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伤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卢昌超;毛志福;林辉

关键词:微创伤,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左听诊三角, 结扎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经左听诊三角小切口胸膜外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对92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其中行微创伤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PDA结扎术46例,并与常规PDA结扎术相比较.结果 微创伤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PDA结扎术在诸多方面优于常规术式.结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于儿童患者.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用明胶海绵碎屑、碘油、平阳霉素进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栓塞面积约70%,并于术后第3天、第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血细胞的变化,第1、3、6个月进行脾脏CT扫描.结果 15例于第3天复查,显示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开始回升,14例3个月内达到或接近正常值,16例1~3个月CT复查脾实质均可见囊变坏死灶,14例脾脏体积缩小,以术后第3~6个月为明显;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有发热、肺部感染和少量胸腔积液.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范围控制在70%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脾功能亢进治疗方法.

    作者:陆建常;潘少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的病因病理和治疗进展

    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UPJO)是导致肾积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为先天性,少数为继发性.近年来,随着腔内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发展,UPJO以开放手术为主的传统治疗转向微创技术为主的趋势.现结合UPJO病因病理综述如下.

    作者:周练兴;张雄伟;陈强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视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技术以其安全、有效、微创、保留子宫等优点,已被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内良性病变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而娴熟的护理配合提高了宫腔镜手术的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我科近两年来对415例门诊和住院病人施行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创伤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左听诊三角小切口胸膜外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对92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其中行微创伤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PDA结扎术46例,并与常规PDA结扎术相比较.结果 微创伤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PDA结扎术在诸多方面优于常规术式.结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于儿童患者.

    作者:卢昌超;毛志福;林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输卵管妊娠保留输卵管性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以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110例为腹腔镜组,以同期开腹手术下输卵管妊娠病灶清除术122例为开腹手术组,比较其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发热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2±12.22)mL和(62.1±14.33)mL,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0.1±5.2)h及(33.2±12.8)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镇痛率(6.36%)、术后发热率(9.09%)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32.0%和21.31%),P<0.05;腹腔镜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3.64%)和开腹组(2.46%)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安全有效,对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更具优势.

    作者:周红;王卫星;黄顺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8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巡回护理的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由于不需开刀、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安全性大的优点而容易被病员接受.我院自1997年11月~2006年11月共实施TUVP 486例,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柏贵红;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并曾被誉为经典手术.100余年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修补方式也从初有张力、低张力到今天被广泛接受的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其优缺点,腹股沟疝选择何种手术修补方式仍存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采用腹腔镜路径的修补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可选的术式,特别是双侧及复发性疝的病人.本文对腹腔镜疝修补的一些问题做一探讨.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子宫血管的处理体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动脉处理是手术关键,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采用结扎速血管闭合器(Ligasure)在处理宫旁组织尤其是处理子宫血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广萍;唐移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神经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对内镜辅助锁孔手术的认识和经验.方法 对33例颅内病变患者采用内镜辅助锁孔显微手术治疗,与同期30例常规显微镜下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率、病灶切除率和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治疗方法在手术成功率、病灶全切率、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锁孔手术组在开颅创伤小、病灶显露及降低潜在手术风险上较常规显微手术组更具优势.结论 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是一种新型的神经外科微刨技术,手术适应证选择、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及神经内镜操作技术,配合必要的设备,是内镜辅助锁孔手术的成功保障.

    作者:韦红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安全性分析

    胃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即应摘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术.我科内镜室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在胃肠镜下治疗胃肠息肉142例,切除息肉232枚.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波;张春莲;王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和手术配合

    我院于2005年以来,采用江苏常州市康迪医用吻合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YG型一次性使用弯管形消化道吻合器进行低位直肠癌切除结肠直肠吻合术,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吻合,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术中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蓝芳;陈薇;谭金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胸内注入顺铂、红霉素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观察

    癌性胸水临床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至今无特效方法.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SCW-20-114型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注入顺铂和红霉素治疗癌性胸水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护理

    小儿腹股沟疝的传统治疗方法为高位结扎术,虽然有效,但切口长,创伤大.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传统手术的基础上行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美凤;周艳东;潘春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螺旋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的应用体会及评价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体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螺旋CT引导下应用Q-C型自动活检枪对31例肺内肿块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除1例穿刺不成功外,其余30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均成功,并取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鳞癌11例,腺癌7例,未分化癌4例,转移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2例,坏死组织2例.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应用Q-C型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肿块的穿刺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岑炳奎;林翔鹏;苏广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应用体会(附16例报告)

    腹腔镜手术由于其器械较长,操作灵活,术野清晰,克服了传统切口方面的局限性,扩大了操作范围,有利于联合手术的进行,其中腹腔镜胆囊和阑尾联合切除是目前进行得较多的联合术式.我院2005年4月至2006年7月,共行腹腔镜胆囊阑尾切除1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兆波;李新华;李红姿;王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神经导航引导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神经导航自1986年Roberts首先发明以来,在近20年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三维空间定位系统,能做到术中实时导航,为医师切除肿瘤提供了重要的帮助.2006年4月至7月在我科进行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20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赖海燕;卢桂花;梁自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宫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宫腔镜是近代妇科领域里出现的一门新技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并保留子宫、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但它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危险性,因而其护理日益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心的术后护理,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对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宫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诊治异位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32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异位妊娠均可在腹腔镜下确诊,并根据病变程度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在诊断的同时完成治疗,手术成功率99.24%.结论 腹腔镜能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农桂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不能手术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之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剂量70~76 Gy;对照组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照射,用8 MV-X线前后对穿照射,全盆腔照射20 Gy~30 Gy后改为四野照射并同时行腔内照射,总剂量60~65 Gy.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56/60)和78.3%(47/6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7%(46/60)和51.7%(31/60),阴道粘连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7%(7/60)和30.0%(18/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简单易行,治疗精确,局控率与生存率较常规放疗好,治疗反应轻,并发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报宁;何林;陈松;梁传军;苏颜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其中40~50岁妇女的发生率高达51.2%~60%.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技术的逐步成熟,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应用腹腔镜对6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