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血糖的改变

张喜花;李秋敏

关键词:氯氮平, 血糖, 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小剂量(50±25)mg/d,中剂量(300±25)mg/d,大剂量(375±75)mg/d氯氮平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1年末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浓度,比较前后的变化,并对空腹血糖>5.6mmol/L的患者进行OGTT检测.结果:各种剂量氯氮平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大剂量和中剂量氯氮平治疗时,在治疗的第4个月末空腹血糖比治疗前有差异(P<0.05),在治疗1年末时,差异显著(P<0.01),而低剂量氯氮平在治疗1年末时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后各时间点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均上升,在观察的81例患者中,12例(13.8%)出现糖耐量异常.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的升高和糖耐量异常,而血糖升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

    通过对50例脑梗死患者从卧床期到步行期的康复训练指导证明,只有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知识教育,少量多次、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杜绝过用或误用综合征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作者:秦钢花;郭兆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1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KTS 12例均为静脉型,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无缺如或阻塞.4例下肢外侧单纯静脉曲张行曲张静脉剥脱术及分支结扎术,8例静脉弥漫扩张者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切除及交通支结扎术.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无复发,肢体酸胀、疼痛消失,无肢体肿胀及坏死.结论:深静脉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的静脉型KTS,行曲张静脉剥脱分支结扎术,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浅静脉切除交通支结扎,并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方法可减轻症状,取得比较满意效果.

    作者:王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血糖的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小剂量(50±25)mg/d,中剂量(300±25)mg/d,大剂量(375±75)mg/d氯氮平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1年末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浓度,比较前后的变化,并对空腹血糖>5.6mmol/L的患者进行OGTT检测.结果:各种剂量氯氮平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大剂量和中剂量氯氮平治疗时,在治疗的第4个月末空腹血糖比治疗前有差异(P<0.05),在治疗1年末时,差异显著(P<0.01),而低剂量氯氮平在治疗1年末时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后各时间点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均上升,在观察的81例患者中,12例(13.8%)出现糖耐量异常.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的升高和糖耐量异常,而血糖升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作者:张喜花;李秋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A组)136例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B组)150例,分别观察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并发症中,误穿动脉、皮下气肿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4,0.000).因并发症导致弃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ICC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轻微,可以在老年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焦妙蕊;李景花;郭艳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院信息系统监控策略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使医院业务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本文通过系统监控策略分析,使系统监控工作制度化、文档化、透明化.既能及时发现HIS隐患,又能在出现故障时及早处理,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者:刘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混合型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0岁,初中文化,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于2001年夏季初次离家远行,一路劳顿,回家后突然发病,脸色发黄,问话不答,周身无力,到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

    作者:赵宝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6例,3例行肝动脉结扎加大网膜填塞止血,余13例行肝切除.左肝外叶切除4例,左肝内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肝右叶部分切除6例.非手术组生存时间3小时~60天,手术组肝动脉结扎加大网膜填塞1例手术后7天再次出血而致死,余2例分别生存35天及65天.肝切除组生存70天~3年6个月,1、3、5年生存率为55.4%、8.2%、0%.结论: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好方法,如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付义刚;刘杰;于志勇;宋强;王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瘫13例治疗体会

    1998~2004年我科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82例,发生胃瘫13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胃癌根治术后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4例.毕Ⅰ式3例,毕Ⅱ式10例.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头孢匹胺与依诺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匹胺,商品名为迅尔奇,本品为白色和类白色结晶性粉未,其作用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感染.将本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250m、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后放置0~8小时后无浑浊、无沉淀.

    作者:梁泽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急骤上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与肺结核存在相互不利的影响,使病情复杂、治疗较困难.预后比单纯肺结核差.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马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25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进行实验探讨.结果: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取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结论:对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平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新生儿实施抚触的方法及效果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双手对新生儿全身各部位皮肤和肌肉进行科学、有规则、有次序、有手法、有技巧的轻柔爱抚与温和的按摩,让皮肤通过温和的刺激在感觉、触觉上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安慰.

    作者:樊晶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门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管理及有效的健康宣教,应用全密闭输液系统,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实行以人为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全年输液19 099例次,无一例差错事故,护患纠纷也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护理质量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

    作者:孟立波;马春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转换

    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传统的产程守护模式是助产士只观察产程进展及产程的病情变化,如胎心、宫缩、宫口大小、先露高低等变化,而很少顾及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不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检测方法的问题探讨

    卫生检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作者:周立波;夏海燕;周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门诊的感染管理

    近年来,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院内感染的管理已经逐渐规范化,妇科门诊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做好妇科门诊感染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平罗县2005年死因资料的减寿年数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2005年平罗县居民死亡状况、期望寿命及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方法:用全县居民死亡报告资料计算死亡率、减寿年数及去死因期望增寿值.结果:2005年居民平均寿命73.32岁,男性70.95岁,女性76.09岁.目前,位于死亡顺位第一的是循环系病,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损伤和中毒,去死因增寿量值第一的是损伤和中毒.结论:2005年影响居民寿命的因素是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病及肿瘤.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应加强对主要死因的防治.

    作者:马文杰;李霞;刘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性痴呆病人的护理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1].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AD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局部用多巴胺、呋塞米及化疗药治疗腹水105例疗效观察

    腹水是肝硬化、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腹腔局部用利尿剂和多巴胺对肝硬化病人可减少蛋白丢失;对于恶性腹水者加用化疗药,可直接杀灭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消腹水作用,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文荣;赵新龙;张燕萍;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目的: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正三十烷醇(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Ⅱ),5,6,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Ⅲ).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范菊娣;龙庆德;杨军;罗喜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