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动脉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杨莉

关键词:上消化道大出血, 动脉出血, 血管内介入治疗, 止血治疗, 治疗方法, 止血药物, 栓塞剂, 护理体会, 方法引导, 影像学, 灌注法, 注入, 疗效, 局部, 患者, 插管, 病变
摘要: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学方法引导下经插管向局部病变血管注入栓塞剂(栓塞法)或止血药物(灌注法),从而达到止血的治疗方法.我院2005年至2006年对2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动脉性出血)患者施行血管内介入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

    1 精神病人恢复期的心理特点1.1 自卑感 由于长期住院,病人已产生依赖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出院后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加之社会上的偏见,常出现自卑感.

    作者:刘庆红;付雪;高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以导致经血液传播各种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作者:冯珊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转换

    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传统的产程守护模式是助产士只观察产程进展及产程的病情变化,如胎心、宫缩、宫口大小、先露高低等变化,而很少顾及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不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312例的原因及其对策

    静脉穿刺是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上常用及抢救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但在精神科临床上时有遇到穿刺失败现象.如何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成功,做到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的痛苦,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达到及早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是精神科护士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现将312例精神病人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红英;易晓蓉;吴伟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测试分析58例

    本文通过对58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后测试得分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高血压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为今后改进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维艳;杨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某卫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卫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卫校2005级新生进行匿名、随机、整群抽样问卷测试,然后由教师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以同样的问卷测试,并将健康教育前后的答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加了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性观念在短时间内转变不明显.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重点加强性观念法制教育和艾滋病的防护技能教育.

    作者:章传红;谢新民;袁尚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综合征7例报告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对7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综合征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以马尾神经综合征为首诊,且均进行了外科治疗.结果:有4例诊断和治疗均在马尾综合征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其中3例手术在24小时内进行.另3例手术在症状出现48小时后进行,延误时间分别为5天、8天和25天.随访6个月~6年,平均3.5年.正常4例,有慢性疼痛和麻木1例.有持久的大小便失禁、肌力减退2例.所有病人均能够下床.结论:应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综合征的病人作为外科急诊处理.

    作者:熊明月;王坤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药物治疗文拉法辛消化系统副反应的疗效比较

    近几年来,文拉法辛(venlafaxine)已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其消化系统副反应较为突出,我院用中药治疗可明显减轻其消化系统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脑病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38例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分析其特点,并给予高压氧及药物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痊愈10例(占26.3%),总有效33例(占86.8%).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何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式服务在门诊药房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药房开展人文关怀式服务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实施以改善药房窗口环境、规范服务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式服务,采用自制的病人对药师服务测查表总体评估工作效果.结果:病人对药师工作满意度评价较高.结论:开展人文关怀式服务,能够改善药师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能够提高病人对药师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郝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门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

    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管理及有效的健康宣教,应用全密闭输液系统,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实行以人为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全年输液19 099例次,无一例差错事故,护患纠纷也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护理质量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

    作者:孟立波;马春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护理质量管理本质的探讨

    质量管理是一个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成效的关键所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品质,与管理人员及管理对象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而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也是直接影响管理品质的重要因素.

    作者:沈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瘫13例治疗体会

    1998~2004年我科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82例,发生胃瘫13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48~76岁,平均61岁.胃癌根治术后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4例.毕Ⅰ式3例,毕Ⅱ式10例.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语言与非语言沟通的应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一针率.方法:操作前耐心与病人沟通;穿刺时注意操作动作熟练,在进针绷紧皮肤的同时适当向下按,以分散其注意力;进针时用适当的语言向病人解释,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结果: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刘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目的: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正三十烷醇(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Ⅱ),5,6,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Ⅲ).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范菊娣;龙庆德;杨军;罗喜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腔局部用多巴胺、呋塞米及化疗药治疗腹水105例疗效观察

    腹水是肝硬化、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腹腔局部用利尿剂和多巴胺对肝硬化病人可减少蛋白丢失;对于恶性腹水者加用化疗药,可直接杀灭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消腹水作用,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文荣;赵新龙;张燕萍;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作为治疗组,同期18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点滴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明显轻减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X射线吸收消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4/24),对照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7/18).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在儿科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徐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老年病人护理现状的探讨

    人群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护理需求的探讨和在医疗单位附设老人保健机构的可行性及发展现状的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病人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群体,发展老年保健事业,真正让他们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静霞;焦学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泵在妇科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抽取妇科腹部手术52例,术后使用镇痛泵21例(A组),不用镇痛泵31例(B组).结果:两组术后48小时内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略高于B组,因切口疼痛需对症处理或入睡困难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用硬膜外镇痛泵镇痛可取得较好效果,副作用少,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马春丽;孟立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腕部离断伤再植术后护理与观察

    手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重要器官,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腕部离断,患者要求手术再植的愿望都非常迫切.所谓断腕再植是离断的腕部在尚未引起组织细胞不可逆变性前用显微外科的技巧吻合离断的动静脉及其它组织,使其成活并恢复功能[1].

    作者:朱雪辉;刘宝娟;钱焕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