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

杨春莲;张瑞丽

关键词:提高, 服务质量, 质量减少, 医疗制度改革, 职业道德, 医护人员, 就医过程, 技术水准, 保健意识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准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快速房颤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之后改为0.5mg/min静脉点滴24~48h;同时用药当天给予口服胺碘酮1 200mg,第2天为600mg,3天后改为200mg/d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9例,转复率39.6%;3天内45例,转复率93.8%.应用胺碘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负荷静脉、口服胺碘酮用药治疗快速房颤可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陈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轻度烫伤继发气性坏疽临床分析

    气性坏疽临床已少见,因轻度烫伤继发气性坏疽者实为罕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卢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三台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目的:研究三台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正三十烷醇(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Ⅱ),5,6,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Ⅲ).结论: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范菊娣;龙庆德;杨军;罗喜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抑郁症的家庭康复指导

    通过几年的临床工作,发现抑郁症即使经过治疗达临床痊愈,但如不再坚持康复治疗,未来5年内复发则占半数以上,所以,做好出院后病人及家属的家庭康复指导,对减少复发次数,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护理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作者:陶春兰;姚国梅;赵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头孢匹胺与依诺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注射用头孢匹胺,商品名为迅尔奇,本品为白色和类白色结晶性粉未,其作用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烧伤、手术切口等继发感染.将本药物加入0.9%氯化钠注射250m、5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l后放置0~8小时后无浑浊、无沉淀.

    作者:梁泽凡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总结临床用药经验,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之间门诊药房发生患者退换药现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退换药占总处方数的0.2%.其原因分别为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划价错误、不合理用药、拒绝用药、开错医嘱、超范围用药、大处方、病情变化、死亡等.结论:查找退换药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督促临床合理用药,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马新;何亚利;李静;王学军;杨静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转换

    助产士在产程守护中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传统的产程守护模式是助产士只观察产程进展及产程的病情变化,如胎心、宫缩、宫口大小、先露高低等变化,而很少顾及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不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测试分析58例

    本文通过对58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后测试得分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高血压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为今后改进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王维艳;杨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早期视神经挫伤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铭奎;代丽丽;战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普外科围手术期治疗48例报告

    目的:探讨并发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对48例并发糖尿病的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33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并发心肌缺血2例,并发低血糖昏迷1例,并发症发生率18.7%,无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非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结论:糖尿病患者行普外科手术风险性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前后宜积极控制血糖.加强术后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学——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

    世界医学领域正倡导一种新的现代医学模式--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循证实践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健康科学领域,我国护理界同仁也正在进行尝试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循证护理学的概念及其意义、我国开展循证护理学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一些困难等内容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揭示循证护理学在我国开展和实施的必要性,以期推动我国循证护理学的开展和实践研究.

    作者:王振英;臧艳军;孙玉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1例疗效观察

    近几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急骤上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明显增加,糖尿病与肺结核存在相互不利的影响,使病情复杂、治疗较困难.预后比单纯肺结核差.本文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马建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关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检测方法的问题探讨

    卫生检验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作者:周立波;夏海燕;周沼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应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时期血糖的改变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血糖浓度的影响.方法: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小剂量(50±25)mg/d,中剂量(300±25)mg/d,大剂量(375±75)mg/d氯氮平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1年末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检查空腹血糖浓度,比较前后的变化,并对空腹血糖>5.6mmol/L的患者进行OGTT检测.结果:各种剂量氯氮平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浓度都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有所升高.大剂量和中剂量氯氮平治疗时,在治疗的第4个月末空腹血糖比治疗前有差异(P<0.05),在治疗1年末时,差异显著(P<0.01),而低剂量氯氮平在治疗1年末时比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后各时间点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均上升,在观察的81例患者中,12例(13.8%)出现糖耐量异常.结论:氯氮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的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的升高和糖耐量异常,而血糖升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作者:张喜花;李秋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肺炎支原体液体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为了比较液体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支原体快速分离鉴别液体培养法检测咽拭M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P-IgM.结果:在350例肺炎患儿中分别检出MP阳性65例和62例,阳性率分别为18.57%和17.1%,两法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422,P>0.05).两法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χ2=1.503,P>0.05;χ2=0.235,P>0.05).<5岁和≥5岁之间无显著差异(χ2=0.287,P>0.05).两法检测MP均阳性者60例,一致率为92.31%,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7.14%.结论:两法均可用于MP的常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直接依据.

    作者:陈华钦;段永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6年1月采取此手术方案治疗的4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术后第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并发症: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腹水3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左膈下积液2例,平均住院时间19.6天.术后随访3~48个月,获得随访资料36例,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结论:改良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彻底,手术后再出血率低.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改善和纠正肝功能,术后继续护肝治疗,积极预防和护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是断流手术成功、患者尽早康复的关键.

    作者:史瑞峰;朱连荣;闫争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人文道德化责任制护理

    人文护理道德在责任制护理中已经得到体现,责任制护理中的道德使护理过程更加人性化.十几年责任制护理实践证明,高尚的护理道德是责任制护理的基础,而实施责任制护理又有利于护理工作者大能量的发挥和提高护理质量及道德水平;既是人文道德的护理,又是护理道德的一种形式.

    作者:徐素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腕部离断伤再植术后护理与观察

    手是人类日常生活和劳动的重要器官,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腕部离断,患者要求手术再植的愿望都非常迫切.所谓断腕再植是离断的腕部在尚未引起组织细胞不可逆变性前用显微外科的技巧吻合离断的动静脉及其它组织,使其成活并恢复功能[1].

    作者:朱雪辉;刘宝娟;钱焕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副反应轻.结论: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副作用轻微.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医院信息系统监控策略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应用使医院业务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及网络系统.本文通过系统监控策略分析,使系统监控工作制度化、文档化、透明化.既能及时发现HIS隐患,又能在出现故障时及早处理,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者:刘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