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相芹;杨晓东;张云;闫海新
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减退,出现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现将148例脑血管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荀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58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后测试得分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高血压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为今后改进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维艳;杨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分泌及活性缺陷有关,高血糖可加重这些缺陷.本研究试图明确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产生长期的受益.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0mmol/L)患者进行短期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空腹血糖明显下降,且这种改善能维持1年.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为今后长期良好血糖控制奠定基础.
作者:马林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对48例并发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3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心肌缺血2例,并发低血糖昏迷1例,并发症发生率18.7%,无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结论:糖尿病患者行普外科手术风险性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前后宜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人群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护理需求的探讨和在医疗单位附设老人保健机构的可行性及发展现状的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病人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群体,发展老年保健事业,真正让他们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静霞;焦学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药房开展人文关怀式服务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实施以改善药房窗口环境、规范服务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式服务,采用自制的病人对药师服务测查表总体评估工作效果.结果:病人对药师工作满意度评价较高.结论:开展人文关怀式服务,能够改善药师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能够提高病人对药师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郝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准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杨春莲;张瑞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质量管理是一个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成效的关键所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品质,与管理人员及管理对象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也是直接影响管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沈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麻醉及麻醉中涉及到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机体的干扰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麻醉配合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引起护士的重视,使麻醉配合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防范意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25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进行实验探讨.结果: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取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结论:对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平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铭奎;代丽丽;战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发病期间均采用经验性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次,每日一次.疗程7~14天,逐日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改善缺氧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丹参注射液静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罗利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气性坏疽临床已少见,因轻度烫伤继发气性坏疽者实为罕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卢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卫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卫校2005级新生进行匿名、随机、整群抽样问卷测试,然后由教师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以同样的问卷测试,并将健康教育前后的答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加了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性观念在短时间内转变不明显.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重点加强性观念法制教育和艾滋病的防护技能教育.
作者:章传红;谢新民;袁尚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1].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AD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副反应轻.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副作用轻微.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静脉穿刺是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上常用及抢救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但在精神科临床上时有遇到穿刺失败现象.如何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做到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达到及早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是精神科护士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现将312例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红英;易晓蓉;吴伟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护理失误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因护理失误引发的各式各样的护患纠纷.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1].
作者:王丽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徐家汇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对其中60岁以上的1 75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分为筛查和复诊两个阶段.筛查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病人健康状况问卷-9(PHQ-9)、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表,复查诊断使用DSM-Ⅳ的重症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结果:重症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2.8%,其中,男性患病率1.9%,女性患病率3.5%.结论:重症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吴海苏;徐勇;朱惠仙;薛晶晶;李若明;王稼颖;徐一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世界医学领域正倡导一种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循证实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健康科学领域,我国护理界同仁也正在进行尝试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循证护理学的概念及其意义、我国开展循证护理学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等内容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揭示循证护理学在我国开展和实施的必要性,以期推动我国循证护理学的开展和实践研究.
作者:王振英;臧艳军;孙玉玺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