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稀月;黄健源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相关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重度痔病患者采取PPH的治疗方法,选择同期进行Milligan手术的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PPH组的手术时间、痔核脱出、VAS评分、住院天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术后复发情况和随访满意度明显优于Mitligan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PH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小、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鹏;田小林;郭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周围神经疾病主要包括神经损伤及神经肿瘤两大类,前者又包括直接的外伤损伤及神经卡压伤.周围神经有无病变、损伤,虽然可通过临床体检、肌电图、热像仪及生物磁等手段检查,但对于病变的具体部位及程度却无方便、直观的检查方法.
作者:杨稀月;黄健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49例74椎行PVP,其中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42例58椎,椎体肿瘤7例16椎.所有患者在注射骨水泥前均行椎体内静脉造影,骨水泥按一定比例调配,在一定压力和X光密切观察下缓慢注射.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行椎体内静脉造影时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出现椎体渗漏共11例,但出现症状的2例均为一过性双下肢肌力下降.无永久性损伤出现.结论 正确的穿刺并行椎体内静脉造影,按照一定的比饲调配骨水泥.并在骨水泥黏稠期时适压在X光严密的观测下缓慢注射,可以有效地预防骨水泥渗漏,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作者:甘秀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抽血在儿科应用广泛,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常规法以股动脉搏动点为参考依据,但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而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触摸股动脉穿刺成功率较低,尤其是对于危重新生儿因股动脉搏动弱,难以摸到股动脉搏动,穿刺难以成功.我们通过解剖分析和实践摸索,采用真空采血管斜穿法,通过目测定位抽血,取得良好的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伍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病人耐受性强、留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同时也有一定潜在风险性,有时还会出现相当严重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共治疗输尿管结石26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永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临床观察表明,术后患者在用镇痛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仍有74%的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1,2],疼痛治疗与护理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讨髋关节围手术期疼痛专项护理内容对患者手术后康复的积极影响.
作者:陈敏;李艳玲;黄农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施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SCI-ET)技术后所获异位妊娠(EP)的27例病例(含2例官内宫外同时妊娠,H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助孕指征比较分析显示,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盆腔因素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EP发生与患者年龄、促排卵方案、胚胎移植数、平均获卵数无明显关系,与移植内管深度、子宫内膜厚度有相关性.结论 输卵管病变、盆腔枯连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提高IVF-ET盯技术可降低EP的发生率.
作者:谭舒尹;张波;周红;方伟芬;冯贵雪;梁雪飞;周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气道狭窄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对36例气道狭窄合并严重气促患者行气道内支架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气道直径、气促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36例均获成功,支架留置后患者气促立即改善,气道直径由(5.36±1.76)胁扩大为(11.66±2.48)mm(P<0.01).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内支架成形术能显著提高气道狭窄患者的生活质量,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可在有条件的单位广泛开展.
作者:贾世隆;何贵新;严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经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inserted centralcatheers,PICC)多采用右侧路径插管,左侧静脉因其解剖路径较长、较弯曲而极少使用.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科根据病人病情及穿刺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采用经左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取得良好效果;并与经右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进行了临床应用比较,现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覃美凤;周艳东;莫喜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钢板、可吸收螺钉治疗脓骨解剖颈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解剖钢板、可吸收螺钉治疗10例肱骨解剖颈粉碎性骨折.结果 经随访3个月至5年,骨折愈合良好,无肱骨头坏死并发症.结论 采用解剖钢板、可吸收螺钉治疗肱骨解剖颈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汤长华;董士奎;冯国新;罗辉耀;杨因果;王晓明;王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改变体位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治疗肾盂结石的效果及临床ESWL术各因素的关系.方法 112例肾盂结石患者随机分三组,分别进行不同体位方式ESWL术治疗及辅助治疗,比较碎石次数、碎石后排净天数、碎石后肉眼血尿次数、术中疼痛、结石面积、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石街发生率及术后2个月排净率.结果 改变体位组组3与同一体位组1、组2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有显著差异(均P<0.001),捧净天数有显著差异(均P<0.05).组1与组2术后结石面积变化率、肉眼血尿次数及术中疼痛无显著差异(P>0.05).组3石街发生率0,碎石次数1次,术后2个月捧净率100%,术后6个月无复发.术中疼痛与肉眼血尿次数组3、组2、组1均显示正相关(分别为r=0.087、r=0.273、r=0.137,均P<0.001).结论 碎石效果与碎石体位密切相关.改变体位方法的ESWL术可进一步提高结石粉碎效率及减少术中疼痛、肉眼血尿次数,捧石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谢登宏;林卫;蒋连庆;廖丽冰;郭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了探讨胃癌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我们比较了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患者胃癌根治术中循环指标、血糖变化、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终恢复时间的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范胜;刘孟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至肾盂径路,输尿管镜下观察肾囊肿对肾集合系统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将压迫肾盂明显处肾囊肿囊壁内切开,于肾集合系统隧通,并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囊肿处理时间5~3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5例囊肿消失,4例可见囊肿与集合系统相通,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具有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作者:王晓平;蓝志相;李恩春;黄延伟;玉海;杨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对27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经膀胱镜行患侧输尿管插管后逆行X线造影并定位后在x线定位碎石机下行ESWL治疗,均一次定位碎石成功,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18-70岁,平均52.3岁.结石部位:右侧15例,左侧12例,其中单侧多发结石1例.结石大小0.5 cm×0.6 cm -0.8 cm×2.5cm.
作者:王胜;张清桂;苗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应用YLl型针侧脑室穿刺及使用由Medtronie公司提供的腰穿持续外引流系统(EDMS)行腰穿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1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锦龙;刘洪光;黄剑峰;钟向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之一,为了减轻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缩短换药时间,提高治愈率,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增加舒适感,2005年6月至20cr7年12月,我科用湿润烧伤膏(MEBC)处置包皮术后切口处理8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等离子刀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19例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膝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9例均得到跟踪随访,平均4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进行评分,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膝关节镜下用等离子刀治疗膝关节疾病,有利于术中止血、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具有镜下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术后反应小等优点,有助于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功能恢复.
作者:卢长巍;韦寿繁;金先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从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汽化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及闭锁60例,56例恢复尿道连续性,4例术中改开放手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其指征选择、技术要点及狭窄、闭锁预防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何永俊;米庆辉;张宪;贾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碍美观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接受.但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拓宽,操作难度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我院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开展腹腔手术560例,发生并发症3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覃丽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下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发生咽瘘率在3.2%~38.6%[1],但同时并发肠瘘者少见.2008年1月10日,我科成功治愈1例下咽、食管上段癌全喉切除、胃代食道术后并发咽瘘、肠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敏;黄玉英;李凤提;黄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