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晶晶
通过几年的临床工作,发现抑郁症即使经过治疗达临床痊愈,但如不再坚持康复治疗,未来5年内复发则占半数以上,所以,做好出院后病人及家属的家庭康复指导,对减少复发次数,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作者:陶春兰;姚国梅;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慢性肥厚性咽喉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1].表现为咽喉不适、发痒、异物感、干嗽等[2].局部表现为黏膜充血增厚、黏膜下广泛结缔组织淋巴滤泡增生、黏液腺周围淋巴组织增生,颗粒状隆起,并常见咽侧索淋巴组织增生肥厚呈条索状.多见于成人,病程长,症状顽固,较难治愈.
作者:赵德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腹水是肝硬化、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腹腔局部用利尿剂和多巴胺对肝硬化病人可减少蛋白丢失;对于恶性腹水者加用化疗药,可直接杀灭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消腹水作用,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文荣;赵新龙;张燕萍;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管理及有效的健康宣教,应用全密闭输液系统,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实行以人为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全年输液19 099例次,无一例差错事故,护患纠纷也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护理质量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
作者:孟立波;马春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通过对50例脑梗死患者从卧床期到步行期的康复训练指导证明,只有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知识教育,少量多次、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杜绝过用或误用综合征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作者:秦钢花;郭兆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小剂量(50±25)mg/d,中剂量(300±25)mg/d,大剂量(375±75)mg/d氯氮平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1年末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浓度,比较前后的变化,并对空腹血糖>5.6mmol/L的患者进行OGTT检测.结果:各种剂量氯氮平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大剂量和中剂量氯氮平治疗时,在治疗的第4个月末空腹血糖比治疗前有差异(P<0.05),在治疗1年末时,差异显著(P<0.01),而低剂量氯氮平在治疗1年末时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后各时间点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均上升,在观察的81例患者中,12例(13.8%)出现糖耐量异常.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的升高和糖耐量异常,而血糖升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作者:张喜花;李秋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作为治疗组,同期18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点滴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明显轻减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X射线吸收消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4/24),对照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7/18).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在儿科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徐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护理失误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必然存在因护理失误引发的各式各样的护患纠纷.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1].
作者:王丽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减退,出现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及致残率.现将148例脑血管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荀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咽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仅用清咽汤,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5天为一疗程.对照组30例,口服阿莫西林0.5g,每日两次;口含草珊瑚含片,每次一片,每日两次,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P<0.05).结论:清咽汤治疗急性咽炎的起效时间、治愈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阿莫西林,值得临床进一步扩大应用.
作者:尹泉;高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据资料统计,糖尿病抑郁症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2~3倍,WHO1993年以来开展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为21.8%~60.8%.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常带有隐匿性,易与糖尿病本身的并发症相混淆,故诊断困难,综合医院中抑郁的漏诊率高达40%~50%.
作者:赵成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以导致经血液传播各种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作者:冯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比较液体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支原体快速分离鉴别液体培养法检测咽拭M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P-IgM.结果:在350例肺炎患儿中分别检出MP阳性65例和62例,阳性率分别为18.57%和17.1%,两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422,P>0.05).两法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1.503,P>0.05;χ2=0.235,P>0.05).<5岁和≥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287,P>0.05).两法检测MP均阳性者60例,一致率为92.31%,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7.14%.结论:两法均可用于MP的常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直接依据.
作者:陈华钦;段永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0岁,初中文化,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于2001年夏季初次离家远行,一路劳顿,回家后突然发病,脸色发黄,问话不答,周身无力,到锦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
作者:赵宝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2005年平罗县居民死亡状况、期望寿命及影响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方法:用全县居民死亡报告资料计算死亡率、减寿年数及去死因期望增寿值.结果:2005年居民平均寿命73.32岁,男性70.95岁,女性76.09岁.目前,位于死亡顺位第一的是循环系病,影响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损伤和中毒,去死因增寿量值第一的是损伤和中毒.结论:2005年影响居民寿命的因素是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病及肿瘤.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应加强对主要死因的防治.
作者:马文杰;李霞;刘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副反应轻.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副作用轻微.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特点1.1 自卑感 由于长期住院,病人已产生依赖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出院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加之社会上的偏见,常出现自卑感.
作者:刘庆红;付雪;高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重要器官,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腕部离断,患者要求手术再植的愿望都非常迫切.所谓断腕再植是离断的腕部在尚未引起组织细胞不可逆变性前用显微外科的技巧吻合离断的动静脉及其它组织,使其成活并恢复功能[1].
作者:朱雪辉;刘宝娟;钱焕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周彦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人文护理道德在责任制护理中已经得到体现,责任制护理中的道德使护理过程更加人性化.十几年责任制护理实践证明,高尚的护理道德是责任制护理的基础,而实施责任制护理又有利于护理工作者大能量的发挥和提高护理质量及道德水平;既是人文道德的护理,又是护理道德的一种形式.
作者:徐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