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有讲究

关键词:
摘要:编辑同志:我母亲今年70岁,2005年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抖动、活动欠灵活,后不自主抖动逐渐累及右侧肢体,并自觉精细动作缓慢,被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随后服用美多芭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初的5年内,药物可明显改善抖动及活动慢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维持的有效时间缩短,且经常出现“冻结步态”,母亲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我听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又称脑起搏器手术,可有效改善病情.请问真是这样吗?是不是每个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做脑起搏器手术呢?
药物与人杂志相关文献
  • 6种微创手术治疗尿石症,你该选用哪一种呢?

    现今由于大众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尿石症已成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达1%~15%;而且极易复发,10年的复发率高达50%.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多种结石微创技术的革新和设备普及,为患者带来福音,如今95%以上的结石手术都可通过微创手段完成.

    作者:一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读懂保健品谨慎防上当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注重保健的人爱买保健食品食用,但对什么是保健食品、如何才能买得对用得好却一直如在云里雾里.其实,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主要具有补充人体营养成分或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

    作者:郑金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家人关系是诱发心理疾病之主因

    连生两个女儿,夫妻、婆媳关系乱成一锅粥;两个儿子都不省心,中年男人抑郁了……都说家是港湾,有时却也是烦恼的根源.据广西南宁首条心理健康公益热线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关系成为诱发精神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夫妻关系首当其冲,排名第一.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糖降下来以后,降糖药能否停用?

    临床上,经常有糖尿病友问我:“血糖降下来以后,降糖药能否停用?”,关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良好是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的结果,降糖药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对那些治疗前血糖较高、采取联合用药且用药剂量较大的患者,一旦停用降糖药,高血糖马上就会卷土重来.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髋部骨折如何康复?

    编辑同志:我母亲今年84岁,半年前洗澡摔了一跤,诊断显示左腿骨髋关受损.目前小腿浮肿,肌肉萎缩.请问该如何治疗和康复?山东 盛怀仁盛读者:从你的描述来看,你母亲应该是髋部骨折.出现小腿浮肿等情况多与长期卧床静养、活动减少,从而可能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有关,建议到医院检查排除这种情况.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如何合理应用止痛药?

    编辑同志:当被疼痛困扰时,药物治疗是临床缓解疼痛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临床常用止痛药品种繁多,该如何正确合理应用止痛药呢?山西 侠飞侠读者:疼痛是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产生的痛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症状.剧烈的疼痛不仅使我们产生痛苦和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还可能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一旦出现疼痛,首先应前往医院就诊,待确定病因后再用药,切不可随意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用止痛药后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人味从何而来呢?

    编辑同志:这几年我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偶尔我会进入公婆的房间里拿东西,总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整理了房间,打扫了卫生,这种味道还是存在.虽然不算臭,但闻着总是怪怪的.床单、被褥上,甚至衣柜里都散发出这种气味…….据我了解,这是“老人味”,请问这“老人味”从何而来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来难入眠应对要得法

    睡眠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当人们工作一天疲惫后,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便精神抖擞、精力充沛了.现代睡眠医学已经发现,睡眠中的疾病有90余种,且往往是白天某些疾病的基础,因此,睡眠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俗话说”30岁前睡不醒,30岁后睡不着”,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50岁后,很多老年人的睡眠都非常“浅”.在白天,老年人们似乎随时随地就能睡着,不是看着电视打盹,就是前一分钟还在跟你说话,下一分钟就酣然入睡.而一到晚上,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很多老年人感叹长夜难熬.即使睡着了,凌晨三四时又醒了.

    作者:刘姿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吐需要就诊吗,又该如何治疗?

    编辑同志:我看到不少女性怀孕后都会出现孕吐现象,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孕吐需要就诊吗,又该如何治疗?河北 商秀芳商读者:女人一生中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成为母亲.但是,当被告知已有身孕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愁煞人”的“孕吐”.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检测血糖不可随意追加滴血量

    编辑同志:我发现有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在家使用血糖仪的时候,发现采血量不够,血糖仪没有正常运作,便尝试再追加血滴.请问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追加滴血后血糖仪能正常运作?这样的检查结果会不会不准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怎么治疗“炎症性肠病”?

    编辑同志: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常患上炎症性肠病,请问该怎么治疗才好?黑龙江 钦钊钦读者:医学上的“炎症性肠病”,不是泛指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而是专指“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病”)和“克罗恩病”这两种疾病.溃结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临床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网络心理测试千万别当真

    网上心理测试流行市民黄小姐是个“网虫”,经常泡在网上,所以经常能看到网页推送的各种心理测试,有测爱情的,有测个性的,也有测财富、测性取向的.出于好奇,黄小姐有空的时候都会点进去做一下题,有时候觉得有意思,便推荐给朋友、同事测试.“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爱做这类测试题,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探索自我的冲动,而网上的心理测试简单易行,给大家提供了一种途径.”黄小姐说.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春暖花开宠物躁

    饲养宠物定期接种疫苗对狗类等可疑动物狂犬病的控制是预防人狂犬病的有效措施.对狂犬及可疑动物应坚决捕杀,并在卫生防疫机构指导下进行常规消毒、深埋或焚毁处理.对捕杀后的各类可疑动物不得剥皮食肉,严防感染.提倡禁犬,杜绝私自养犬,对家庭饲养的犬等应施行免疫接种、注册登记、严格管理,这是阻断家犬等动物间传播狂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需要注意些什么?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房颤患者,为避免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医生说我需要抗凝治疗,因此必须长期服用华法林.请问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河南 纪民才纪读者:华法林是为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在体内可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而发挥抗凝作用,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性及华法林在体内与食物、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导致服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对较多.那么服用华法林期间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慢支剧咳时要警惕咳嗽性晕厥

    张大爷已年近古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多年,每年到了寒冷季节就容易复发.复发后咳嗽较重,曾经因剧烈咳嗽而发生过晕厥.近,由于受凉感冒又造成了慢性支气管炎再次复发.这一次的咳嗽频繁而剧烈,尤其是在清晨起床后痰液特别粘稠,就好像粘在喉咙眼似得,迫使张大爷不停咳嗽,且越咳越厉害.昨天早上起床后好一阵子剧烈咳嗽,直咳得张大爷头昏眼花,视物不清,不久便发生了晕厥而倒在了沙发上.由于家人已有了经验,医生曾经告诉过救治方法.因此,家人立即将老人放平躺下,将头偏向一侧,同时掐住老人的人中穴及合谷穴.大约2分钟后张大爷恢复了意识.家人连忙将老人送进了附近医院,在医生监护下进行治疗.10天后张大爷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再发生过晕厥.

    作者:魏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用好家庭药箱里的药

    咳嗽不一定就是感冒 大多数人一咳嗽就会认为是感冒引起,习惯自己当大夫,吃一些抗感冒、止咳化痰的药物,比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氢溴酸右美沙芬,这三种药是很多家庭里的常备药物.咳嗽分为有痰和无痰,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有时咳嗽也并非就是感冒引起.上面列举的这三种药物,有化痰的,也有专门止咳的.

    作者:张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别把常说错话当儿戏

    血栓,是人体心脏内壁或者血管壁上的沉积物.血栓会堵塞血管,使人体器官供血不足,引发坏死,造成严重的肢体障碍,甚至会引起心梗、肺栓塞,导致突然死亡.血栓刚形成时,质地就像豆腐脑一样很松软,用药即可消除.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纤维蛋白的收缩,就会渐渐和血管壁融为一体、难以分离.此时,药物的作用就很有限,只能手术解决了.血栓治疗的时机很关键,治疗越早,手段越简单,效果越好.

    作者:钱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要当心微信成瘾缠身

    如今,走在路上、公交、地铁上,人们会发现很多低头族.走近一看,你会发现他们都在使用微信、刷着朋友圈.其实,很多人对微信的依赖已经成为一种病症,也就是微信成瘾.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如果过度使用和依赖微信,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微信一族在玩微信时好有时间限制,每天玩微信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因为微信只是一个了解外界的工具,为现实中的交流提供更多的话题与趣味,不能一味地沉迷于微信.

    作者:董绍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控制血糖享受健康

    门诊回放张先生,48岁,国营企业老总.常驻地:海外.生活节奏:常年忙碌,空中飞人.我和他相识是在5年前,那时他刚40出头,因为患糖尿病好几年,血糖一直不在“及格线”上,那几个月心脏还跟着凑热闹,有时胸闷、憋气,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殊性

    1.饮食控制要适度由于老年人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故应适当控制饮食量.忌食肥肉、荤油等高脂肪食物,多食粗粮杂粮、豆类及新鲜蔬菜,增加纤维素摄入,戒烟忌酒.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可食少量含糖量不高的水果(苹果、梨)等.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药物与人杂志

药物与人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北京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