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马建英

关键词:胰岛素, 治疗糖尿病, 合并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 治疗效果, 型糖尿病, 发病率, 影响, 临床, 困难, 观察, 存在
摘要: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急骤上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与肺结核存在相互不利的影响,使病情复杂、治疗较困难.预后比单纯肺结核差.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轻度烫伤继发气性坏疽临床分析

    气性坏疽临床已少见,因轻度烫伤继发气性坏疽者实为罕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卢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转换

    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传统的产程守护模式是助产士只观察产程进展及产程的病情变化,如胎心、宫缩、宫口大小、先露高低等变化,而很少顾及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不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精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

    1 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特点1.1 自卑感 由于长期住院,病人已产生依赖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出院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加之社会上的偏见,常出现自卑感.

    作者:刘庆红;付雪;高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士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配合的护理对策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麻醉及麻醉中涉及到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机体的干扰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麻醉配合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引起护士的重视,使麻醉配合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防范意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丹参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发病期间均采用经验性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次,每日一次.疗程7~14天,逐日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改善缺氧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丹参注射液静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罗利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从护理工作上防范护患纠纷

    护理失误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因护理失误引发的各式各样的护患纠纷.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1].

    作者:王丽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院信息系统监控策略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使医院业务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本文通过系统监控策略分析,使系统监控工作制度化、文档化、透明化.既能及时发现HIS隐患,又能在出现故障时及早处理,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者:刘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1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KTS 12例均为静脉型,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无缺如或阻塞.4例下肢外侧单纯静脉曲张行曲张静脉剥脱术及分支结扎术,8例静脉弥漫扩张者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切除及交通支结扎术.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无复发,肢体酸胀、疼痛消失,无肢体肿胀及坏死.结论:深静脉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的静脉型KTS,行曲张静脉剥脱分支结扎术,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浅静脉切除交通支结扎,并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方法可减轻症状,取得比较满意效果.

    作者:王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312例的原因及其对策

    静脉穿刺是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上常用及抢救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但在精神科临床上时有遇到穿刺失败现象.如何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做到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达到及早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是精神科护士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现将312例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红英;易晓蓉;吴伟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瘫13例治疗体会

    1998~2004年我科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82例,发生胃瘫13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胃癌根治术后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4例.毕Ⅰ式3例,毕Ⅱ式10例.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检测方法的问题探讨

    卫生检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作者:周立波;夏海燕;周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隐裂牙全冠修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牙隐裂全冠修复后的疗效.方法:将1999~2004年全冠修复120例进行分类,根据统一判定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治愈91.6%,松动Ⅲ度1.6%;牙周形成瘘道4.2%;牙龈炎1.6%;拔除0.8%.结论:牙隐裂全冠修复是临床疗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宫相芹;杨晓东;张云;闫海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临床验证

    目的:观察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咽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仅用清咽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两次;口含草珊瑚含片,每次一片,每日两次,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P<0.05).结论: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的起效时间、治愈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阿莫西林,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应用.

    作者:尹泉;高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应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一针率.方法:操作前耐心与病人沟通;穿刺时注意操作动作熟练,在进针绷紧皮肤的同时适当向下按,以分散其注意力;进针时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解释,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结果: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局部用多巴胺、呋塞米及化疗药治疗腹水105例疗效观察

    腹水是肝硬化、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腹腔局部用利尿剂和多巴胺对肝硬化病人可减少蛋白丢失;对于恶性腹水者加用化疗药,可直接杀灭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消腹水作用,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文荣;赵新龙;张燕萍;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门诊的感染管理

    近年来,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院内感染的管理已经逐渐规范化,妇科门诊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做好妇科门诊感染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为了比较液体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支原体快速分离鉴别液体培养法检测咽拭M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P-IgM.结果:在350例肺炎患儿中分别检出MP阳性65例和62例,阳性率分别为18.57%和17.1%,两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422,P>0.05).两法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1.503,P>0.05;χ2=0.235,P>0.05).<5岁和≥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287,P>0.05).两法检测MP均阳性者60例,一致率为92.31%,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7.14%.结论:两法均可用于MP的常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直接依据.

    作者:陈华钦;段永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人文道德化责任制护理

    人文护理道德在责任制护理中已经得到体现,责任制护理中的道德使护理过程更加人性化.十几年责任制护理实践证明,高尚的护理道德是责任制护理的基础,而实施责任制护理又有利于护理工作者大能量的发挥和提高护理质量及道德水平;既是人文道德的护理,又是护理道德的一种形式.

    作者:徐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3种,即单纯药物治疗、手术搭桥、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冠脉急性闭塞和减少PTCA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与语言艺术

    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若运用不当,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因此,护士必须重视语言学的学习与修养,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作者:姚国梅;陶春兰;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