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郭小玲;付四毛;张志培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为于仲嘉教授于1990年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力学稳定、功能较全、配套完善等优点,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已被广泛认可并迅速发展[1].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我院施行单侧面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20例,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华夏;黄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内髓脂肪瘤样结节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内髓脂肪瘤样灶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复习文献.结果镜检见髓脂肪瘤样灶小(直径1~3mm)而不规则,散在分布于腺瘤内,由成熟脂肪细胞和造血细胞构成.结论肾上腺肿瘤内出现髓脂肪瘤样病灶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的形态学表现,髓脂肪瘤样灶非真性肿瘤,建议以髓脂肪瘤样结节代替髓脂肪瘤.
作者:姜惠峰;黄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脑外伤病人恢复期给予高压氧治疗是目前加快病人康复的一种常用手段之一.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底大出血实属罕见,但一旦发生,来势凶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病人生命危险.近年来我院用高压氧治疗一例颅脑外伤病人的过程中出现颅底大出血、休克,经过多方面的抢救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出血的原因、部位、抢救措施等等进行分析、总结,以供同行们借鉴,报告如下.
作者:庞进军;秦坤明;龙凤娟;潘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于2001年5月成功地为1例冠心病患者在心脏停跳下行主动脉--冠状动脉大隐静脉搭桥手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将巡回护士的配合重点报告如下.
作者:李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CT导向立体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脓肿、颅内囊性肿瘤共25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寿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疼痛是恶性肿瘤病人痛苦的症状之一,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据估计,目前全世界现有癌症病人约1400万,其中30%~6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近半数病人没有得到满意缓解.我国现有癌症病人200万,疼痛发生率40%~50%,其中25%的病人未得到治疗,中、重度疼痛占20%[1].由于多种原因很多癌症病人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癌症止痛及姑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应用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对80例癌症患者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胡继德;任书伟;杜大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31岁.家族性过敏体质,平素不食水果.2001年某月某日食桃1粒后,即感喉头不适,舌发麻,随即气紧,喉头哮鸣,双眼充血,球结膜轻度水肿,眼脸及全身皮疹.频繁呕吐伴腹痛腹泻.自发病起未用任何药物.即来我院急诊科.查体:BP106/56mmHg,P141次/分,SO296%,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充血,皮肤多处皮疹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哮鸣音不明显,心率142次/分,律齐,无杂音.
作者:肖有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的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1],在各种重性精神障碍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药物治疗已成为治疗精神病的主导方向之一.现对我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药物使用的分布及频度进行调查与分析,目的是为临床医生选择安全效好的抗精神病药物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满晓;苏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配制诺氟沙星注射液过程中,配制液浓度、温度、pH值、加入活性碳量、加入等渗调节剂对活性碳的吸附作用的影响.方法配制诺氟沙星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分别在pH3.0、pH5.0和60℃、80℃的温度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吸附平衡后过滤脱碳的滤液的药物含量;加入不同的活性碳量、加入不同的等渗调节剂和等量活性碳,待活性碳吸附平衡后,过滤脱碳,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滤液的药物含量.结果吸附平衡常数K值随溶液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加入活性碳量的增加,其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也增加,且呈线性上升;葡萄糖使活性碳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减少,而氯化钠使活性碳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量增加.结论在生产制备诺氟沙星注射液过程中,应注意配制液浓度、温度、pH值、加入活性碳量、加入等渗调节剂对活性碳吸附作用的影响.
作者:杨兴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1年2月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病人进行了三维多功能床快速牵引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爱凤;余海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可遇到因各种原因所致的牙冠折裂,以上下第一磨牙多见,第二磨牙次之,双尖牙也时有发生.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拔除纵裂牙或纵裂牙的活动部分.随着人们卫生保健意识的日益提高,保存病牙的要求也越来越强,我们自1995年以来对87例磨牙折裂的患者进行了病牙保存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名仁;王少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近年来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于1360例危急重症的救治中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安生;陈录平;阳帆;王剑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十二指肠损伤在腹腔损伤中较少见,约占3%~5%.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发病率有所增加,因十二指肠损伤多为复合伤,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加上其解剖上的复杂性,损伤后的诊断和治疗都比较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1年1月我科进行手术治疗17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
作者:陈海滨;郭雄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鸡眼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角质增生性损害,为嵌入皮内的圆锥形角质栓,好发于青年人,多见于足前跖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也见于跖背及足跟,偶见于手部.我们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阻滞加针刺治疗2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邵春华;张久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横形切口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并与传统纵形切口比较其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到自行设计的横切口术式和传统纵形切口术式两组,比较两组乳癌根治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6个月、1年、3年、5年存活率.结果两组各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结论横切口术式适用于各临床分期乳腺癌,能满足各种根治手术要求;具有术后并发症轻、发生率低的特点;能减轻患者由于术后一侧乳房缺如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为术后的乳房再造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李夏鲁;王运成;刘庆全;黄权;谢昌林;农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全身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在治疗前后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 18例病人中16例骨显像发现骨转移,其骨转移灶随治疗过程而变化.结论全身骨显像对于前列腺癌诊断、分期、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江林;唐淑萍;林兆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19岁学生,以呕吐鲜血及膜状物1条伴胸骨后疼痛2小时于1999年7月19日入院.患者在运动后因口渴而急饮用开水,并吞食整块梨子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初吐出刚进食的梨子块,后吐鲜血约100ml随之吐出一条膜状物,之后无再吐血,感觉胸骨后烧灼痛,尤以进吞口水时更明显.入院查体:体温、脉博正常,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口腔检查未见溃疡及出血点,咽部无出血,间接喉镜检查见双梨状窝少许血丝,无积液,胸骨后稍有压痛,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黄永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是整个微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除了验证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手段,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传统的实验教学不能很好的实验这一目的,需要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互动式实验教学.
作者:刘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傣族饮食习惯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关系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回顾统计10年来傣族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病情况及喂养调查情况.结果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发病率高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P<0.05).结论傣族儿童营养性疾病与该民族的饮食习惯关系密切,改变目前傣族儿童不科学的喂养及饮食习惯是主要的防治对策.
作者:张克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71%~90%可治愈,10%~25%左右预后不良.部分面神经功能不能恢复,可残留联带运动和面肌痉挛等后遗症,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痛苦.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抗病毒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神经封闭、手术治疗等.美国医学会主编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自1998年1月1日正式把针灸疗法纳入,认为是一种正式有效的方法.国内中医界长期使用针灸作为治疗面瘫的方法,并作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对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做综述.
作者:邱辉;张志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