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球法子宫内膜剥离治疗月经过多20例分析

韩欣宁;李士华

关键词:热球法, 子宫切除, 内膜剥离, 术治疗, 月经过多, 常见症状, 新疗法, 应用, 药物, 疗效, 刮宫, 妇科, 方法
摘要:月经过多是妇科常见症状,传统方法治疗月经过多是药物和刮宫,一但无效只能行子宫切除,我院应用新疗法--热球法子宫内膜剥离术治疗月经过多取得了较好疗效.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程迁延,常见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酸痛、经行腰痛、月经不调、带下异常和不孕等症.近年来共应用中药治疗30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绝经后子宫出血29例分析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同其与妇科恶性肿瘤有明显的相关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院治疗的2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宫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流行性出血热误诊为肾盂肾炎2例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目前本地区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误诊率较高,我院曾经误诊为肾盂肾炎2例,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例1:患者男,45岁,农民,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高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腰痛,但无尿频、尿急、尿痛,曾经在当地乡村医生诊断肾盂肾炎,用药治疗无效,于2000年5月12日来我院.

    作者:谢远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胃电图改变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胃电图改变.方法对76例COPD病人空腹检测胃电图,其中11例进行餐前、后胃电节律对比.结果 COPD组的胃电节律过缓、过速、混合性节律紊乱比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显著性意义(P<0.025).COPD组餐前、后胃电节律改变不明显.结论COPD病人胃电图的胃电节律过缓、过速、混合性节律紊乱高于正常健康人.可解释大部份COPD病人有消化道症状如纳差、恶心等现象.胃电图检查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可重复的优点,而且对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李钢;林宪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九十年代初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技术,它通过缩微技术,同时分析成千上万个样本,将现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许多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硅芯片或玻璃芯片等介质上,使这些分析过程连续化、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由于典型的基因芯片是在介质表面有序地点阵排列DNA,因此又叫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将待测样本标记后同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并进行计算机分析,从而判定待测标本中基因是否存在或存在多少.

    作者:李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金标法用于首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前HBsAg初筛的效益分析

    目的探讨金标法用于首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前HBsAg初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法对24497例首次无偿献血者用金标法和ELISA法进行HBsAg检测.结果金标法用于首次无偿献血者献血前HBsAg初筛后,避免了2118人共42.36万毫升不合格血液的无效采集、加工、检验、贮存、报废和运输,因HBsAg阳性而报废的血液由9.90%降至1.37%,从每1万名报名参与献血的首次无偿献血者中节省了采集和检测的费用约6万元,从每年的初筛工作中可节省1个多月的时间和人力.结论该法可避免血液资源的浪费,有效地预防交叉感染.

    作者:朱业华;余晋林;罗海玲;黄华松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研究进展

    儿童肥胖问题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广州、上海、北京三城市的调查,7~17岁儿童的超重率是12%,肥胖率是11%.12~16岁是上海市男童超重率的高峰,可达51%,是女童的2倍.台湾城市小学儿童1974年肥胖者仅为2%,1990年其青少年肥胖率已达17.4[1].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形态、功能的发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心理行为,小儿肥胖也易发展为成人肥胖[2],成为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病的诱因之一.本文就我国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生理机能、社会心理行为和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潘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25例宫外孕既往药物流产史与盆腔粘连分析

    随着宫外孕发病率的上升,它对育龄妇女的威胁日益增加,只有了解宫外孕的发病原因,不断探讨与宫外孕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尽可能地消除这些因素,才能减少宫外孕的发生机会.现就我院1998年至2000年诊治的125例宫外孕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既往药物流产史与盆腔粘连以及宫外孕之间的关系.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右室梗塞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对21例急性右室梗塞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入院后即刻记录18个导联心电图,72h内每天记录2~3次,以后每天1次,2周后7天1次.结果所有右室梗塞病例右胸导联ST段上抬≥0.1mv;右胸导联ST-T有动态变化;是诊断右室梗塞的良好指标;右胸导联QRS波群形态非诊断右室梗塞的可靠指标;急性下壁梗塞ST段抬高程度Ⅲ导联>Ⅱ导联提示合并右室梗塞;急性右室梗塞合并前间壁梗塞时V4R导联ST段抬高程度大于V1-V3导联;下后壁梗塞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右束支阻滞提示合并右室梗塞.结论心电图是一种诊断右室梗塞可靠、无创性的检查技术.

    作者:顾卫琴;穆桂琴;李川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34名儿童锌元素测定结果分析

    锌元素和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心理卫生健康密切相关,笔者对南宁市某幼儿园2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锌及膳食中锌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体格发育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友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多虑平与雷尼替丁、吗丁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疗效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itional dyspepsia,FD)发病率较高,有部分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我们将120例伴有抑郁、焦虑、失眠、情绪波动症状的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多虑平与雷尼替丁合用及单用雷尼替丁治疗FD的疗效.

    作者:张卓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体全厚皮片内前列腺素E2含量变化对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影响

    目的测定自体全厚皮片内前列腺素E2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观察其含量变化对黑色素细胞(MC)增殖的可能影响.方法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皮片PGE2含量,同时观察表皮内两种MC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7d以前,PGE2含量明显升高,而同期的MC密度经历了减少-缓慢增加这样一个损伤-修复过程.术后1月时,PGE2再次升高不伴MC密度的相应升高,但MC对3H-TdR的摄取明显升高,表明其处于较强的复制状态.结论我们有理由相信,PGE2含量的升高对于MC密度的恢复乃至超过术前水平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进一步研究PGE2的功能,并从控制皮片内的PGE2含量入手控制MC增殖,进而控制皮片的色泽,将是大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作者:李海洋;李武修;王丽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院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于1999年5月对在校的本科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并为今后的学校卫生工作和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吴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卡托普利与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晚期患者伴肾功能损害,目前缺乏特异治疗.我院自1997年2月~2001年7月应用卡托普利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DN6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雨旺;刘勤;张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过氧乙酸处理复用透析器的体会

    过氧乙酸杀菌作用强,副作用少,但在处理复用透析器时仍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6月-2001年5月共使用过氧乙酸处理复用透析器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620例次,仅有8次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召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T扫描对鼻息肉的诊断价值

    CT能准确了解鼻息肉病灶及范围、程度,鼻窦受累情况和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及变异,特别是冠状位CT扫描,已成为鼻息肉术前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笔者收集近3年来CT扫描诊断经鼻内窥镜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息肉50例,重点讨论CT对鼻息肉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军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HBV耐拉米夫定多聚酶基因变异检测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准确、实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耐拉米夫定多聚酶基因变异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已公布的HBV DNA序列,在HBV多聚酶基因区设计并合成了两对寡核苷酸引物,其中一只为错配引物;应用巢式错配聚合酶链反应特异性扩增含有HBV多聚酶基因YMDD基序的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Nde Ⅰ)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酶切后的目的片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图谱.部分标本进行DNA测序.结果 (1)所建立的巢式错配PCR-RFLP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从DNA提取到酶切后电泳分析仅需要11小时;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103copies/ml的HBV DNA;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经DNA测序证实.(2)应用该方法对20例长期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系列血清进行了检测,发现YMDD变异者(45%)9例,YMDD野毒株者(55%)11例,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鉴别HBV YMDD野毒株与变异株.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巢式错配PCR-RFLP方法简单、敏感、特异,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应用及大规模的人群调查.

    作者:张伟三;丁静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头颅多用摄影架的制作与使用

    头颅颞骨许氏(Schülller)位、伦氏(Runstrom)位、梅氏(Mayer)位、斯氏(Stenvers)位、颞颌关节侧位、茎突前后位、视神经孔瑞氏(Rhees)位、蝶鞍后前位、舌下神经孔位、眶上裂位与眶下裂位等,在临床应用虽多,但解剖位置特殊,附近结构影像干扰大,在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不容易照好,影响诊断,笔者根据上述位置的摄影原理,制作投照辅助工具--头颅多用摄影架(下称摄影架),经多年应用,效果满意好,兹介绍如下.

    作者:农俊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CT对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

    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并不少见,由于肿瘤巨大,邻近脏器和血管明显受压推移及变形,从而造成肿瘤来源的不确切性[1].因此,运用CT扫描进行定位上的诊断非常重要.现就CT对肝肾隐窝巨大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综述如下.

    作者:李耀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危重病,为多种心脏病的后期转归,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上升.本病在中医属胸痹、咳喘、水肿等范畴.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确有疗效.以下就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近年来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张学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