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应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刘彤

关键词:沟通, 穿刺成功率
摘要:目的:提高静脉穿刺一针率.方法:操作前耐心与病人沟通;穿刺时注意操作动作熟练,在进针绷紧皮肤的同时适当向下按,以分散其注意力;进针时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解释,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结果: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应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一针率.方法:操作前耐心与病人沟通;穿刺时注意操作动作熟练,在进针绷紧皮肤的同时适当向下按,以分散其注意力;进针时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解释,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结果: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小儿腹泻200例的护理

    小儿腹泻是夏秋季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的活性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作者:朱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士在硬膜外麻醉手术中配合的护理对策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麻醉及麻醉中涉及到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机体的干扰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麻醉配合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引起护士的重视,使麻醉配合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防范意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煎煮方法与煎取量间的关系.方法:本文对中药煎剂中的茎、叶、花、根、根茎、子实、果皮、枝干、皮、藤、石、介、虫、甲5大类25种中药的重量、加水量、倒出量、吸蓄量进行实验探讨.结果:得出处方药重量、加水量、火候、煎煮时间和煎取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计算公式.结论:对中药煎剂加水量和达到预期煎药量的量化指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平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动脉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经插管向局部病变血管注入栓塞剂(栓塞法)或止血药物(灌注法),从而达到止血的治疗方法.我院2005年至2006年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动脉性出血)患者施行血管内介入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从护理工作上防范护患纠纷

    护理失误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因护理失误引发的各式各样的护患纠纷.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1].

    作者:王丽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312例的原因及其对策

    静脉穿刺是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上常用及抢救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但在精神科临床上时有遇到穿刺失败现象.如何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做到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达到及早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是精神科护士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现将312例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红英;易晓蓉;吴伟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新生儿实施抚触的方法及效果

    新生儿抚触是通过双手对新生儿全身各部位皮肤和肌肉进行科学、有规则、有次序、有手法、有技巧的轻柔爱抚与温和的按摩,让皮肤通过温和的刺激在感觉、触觉上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安慰.

    作者:樊晶晶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抑郁症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徐家汇街道随机抽取2个社区,对其中60岁以上的1 75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分为筛查和复诊两个阶段.筛查用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病人健康状况问卷-9(PHQ-9)、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表,复查诊断使用DSM-Ⅳ的重症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结果:重症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2.8%,其中,男性患病率1.9%,女性患病率3.5%.结论:重症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吴海苏;徐勇;朱惠仙;薛晶晶;李若明;王稼颖;徐一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头孢匹胺与依诺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匹胺,商品名为迅尔奇,本品为白色和类白色结晶性粉未,其作用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感染.将本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250m、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后放置0~8小时后无浑浊、无沉淀.

    作者:梁泽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新发病例的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

    目的: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的分泌及活性缺陷有关,高血糖可加重这些缺陷.本研究试图明确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产生长期的受益.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0mmol/L)患者进行短期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空腹血糖明显下降,且这种改善能维持1年.结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周的强化胰岛素治疗为今后长期良好血糖控制奠定基础.

    作者:马林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泵在妇科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抽取妇科腹部手术52例,术后使用镇痛泵21例(A组),不用镇痛泵31例(B组).结果:两组术后48小时内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略高于B组,因切口疼痛需对症处理或入睡困难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可取得较好效果,副作用少,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春丽;孟立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临床验证

    目的:观察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咽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仅用清咽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两次;口含草珊瑚含片,每次一片,每日两次,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P<0.05).结论: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的起效时间、治愈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阿莫西林,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应用.

    作者:尹泉;高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多体位投照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平片诊断率.方法:对我院近年来200例肋骨骨折确诊病例平片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例中,膈上肋骨骨折147例,膈下肋骨骨折53例;共有487处骨折,其中单发63例;正位显示142例,占71%;斜位显示184例,占92%;正斜位均显示152例,占76%;正斜位均不能显示仅透视下动态显示10例,占5%.结论:X线摄片体位应根据肋骨外伤的具体部位而定,多体位摄片结合透视下点片并注意复查能提高诊断率,可减少误漏诊.

    作者:崔海龙;刘英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丹参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发病期间均采用经验性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次,每日一次.疗程7~14天,逐日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改善缺氧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丹参注射液静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缺氧症状.

    作者:罗利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前列腺开放术后膀胱造瘘管拔除时机的临床分析

    手术方法仍是前列腺增生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微创经尿道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广大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所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开展尤为普遍.

    作者:杨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急骤上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与肺结核存在相互不利的影响,使病情复杂、治疗较困难.预后比单纯肺结核差.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马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以导致经血液传播各种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作者:冯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两种路径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A组)136例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B组)150例,分别观察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并发症中,误穿动脉、皮下气肿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4,0.000).因并发症导致弃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ICC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轻微,可以在老年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焦妙蕊;李景花;郭艳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2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6例,3例行肝动脉结扎加大网膜填塞止血,余13例行肝切除.左肝外叶切除4例,左肝内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1例,肝右叶部分切除6例.非手术组生存时间3小时~60天,手术组肝动脉结扎加大网膜填塞1例手术后7天再次出血而致死,余2例分别生存35天及65天.肝切除组生存70天~3年6个月,1、3、5年生存率为55.4%、8.2%、0%.结论: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好方法,如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付义刚;刘杰;于志勇;宋强;王云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