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导航引导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赖海燕;卢桂花;梁自贞

关键词:神经导航, 航引, 经蝶入路, 经蝶垂体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系统引导, 实时导航, 三维空间, 定位系统, 肿瘤, 医师, 发明, 报告
摘要:神经导航自1986年Roberts首先发明以来,在近20年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三维空间定位系统,能做到术中实时导航,为医师切除肿瘤提供了重要的帮助.2006年4月至7月在我科进行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20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并曾被誉为经典手术.100余年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修补方式也从初有张力、低张力到今天被广泛接受的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其优缺点,腹股沟疝选择何种手术修补方式仍存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采用腹腔镜路径的修补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可选的术式,特别是双侧及复发性疝的病人.本文对腹腔镜疝修补的一些问题做一探讨.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在高龄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在高龄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治疗55例高龄腹股沟复发疝;55例复发疝患者中,年龄70~85岁,平均(76±5)岁;既往手术方式:传统疝修补术25例(45.5%),其中Bassini术15例、McWay术7例和Shouldice术3例;无张力疝修补术30例(54.5%).第1次手术后疝复发时间6个月至15年,平均(50±12)个月.结果 55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单侧复发疝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30 min,双侧复发疝手术时间35~6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无腹腔感染、阴囊血肿和肠粘连、肠梗阻,平均住院5~7 d,55例随访6~48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治疗高龄腹股沟复发疝安全可行,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易复发.

    作者:李鹏胜;向国安;陈开运;肖方联;高鹏;张刚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和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A组)和混和痔外剥内扎术(B组);术后观察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疗程及其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水肿等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痊愈,但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疗程及其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术后水肿等方面,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明显优于混和痔外剥内扎术组.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

    作者:谭红;郑金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视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技术以其安全、有效、微创、保留子宫等优点,已被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内良性病变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而娴熟的护理配合提高了宫腔镜手术的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我科近两年来对415例门诊和住院病人施行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不能手术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之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120例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剂量70~76 Gy;对照组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照射,用8 MV-X线前后对穿照射,全盆腔照射20 Gy~30 Gy后改为四野照射并同时行腔内照射,总剂量60~65 Gy.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56/60)和78.3%(47/60),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7%(46/60)和51.7%(31/60),阴道粘连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7%(7/60)和30.0%(18/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简单易行,治疗精确,局控率与生存率较常规放疗好,治疗反应轻,并发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报宁;何林;陈松;梁传军;苏颜灿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镜超声诊断胰岛细胞瘤2例报告

    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因其分泌的激素不同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胰岛细胞瘤因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反复低血糖发作,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定性诊断并不困难.由于目前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因此术前定位诊断极为重要.以往多种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US)、CT或MRI检查对于较大的胰岛细胞瘤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而对于较小(<2 cm)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阳性率大大下降.我们应用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osonaography,EUS)诊断2例,其中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均为阴性,后经过手术切除证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周嘉;秦映芬;蒙碧辉;陆云飞;张海添;梁昌宇;陈恩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乳腺恶性肿瘤针吸细胞学检查假阴性分析

    我院于1990年3月至2006年3月共行乳腺肿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2136例,有202例乳腺恶性肿瘤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其中发生假阴性7例(3.4%),现就其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女性,年龄26~62岁,均以乳腺肿块前来就诊,左乳腺外上象限5例,右乳腺外上象限2例,肿块大8.5 cm×6 cm,小1.2 cm×0.8 cm.主诉病程1个月至18年,彩色B超检查拟诊乳腺癌5例(其中3例肿块内有沙砾体,2例有蟹足状影像).7例患者术前均作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1~3次,诊断为纤维腺瘤4例、乳腺增生2例、陈旧血肿1例.术后组织病理报告:小叶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叶状囊肉瘤各1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

    作者:吴定滨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75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5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5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Ⅰ期缝合17例,1例发生术后胆漏.结论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是可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李梦阳;梁中骁;罗建强;黄顺荣;李辛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154例分析

    颅内血肿是神经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0月应用YL-Ⅰ型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外伤性颅内血肿154例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象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速尿对腹腔镜手术病人尿量影响的研究

    在腹腔镜手术中,人工气腹的建立所形成的压力对密闭腹腔内的脏器及其附属结构产生一定压迫,并由此使全身循环和脏器功能出现某种程度的改变.我们于2004年7月至2006年8月观察了3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尿量的变化,以探讨速尿在人工气腹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雨雁;甘丽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8例腹部超声去脂术的临床观察

    腹部超声去脂术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项体形整形手术.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应用国产ZULS超声去脂减肥仪施行腹部去脂术4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健康女性,年龄32~55岁,体重55~70 kg.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功能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测量腹部季肋下、脐部、下腹三个平面腹围.

    作者:肖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诊治妇女慢性下腹痛中的应用

    近年来,慢性下腹痛困扰着许多妇女的生活,经反复抗炎治疗疗效不显著,依靠妇科检查、B超检查、盆腔CT甚至核磁共振检查得不到明确诊断.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院对妇科慢性下腹痛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潘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安全性分析

    胃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即应摘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术.我科内镜室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在胃肠镜下治疗胃肠息肉142例,切除息肉232枚.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波;张春莲;王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42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之一,是子宫内膜在慢性炎症刺激下或受雌激素持续作用发生局灶性增生的妇科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子宫出血、不孕等,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而是体检时发现.超声检查、子宫造影及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漏诊率较高,宫腔镜技术的发展给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我院应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4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一萍;李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近几年来我院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肾复杂结石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1岁,平均47.3岁.左侧肾结石12例,右侧肾结石18例;其中铸型、鹿角状结石共10例,多发结石11例,长径>2 cm的单发肾结石4例,中盏憩室并结石1例,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结石4例(其中1例为长段石串);3例术前有体外震波碎石术史,3例有肾脏开放手术史,7例伴泌尿系感染,2例有血肌酐、尿素氮升高,2例无肾积水.

    作者:陈雪军;谢江;邓竣予;黄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体会

    颅内血肿会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易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属于神经外科的急危症.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使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的方法治疗15例颅内血肿的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惟永;方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创伤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左听诊三角小切口胸膜外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对92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实施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其中行微创伤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PDA结扎术46例,并与常规PDA结扎术相比较.结果 微创伤经左听诊三角区小切口胸膜外PDA结扎术在诸多方面优于常规术式.结论 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于儿童患者.

    作者:卢昌超;毛志福;林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它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切口较美观、术后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应用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芸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子宫血管的处理体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动脉处理是手术关键,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采用结扎速血管闭合器(Ligasure)在处理宫旁组织尤其是处理子宫血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广萍;唐移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论年度任务指标下达方式对中心化实质整合的影响

    微创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传统医院临床结构体系的改造过程中,实现中心化实质整合是一个渐进、持久的过程,也是终建成微创医学临床组织架构体系的关键.内外科病房和门诊搬迁整合、中心化人事组织体系的建立、中心化奖金分配系统、中心化阶段性重叠式医疗模式建立等等,这些都是实现中心化整合的重要内容,需要逐步进行和完善.这些举措是通过在人事上、工作场地上、经济上、工作方式上整合传统的内科和外科.

    作者:王永光;何兴图;高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