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新
通过对50例脑梗死患者从卧床期到步行期的康复训练指导证明,只有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康复知识教育,少量多次、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的训练,才能杜绝过用或误用综合征的发生,减少致残率.
作者:秦钢花;郭兆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几年来,文拉法辛(venlafaxine)已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其消化系统副反应较为突出,我院用中药治疗可明显减轻其消化系统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人群的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病人护理需求的探讨和在医疗单位附设老人保健机构的可行性及发展现状的分析,为如何更好地做好老年病人的预防、保健和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要求和指导方法.目的是呼吁全社会来关心老年群体,发展老年保健事业,真正让他们享受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静霞;焦学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药房开展人文关怀式服务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实施以改善药房窗口环境、规范服务方式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关怀式服务,采用自制的病人对药师服务测查表总体评估工作效果.结果:病人对药师工作满意度评价较高.结论:开展人文关怀式服务,能够改善药师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能够提高病人对药师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郝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或减少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管理及有效的健康宣教,应用全密闭输液系统,执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实行以人为本,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全年输液19 099例次,无一例差错事故,护患纠纷也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护理质量是提高护理安全的保障.
作者:孟立波;马春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老年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86例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A组)136例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B组)150例,分别观察两组首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并发症中,误穿动脉、皮下气肿及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4,0.000).因并发症导致弃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PICC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轻微,可以在老年肿瘤患者中推广应用.
作者:焦妙蕊;李景花;郭艳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腹水是肝硬化、恶性肿瘤晚期的并发症,腹腔局部用利尿剂和多巴胺对肝硬化病人可减少蛋白丢失;对于恶性腹水者加用化疗药,可直接杀灭腹水中的肿瘤细胞,并具有消腹水作用,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文荣;赵新龙;张燕萍;贾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24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作为治疗组,同期18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点滴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咳嗽症状明显轻减时间、肺部口罗音消失时间、X射线吸收消散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4/24),对照组有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7/18).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在儿科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徐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小剂量(50±25)mg/d,中剂量(300±25)mg/d,大剂量(375±75)mg/d氯氮平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1年末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浓度,比较前后的变化,并对空腹血糖>5.6mmol/L的患者进行OGTT检测.结果:各种剂量氯氮平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大剂量和中剂量氯氮平治疗时,在治疗的第4个月末空腹血糖比治疗前有差异(P<0.05),在治疗1年末时,差异显著(P<0.01),而低剂量氯氮平在治疗1年末时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后各时间点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均上升,在观察的81例患者中,12例(13.8%)出现糖耐量异常.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的升高和糖耐量异常,而血糖升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作者:张喜花;李秋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在护理工作实践中,语言是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若运用不当,语言又可成为导致心因性疾病的因素.因此,护士必须重视语言学的学习与修养,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作者:姚国梅;陶春兰;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胃癌往往以上腹饱胀疼痛、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但也有因首发症状特殊,细胞学检查易忽视而误诊、误治.现报告3例临床表现特殊而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病例.
作者:王兴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传统的产程守护模式是助产士只观察产程进展及产程的病情变化,如胎心、宫缩、宫口大小、先露高低等变化,而很少顾及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不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临床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该麻醉及麻醉中涉及到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机体的干扰和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在麻醉配合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引起护士的重视,使麻醉配合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防范意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贾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铭奎;代丽丽;战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中药.观察并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心功能、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合用真武汤加味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气分析及血流变有明显的改善使用.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魏淑凤;王红军;王效非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手术方法仍是前列腺增生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微创经尿道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广大基层医院由于设备所限,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开展尤为普遍.
作者:杨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卫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效果,为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科学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卫校2005级新生进行匿名、随机、整群抽样问卷测试,然后由教师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教育结束后以同样的问卷测试,并将健康教育前后的答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增加了新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性观念在短时间内转变不明显.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重点加强性观念法制教育和艾滋病的防护技能教育.
作者:章传红;谢新民;袁尚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注射用头孢匹胺,商品名为迅尔奇,本品为白色和类白色结晶性粉未,其作用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感染.将本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250m、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后放置0~8小时后无浑浊、无沉淀.
作者:梁泽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腹泻是夏秋季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的活性低,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腹泻.
作者:朱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准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杨春莲;张瑞丽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