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体会

徐惟永;方成

关键词:微创穿刺, 术治疗, 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一次性使用, 现报告如下, 颅内压增高, 神经外科, 穿刺引流, 急危症, 责任, 死亡, 生产, 脑疝, 疗效, 科技, 方法, 病人, 北京
摘要:颅内血肿会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易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属于神经外科的急危症.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使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的方法治疗15例颅内血肿的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宫腔镜检查和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技术以其安全、有效、微创、保留子宫等优点,已被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宫内良性病变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而娴熟的护理配合提高了宫腔镜手术的质量,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我科近两年来对415例门诊和住院病人施行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兰惠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年龄26~47岁,平均(30.10±4.10)岁,未育6例,月经明显增多15例,有剖宫产史3例,合并附件囊肿4例.术前B超检查确定肌瘤位置、大小及数量,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排除宫颈病变及子宫内膜病变.32例均无手术禁忌证,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 d进行.

    作者:蓝爱琴;王丹霞;谭玉珠;徐平;蔡健;唐艳芬;林洁;谭卓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48例腹部超声去脂术的临床观察

    腹部超声去脂术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一项体形整形手术.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应用国产ZULS超声去脂减肥仪施行腹部去脂术4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均为健康女性,年龄32~55岁,体重55~70 kg.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肺、肝功能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测量腹部季肋下、脐部、下腹三个平面腹围.

    作者:肖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腔镜技术应用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它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康复快、切口较美观、术后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我科应用两孔法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芸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自1887年Bassini首创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疝修补术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并曾被誉为经典手术.100余年来,腹股沟疝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修补方式也从初有张力、低张力到今天被广泛接受的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的一种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式多样,各有其优缺点,腹股沟疝选择何种手术修补方式仍存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采用腹腔镜路径的修补已被广泛接受为一种可选的术式,特别是双侧及复发性疝的病人.本文对腹腔镜疝修补的一些问题做一探讨.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皮肾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护理配合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是通过所制作的肾瘘道在肾镜直视下,利用碎石装置清除肾盂结石、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技术.PCNL成功率高,具有痛苦小、恢复快、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于2006年4月至11月用输尿管镜代替肾镜经皮肾输尿管镜行碎石术25例,手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慧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微创穿刺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体会

    颅内血肿会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易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属于神经外科的急危症.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使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引流的方法治疗15例颅内血肿的病人,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惟永;方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螺旋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的应用体会及评价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体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螺旋CT引导下应用Q-C型自动活检枪对31例肺内肿块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 除1例穿刺不成功外,其余30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均成功,并取得了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鳞癌11例,腺癌7例,未分化癌4例,转移瘤2例,结核2例,炎性假瘤2例,坏死组织2例.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应用Q-C型自动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肿块的穿刺成功率及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岑炳奎;林翔鹏;苏广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诊治异位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32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异位妊娠均可在腹腔镜下确诊,并根据病变程度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在诊断的同时完成治疗,手术成功率99.24%.结论 腹腔镜能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的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农桂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镜超声诊断胰岛细胞瘤2例报告

    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因其分泌的激素不同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胰岛细胞瘤因分泌过量胰岛素导致反复低血糖发作,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定性诊断并不困难.由于目前的治疗主要依赖手术,因此术前定位诊断极为重要.以往多种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US)、CT或MRI检查对于较大的胰岛细胞瘤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而对于较小(<2 cm)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阳性率大大下降.我们应用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osonaography,EUS)诊断2例,其中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均为阴性,后经过手术切除证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周嘉;秦映芬;蒙碧辉;陆云飞;张海添;梁昌宇;陈恩然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在诊治妇女慢性下腹痛中的应用

    近年来,慢性下腹痛困扰着许多妇女的生活,经反复抗炎治疗疗效不显著,依靠妇科检查、B超检查、盆腔CT甚至核磁共振检查得不到明确诊断.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我院对妇科慢性下腹痛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诊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潘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79例不孕妇女宫腹腔镜检查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检查对不孕妇女盆腔因素及子宫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行宫腹腔镜检查的279例不孕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别为53.40%和12.50%,镜下输卵管阻塞与术前输卵管造影比较,诊断符合率为75.80%,其余诊断分别为正常盆腔、多囊卵巢、生殖器畸形、卵巢肿瘤.盆腔炎在继发性不孕妇女中的发生率高;腹腔镜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修复整型伞端造口及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疏通术后,其复通率为90.17%.结论 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患者常见的盆腔因素,宫腹腔镜对不孕妇女的盆腔因素及宫腔结构异常的诊断有极大的价值.

    作者:韦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在微创医学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停药后迅速消退,且无蓄积作用,特别适用于微创医学手术和操作的麻醉.本文就瑞芬太尼在微创医学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强;谭冠先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宫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

    宫腔镜是近代妇科领域里出现的一门新技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并保留子宫、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受.但它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和危险性,因而其护理日益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心的术后护理,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对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宫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子宫血管的处理体会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子宫动脉处理是手术关键,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采用结扎速血管闭合器(Ligasure)在处理宫旁组织尤其是处理子宫血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广萍;唐移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论年度任务指标下达方式对中心化实质整合的影响

    微创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传统医院临床结构体系的改造过程中,实现中心化实质整合是一个渐进、持久的过程,也是终建成微创医学临床组织架构体系的关键.内外科病房和门诊搬迁整合、中心化人事组织体系的建立、中心化奖金分配系统、中心化阶段性重叠式医疗模式建立等等,这些都是实现中心化整合的重要内容,需要逐步进行和完善.这些举措是通过在人事上、工作场地上、经济上、工作方式上整合传统的内科和外科.

    作者:王永光;何兴图;高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安全性分析

    胃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即应摘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术.我科内镜室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共在胃肠镜下治疗胃肠息肉142例,切除息肉232枚.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波;张春莲;王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52例报告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医疗技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52例年龄60~86岁且合并有其它病症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割术(TUPKVP)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45~90 min,术中出血35~90 mL,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3例、尿道狭窄1例,经定期尿道扩张后缓解,无水中毒及尿失禁发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TUPKVP是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新的腔内治疗BPH的创新办法,该术式具有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黄耀强;曾隆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毛细血管瘤的光动力学治疗及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毛细血管瘤是婴幼儿患者常见的良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生长及修复紊乱的结果.其主要特征是毛细血管瘤的内皮细胞增生,发病率在1%~2%.临床以毛细血管瘤常见,病变大多数发生在头、面、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等部位的皮肤,位置比较表浅,也有不少发生在黏膜、肌肉骨骼组织及内脏.它们不仅影响着人体的美观,还影响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手术是治疗血管瘤的主要方法,效果确切.但术后会遗留瘢痕,对大面积或特殊部位病变者,因切除困难或创面难以修复而无法手术,所以临床有很多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瘤,以弥补手术的不足.近年来随着血管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血管瘤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将毛细血管瘤的激光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及其与凋亡(apoptisis)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廖明德;陈石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护理

    甲状腺肿瘤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传统手术治疗后会在颈部留下较明显的疤痕,常成为患者的心理顾虑.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探讨利用腔镜技术进行甲状腺肿瘤切除.由于这种手术方式切口小并且隐蔽,可以被衣服所遮挡,颈部看不到明显的手术切痕,从而达到美观、微创的效果.而且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重要的神经、血管在镜下可以显露得非常清楚,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损伤.腔镜颈部手术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显著的美容效果和微小的组织创伤.我院于2004年2月至2005年8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爱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