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苏;徐勇;朱惠仙;薛晶晶;李若明;王稼颖;徐一峰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双手对新生儿全身各部位皮肤和肌肉进行科学、有规则、有次序、有手法、有技巧的轻柔爱抚与温和的按摩,让皮肤通过温和的刺激在感觉、触觉上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安慰.
作者:樊晶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998~2004年我科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82例,发生胃瘫13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胃癌根治术后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4例.毕Ⅰ式3例,毕Ⅱ式10例.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一针率.方法:操作前耐心与病人沟通;穿刺时注意操作动作熟练,在进针绷紧皮肤的同时适当向下按,以分散其注意力;进针时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解释,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结果: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世界医学领域正倡导一种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循证实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健康科学领域,我国护理界同仁也正在进行尝试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循证护理学的概念及其意义、我国开展循证护理学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等内容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揭示循证护理学在我国开展和实施的必要性,以期推动我国循证护理学的开展和实践研究.
作者:王振英;臧艳军;孙玉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痰液诱导的方法对治疗前后痰液的嗜酸性细胞进行计数,并记录呼气峰流速(PEFR).结果:六味地黄丸不但可以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还可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孙京惠;许鹏飞;王效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心功能、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合用真武汤加味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气分析及血流变有明显的改善使用.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魏淑凤;王红军;王效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气性坏疽临床已少见,因轻度烫伤继发气性坏疽者实为罕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卢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周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注射用头孢匹胺,商品名为迅尔奇,本品为白色和类白色结晶性粉未,其作用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感染.将本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250m、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后放置0~8小时后无浑浊、无沉淀.
作者:梁泽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6年1月采取此手术方案治疗的4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腹水3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左膈下积液2例,平均住院时间19.6天.术后随访3~48个月,获得随访资料36例,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结论: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彻底,手术后再出血率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改善和纠正肝功能,术后继续护肝治疗,积极预防和护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是断流手术成功、患者尽早康复的关键.
作者:史瑞峰;朱连荣;闫争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KTS 12例均为静脉型,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通畅,无缺如或阻塞.4例下肢外侧单纯静脉曲张行曲张静脉剥脱术及分支结扎术,8例静脉弥漫扩张者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切除及交通支结扎术.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的方法.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曲张静脉全部消失,无复发,肢体酸胀、疼痛消失,无肢体肿胀及坏死.结论:深静脉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的静脉型KTS,行曲张静脉剥脱分支结扎术,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局部浅静脉切除交通支结扎,并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方法可减轻症状,取得比较满意效果.
作者:王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副反应轻.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副作用轻微.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铭奎;代丽丽;战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据资料统计,糖尿病抑郁症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3倍,WHO1993年以来开展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为21.8%~60.8%.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常带有隐匿性,易与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相混淆,故诊断困难,综合医院中抑郁的漏诊率高达40%~50%.
作者:赵成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2005年平罗县居民死亡状况、期望寿命及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方法:用全县居民死亡报告资料计算死亡率、减寿年数及去死因期望增寿值.结果:2005年居民平均寿命73.32岁,男性70.95岁,女性76.09岁.目前,位于死亡顺位第一的是循环系病,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损伤和中毒,去死因增寿量值第一的是损伤和中毒.结论:2005年影响居民寿命的因素是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病及肿瘤.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应加强对主要死因的防治.
作者:马文杰;李霞;刘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本文通过对58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后测试得分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高血压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为今后改进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维艳;杨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腹水是肝硬化、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腹腔局部用利尿剂和多巴胺对肝硬化病人可减少蛋白丢失;对于恶性腹水者加用化疗药,可直接杀灭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消腹水作用,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文荣;赵新龙;张燕萍;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年来,院内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院内感染的管理已经逐渐规范化,妇科门诊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做好妇科门诊感染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人文护理道德在责任制护理中已经得到体现,责任制护理中的道德使护理过程更加人性化.十几年责任制护理实践证明,高尚的护理道德是责任制护理的基础,而实施责任制护理又有利于护理工作者大能量的发挥和提高护理质量及道德水平;既是人文道德的护理,又是护理道德的一种形式.
作者:徐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作为治疗组,同期18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点滴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明显轻减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X射线吸收消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4/24),对照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7/18).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在儿科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徐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