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林芳
氟乙酰胺为一高效、剧毒有机氟杀虫剂,主要经口服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损害.1999年我县某中学发生79例急性氟乙酰胺集体中毒事件,经玉林市卫生防疫站对中毒者胃食物残渣检测,证明含有污染的氟乙酰胺,经住院抢救全部脱险,无1例死亡.现将抢救措施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几年来,随着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严重肝外伤(SLT)的死亡率有所下降.SLT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彻底有效止血,切除一切失活组织,处理合并伤,防止胆瘘及继发性出血,建立充分的外引流.现就目前SLT的主要治疗方式分述如下.
作者:段文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甘露醇属渗透性脱水剂,目前在神经内科广泛应用,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有报道.本文就本院神经内科应用甘露醇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40例肾功能改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张绮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茶碱的治疗范围窄,疗效与毒性均与血药浓度相关,且个体差异大,并易受生理、病理、联合用药、生物利用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使用时监测其血治疗浓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43例住院因哮喘使用氨茶碱患者的血药浓度检测,同时详细询问和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综合分析测定结果,提出个体化给药的建议,使茶碱在临床使用时更安全有效.
作者:钟慧;李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仍居首位.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0%,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2/3[1].而产后出血又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因此,减少此期内的出血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选择10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作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氯沙坦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本上加服卡托普利12.5mg每日2次,氯沙坦50mg,每日1次,疗程8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C、TG及LDL均明显降低,而HDL则明显升高.治疗组TC,LDL下降及HDL升高略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MDA增多明显下降,SOD和CAT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结论卡托普利与氯沙坦联用可明显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能轻度改善脂蛋白的代谢.
作者:刘风英;梁绪国;王善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颈性眩晕综合征(即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欠理想.本人在1998~1999年采用卧位牵引侧板法配合推拿等方法治疗本病100例,并与1995~1996年采用牵引及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80例患者作对比,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庞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儿男,9岁,因全身皮疹3天,发热2天,于2001年4月5日入院.表现为:颜面、四肢麻疹样皮疹,前胸、背部猩红热样皮疹及荨麻疹,剧烈瘙痒,口服扑尔敏,静脉予以钙剂、维生素C,症状无缓解;患儿高烧,体温39.5℃,寒战.发病前(2001年3月22日)患猩红热,青霉素治疗1周痊愈.
作者:姚兰萍;郝艳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对于危重病人如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应用机械通气行支持治疗的病人常需要通过检测其血气分析来指导调整机械通气的参数以及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卢林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综合征为少见病例,治疗常以手术为主,我院自1992年至2001年共收治15例,报道如下.
作者:翁世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而使肢端缺血和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常合并感染所致,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或致残的主要原因,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及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我院2000年2月至2002年3月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江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脂肪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1].为了解脂肪肝和与其并存疾病的关系,探讨脂肪肝的易患因素及防治措施,本文对11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方健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统计,美国每年约有200万人发生院内感染[1],可见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影响医院综合指标和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且严重威胁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预后.因此,控制医院感染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者:邓行爱;黄爱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指胆石分布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是亚洲地区的常见病.在我国,肝内胆管结石仍有较高的发病率,近10年来,对肝内胆管结石的认识逐步深化,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由于肝内胆管结石所处的解剖位置特殊,引起的病理改变严重,肝内胆管结石在手术治疗后,有较高的残余结石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疾病后期还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是当今外科具有挑战性的治疗.本文就其诊治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韦胜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尿毒症是终末期肾衰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腹膜透析(PD)治疗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疗效,我们对35例尿毒症P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改善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其结果如下.
作者:吴宪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85年我国在医学领域开始进行职称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广大医务工作者(Medical workers)进行国内、国际学校交流的活动也日益频繁,在交往中,他们的英文简历、名片等都会涉及到有关技术职称方面的英文表达,那么,如何用英语正确表达他们所从事的具体职务呢?因此,下面具体谈一谈医师及其技术职务名称的英译.
作者:林生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红细胞膜ATP的变化及其与SOD、XOD的相关性.方法对28例支气管发作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人采用Hanahan测定Na+-K+-ATP酶;采用Lathral测定Ca2+-ATP酶;采用Pyragllal-ABT法测定SOD;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XOD.结果患者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XO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血XOD呈高度负相关性(r=-0.871,P<0.01,r=-0.685,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加,体内清除氧自由基的功能降低,从而引起细胞膜ATP酶的损伤,干扰了细胞内外Ca2+,Mg2+的交换,这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黄志华;陈美云;林其昌;陈公平;林晓;卓孝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应用胸骨下段小切口进行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8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鲁;谢昌林;韦恺;郑发德;李逢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尺桡骨骨不连再手术既要使骨折顺利愈合,还要预防长时间制动造成的肘关节僵直,功能障碍.自1998年来共收治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8例,经植骨、加压钢板内固定后,辅以活动石膏外支具固定,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叶昌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中异常凝血酶原和AFP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本实验室改进的P-E一步测定法检测血浆中异常凝血酶原(DCP)水平,采用双抗放免法检测血中AFP,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中的DCP和AFP之间无相关性(γ=-0.089,P>0.50).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中DCP和AFP无相关性,两者分别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独立的标志物.
作者:杨玉芳;梁宁生;蒙子卿 刊期: 2002年第06期