式引流2~4 d;纵隔肿物、胸壁肿物活检为准确的病理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包裹性脓肿和积液清除完整,术后复发少;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后预后良好.结论 微创胸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肺功能破坏程度远较常规开胸手术小,且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保证了术后患者原有的生活质量.该术式对老年或体质较差者尤其适合.
作者:邓海青;杜正隆;凌毅;钟齐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双腔喉罩(proseal laryngeal mask airway,PLMA)是经典喉罩的改良产品,主要特点是更宽大的套囊和增加了一根对胃肠道起到密封和引流用的管道,在提高喉罩通气效果的同时,又能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
作者:何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以往用于治疗产后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的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开始用于妇科良性肿瘤的治疗[1].我院于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UAE治疗子宫肌瘤66例,获得显著的近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院从2007年开展了8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Dixon手术5例,Miles手术3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禢其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化疗在气道阻塞晚期肺癌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22例失去手术机会或因体质差不愿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的住院及门诊晚期肺癌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及配套的NK-3型注射针注入丝裂霉素6 mg及顺铂20 mg至瘤体中央及周围.结果 22例中,支气管腔内肿瘤完全消失2例(9.1%),肿瘤明显缩小17例(77.3%),有效率为86.4%,无效3例(13.6%).结论 经纤支镜局部化疗能较快地使肿瘤缩小或消失,解除患者的呼吸困难,疗效肯定,经济可行,可作为基层医院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王睿荣;李青芳;王让兰;李彩会;巨芳平;巨永利;魏亚芝;王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腹部切口疝多发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心肺等多种合并症,且腹壁结构薄弱,所以老年腹部大或巨大切口疝治疗困难,我院对老年腹壁切口疝行外科治疗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牙韩清;黄顺荣;秦千子;冯泽荣;麦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腋臭属局限性臭汗症,其病因目前公认与腋下大汗腺排泄的汗液有关[1].患者多为女青年,由于刺鼻异味,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我院于2003年至今开展腋窝皱襞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共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年来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34例.结果 按ADL分级:Ⅰ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3例,死亡1例.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广义;刘晶玉;宿鹏飞;袁士博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